2011年日本京都大学研究生访谈

问答03

2011年日本京都大学研究生访谈,第1张

2011年日本京都大学研究生访谈
导读: 人物介绍:林文来,中国浙江省青田人。2008年6月毕业于中国佳木斯大学日语系;前往上海工作一年,2009年9月赴日留学,2010年9月通过日本京都大学经济学研究科入学考试。 《日本新华侨报》 :您好,林文来同学,可否先简要介绍一下

人物介绍:林文来,中国浙江省青田人。2008年6月毕业于中国佳木斯大学日语系;前往上海工作一年,2009年9月赴日留学,2010年9月通过日本京都大学经济学研究科入学考试。

《日本新华侨报》 :您好,林文来同学,可否先简要介绍一下您的母校——佳木斯大学?这个学校听起来比较陌生。

林文来 :好的。佳木斯大学在中国黑龙江省的佳木斯市,可以说是中国纬度最靠北的大学,风景很漂亮的。

《日本新华侨报》 :最北面?也是昼夜分明么?我听说中国最北面的漠河深夜的时候也是百米能看清东西的。

林文来 :呵呵,这个说法有点夸张。佳木斯与中国其他地方是一样的,这个城市在北极圈之外,所以黑夜和白天是很分明的。

《日本新华侨报》 :那么您是生长在中国南方的浙江,为什么去了中国最北面的大学呢?

林文来 :主要是当年考大学的时候志愿填得不太理想,另外也是考虑到东北地区有日语学习的传统。而且,当时我的一位同学也考进佳木斯大学,想到有同学兼同乡同行,即便离家远,也不会太寂寞。

《日本新华侨报》 :那大学四年您对这所大学有什么感想呢?

林文来 :如果让我说,我会说那是一所很有“东北味”的大学。

《日本新华侨报》 :那么,您是什么时候萌生留学日本的念头的呢?

林文来 :在上大二的时候,我和同学们参加了一个日本交流团体举办的日语演讲比赛拿到了优胜,借着这个机会去日本访问了8天,去了京都大阪东京等地。对日本有很好的印象,所以就有了想去日本留学的想法。但是到了大四,我拿到了一个当时认为很不错公司的内定,就放弃了留学的想法去上海就职了。但工作了大概半年多时间,开始觉得这份工作并不像想象得那么理想,觉得自己还是应该多学一点东西,留学的念头就复燃了,于是开始准备办理留学手续了。

《日本新华侨报》 :请您讲一讲,您是怎么办理留学手续的吧。

林文来 :好的。上海有很多中介,我几乎都跑遍了,因为我是日语系的学生,都认为我这样的留学没有任何问题,有的中介还推荐了大学院,但是费用偏高。我经过调查觉得自己也能申请研究生,就想先自己申请试试。从2月份开始,我就尝试着在网上浏览日本大学的网页,与自己感兴趣专业的教授联系。

我写了很多信,有些教授也给了回信,到了5月份的时候我把注意力集中到了京都大学的一位经济史教授。因为很多教授回信很简单,有点应付的意思。而这位教授每次回信都很具体,也给我提出了很多建议,我觉得如果能跟着这位教授的话对自己的帮助肯定很大,加上京都大学的招牌也很吸引我,所以我最后就选择了这位教授,申请了十月份京都大学的研究生入学考试。

《日本新华侨报》 :那么申请研究生的过程中,包括自己办理留学的过程中,您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呢?毕竟您是自己独立申请留学的。

林文来 :惊心动魄的时候没有,不过小困难还是有一些的。一开始教授同意接收我为研究生之后需要在日本的身元担保人。这个担保人并没有实际担保的意义,只是一个在日本的联络人。但那时候在日本我不认识任何人,就在网上找是否人愿意做我的身元担保人。也是我运气不错,有一位前辈听说了我的困难之后答应做我的在日本联系人。

在完成研究生的入学手续之后,接下来就是面临找住房的问题。外国人在日本租房原本就很困难,更何况我还不在日本。教授也有留学经历,知道留学生的困难,给我推荐了很多房子。但是这些房子不是太远就是太贵,我也比较犹豫,等考虑好了再找回去,发现房子已经被定走了。教授也帮我申请了京都大学的学生会馆,但是连京大正规学生都很难申请到,更不用说我这样的非正规生了。到了去日本前一个月的时候我的住宿问题都没有解决。

不过我的运气非常好,有一个京都大学的在学前辈听说了我的困难之后帮我联系了他的房东。这个房东是一个日本人,有几套房子专门租给留学生,几次接触下来觉得房东为人挺亲切,加上时间也来不及了就预定了他的房子解决了我的住房问题,一直住到现在。

这个房子每月房租3万日元,大概17平米,一室一厅,不需要交礼金押金。本来是需要担保人的,不过因为我刚到日本也不可能有担保人,所以干脆免了。

《日本新华侨报》 :这个条件很不错了,看来您运气真的非常好,总是遇到贵人。

林文来 :我也是这样想,但馅饼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无论是自己申请研究生,还是找房子,我都是抱着很积极的态度,没有依赖中介,我想也是天道酬勤吧。

《日本新华侨报》 :刚到日本以后感觉如何?是想象中的那样么?

林文来 :因为几年前来过日本,对京都也有印象,不过还是有一点反差。因为我在上海这种大都市呆过一年,与之相比,京都是很安静很悠闲的地方,刚开始甚至觉得京都比较像农村,有的只是和尚庙。不过住久了还是觉得京都是非常适合生活的。

《日本新华侨报》 :到了日本以后,上了研究生就要开始上课了。研究生都是怎么上课的呢?

林文来 :研究生除了教授的研究会以外是可以选修学部生的课的。但因为不是正规学生,所以没有学分单位上的要求,一切靠自觉。我选了和自己专业有关的经营和经济史,还有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一开始还选了英语和日语,不过后来发现上课进度很慢,干脆自己学了。

《日本新华侨报》 :上了研究生再考大学院是不是可以有什么捷径呢?很多人说成为研究生以后再考大学院的时候就是走一个形式。

林文来 :这是误区。别的学校我不知道,但京大绝对不是这样。京大的经济学研究科是没有面试的,单凭笔试决定是否能合格。评分是几个老师分组评,谁也不能保证你的教授正好能改到你的卷子。我没去日本的时候也以为研究生考大学院会有优势,但之一次见面教授就告诉我,他帮不了我任何忙,一切要自己努力。这一度让我萌发了转专业的念头。

《日本新华侨报》 :想转专业?您不是太喜欢您选的这个老师的专业?

林文来 :不敢说一点没有,经济史听起来有点枯燥。但更主要的是京大的经济学研究科每年只有一次考试,在9月初,我来日本的时候刚刚考完。也就是说如果我考试不合格的话我就要再等一年。这对我来说太漫长了,而京大经营学一年可以考四次,我就想是不是能先去考经营?反正先上大学院再说。不过最终还是没有转,因为我觉得自己不能这么三心二意,毕竟是因为这个老师决定接收我,我才能来到日本。加上自己选了经济史之后看了不少专业书,开始对这门专业感兴趣了。学得也比较刻苦,觉得自己肯定能考上。

《日本新华侨报》 :您是否考虑过如果考不上怎么办?

林文来 :考虑过。觉得自己的路还很长,即使经济学研究科考不上还可以去考经营,去考MBA,所以就放下包袱全力准备考试了。

《日本新华侨报》 :那么请您讲一讲您的备考过程吧。

林文来 :和一般的考试一样,先提高专业知识的能力,啃专业书本。然后就是收集各种资料,做过去问题集。准备考试的那几个月不打工,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看书学习了。

《日本新华侨报》 :那是很辛苦了,合格发榜是什么时候?

林文来 :9月15日,当时我在高知县参加研究会的合宿,我同学打 *** 通知我合格了。当时也很高兴,觉得自己这么长时间的努力没有白费。

《日本新华侨报》 :恭喜恭喜,一共考了多少人合格了多少人?

林文来 :参加考试的大约150人左右,有40个人通过考试,从历年的情况看,比例也都差不多,三分之一左右。

《日本新华侨报》 :我想问问生活上的问题,刚刚您提到您准备大学考试的时候没有打工。那么,您平时打工么?

林文来 :嗯。我来日本一个月以后找到了一份工作,在一个意大利料理店里点菜。

《日本新华侨报》 :怎么找到这份工作的?

林文来 :10月份,也就是我来日本的第二个月,我看到学校附近的这个料理店贴出了招人的通知。我脸皮薄没敢直接闯店问,就拨了一个 *** 问了问,就这样有了在日本的一份工作。

《日本新华侨报》 :平时打这份工的话一个月能赚多少?

林文来 :我的时给800日元,我一周也就打一天,一个月也就1万多日元而已。

《日本新华侨报》 :那是很少了,只能算是体验一下打工的感觉而已了。

林文来 :当时也是因为刚来日本,一切以读书优先,所以没有怎么打工。现在考上大学院了,我也就增加了打工时间。这个月估计能赚5万日元左右。以后可能还会更多一些。

《日本新华侨报》 :那差不多可以够一个月的生活费用了。来日本一年了,您去过日本哪些地方玩了?

林文来 :要说旅游的话没有真正旅游过,也就是在大阪、京都附近转过,下个月有空,想去福冈玩玩。

《日本新华侨报》 :不想去东京么?

林文来 :我在国内读大学的时候,去过东京,感觉和上海差不多,所以倒不是太期待。不过东京迪斯尼例外,有机会一定要去玩玩的。

《日本新华侨报》 :您对自己现在的留学生活满意么?

林文来 :和决定辞职留学那时候的追求比,还是有一点差距。准备大学院考试的那段时间也挺苦的,不过我还是蛮喜欢自己选择的生活的,从这一点来说我很满意。

《日本新华侨报》 :将来大学院毕业,还有什么打算么?

林文来 :目前还没有什么明确的打算。首先我想我会先在日本生活一段时间,也许会继续读博士、也许会去企业就职、也许认识了喜欢的人结婚也说不定。比较现实的可能,我想在日本就职的可能性会大一些。

《日本新华侨报》 :我的问题基本上问完了,您还有什么想说的么?

林文来 :我希望所有来日本的留学生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也包括我自己。当然,还有您。

《日本新华侨报》 :呵呵,我已经不是留学生了,不过谢谢您的祝福,也祝您一帆风顺。

《日本新华侨报》记者手记

国内直接申请国公立大学研究生,是目前很火的一个项目。在中介口若悬河的洗脑说辞里,研究生仿佛成了一条直接通往大学院的捷径。不需要日语英语能力,不需要专业知识,只要你交给中介几万人民币,不用考试就能买到进入日本一流学府的大学院入门钥匙。

其实,只要稍微在网上调查一下就可以发现这种好事是不可能存在的,一个没有语言能力的本科学生到了日本之后等待他的只会是步履维艰的留学生活,教授一旦发现这个学生并不是自己申请的研究生就会冷眼相待印上不诚实的标签,以后再想考大学院反而会更加困难,而且还会给以后的中国留学生申请研究生带来不好的影响,毕竟谁也不喜欢被骗的感觉。

那么自己申请是不是很困难呢?林文来同学的例子给出了更好的答复,只要你有不错的语言能力,有积极的态度,要找到接收自己的教授还是不难的。但是研究生并不代表你就能进大学院生,研究生原本就是日本大学为了方便研究者设立的特别制度,和原有的入学制度没有任何关系。说什么研究生是大学院的必经之路,只要上了研究生就能很轻松的考进大学院这种话实在是误人子弟。

每一个留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实现自己的梦想是建立在自己勤奋努力的基础上的。如果你想申请研究生,那就请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吧。有了很好的语言能力,完全可以自己申请研究生。没有很好的语言能力,即使让别人替你申请成功了,最终吃苦的还是自己。

鲁迅先生,和喜爱您的粉丝们,首先我要向你们赔不是。我是八五年后生人,即使喜欢写文字,也不该对您的私事有所涉猎,虽然我也是您的仰慕者,一直都是。但由于我和您的关系,可以追溯到我上小学时,所以我还是有那么一点点资格的。你们说呢?

记得我上小学时,很喜欢临摹画作。那时候最喜欢您的文章,所以之一件可以称之为作品的就是临摹您的照片。我临摹的几乎可以以假乱真,尤其是您那双犀利的眼神。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您就是我的整个儿世界,就是我的太阳!我那时甚至还促狭的想过,让我来做您的爱人吧!现在想来,那时的我好单纯和幼稚啊!

                      临摹的就是上面这张照片哦!

好啦,言归正传。曾经和鲁迅先生有过暧昧或莫名情愫的女士,我细数了一下,记录在册,有据可查的,总共有八位吧!我是做过认真研究的哦!下面请听我娓娓道来吧,因为这些女士们的来头都不可小嘘哦!

之一位,是周先生的初恋情人。她并不是大家所熟知的朱安女士,而叫鲁琴姑,是鲁迅先生的表妹。他们可以算作是青梅竹马。从小一块儿长大,一起讨论古诗文的一对儿璧人。当时鲁迅的母亲和鲁琴姑提及亲事时,她一股脑儿地钻进姑妈的怀里,一脸的通红,一言不发。单从她的举止上就可以看出,她是很喜欢鲁迅的。鲁迅母亲便满心欢喜的订下了这门亲事。可谁知天有不测风云,鲁迅有个保姆长妈妈,想把自己的远方亲戚朱安介绍给鲁迅,于是就在鲁迅母亲面前搬弄是非,说鲁迅如果和鲁琴姑结合的话,会犯冲什么的,反正是迷信之类的说法。于是鲁迅母亲很快便动摇了心思,迅速订下了鲁迅和朱安的亲事。之所以这么匆忙,我想也许是由于鲁迅此刻正在日本留学,有谣传说他在那里已经有了中意的日本女人吧!

唉!我想鲁迅是不知道他母亲曾动过他和鲁琴姑婚事的念头吧!否则他的内心应该是欢喜的吧!毕竟他们曾在一起探讨过诗书,单从这一点儿就可以看出,他们有着相同的爱好,也可以说是共同语言吧!朱安女士在这方面是和鲁琴姑无法比拟的,所以才有了朱安悲惨凄凉的一生。咱们还是继续谈鲁琴姑吧!鲁琴姑应该对这桩婚事是十分愿意的。因为在她郁郁而终之前,曾紧紧拉着服侍过她的保姆的手,哽咽的说道:“我有一桩心事,在我死之前非说出来不可。就是以前周家来提过亲,后来忽然不提了,也不知为什么……这一件事,是我终身憾事,我到死也忘不了……”

我十分想把鲁琴姑的照片奉出,可我寻遍了度娘,就是没有找到她的踪影。不过我私心想着,鲁琴姑一定要比朱安漂亮吧。

下面就上朱安女士的照片吧!

其实仔细瞧着,朱安也并不很丑,只是鼻子长的有点突兀。她一辈子也不讨鲁迅喜欢的原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应该归咎于,朱安终究是个旧式女子,裹着小脚,大字不识几个,又不苟言笑。和倡导新文学的先驱鲁迅先生真是有着天壤之别。她不像鲁琴姑,略懂诗书,又和鲁迅自小熟识。朱安真真是和鲁迅没有一点子共同语言的。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我自己觉得。再就是,他们之间的结合,是被迫的。没有经鲁迅的同意,甚至是鲁迅母亲诓骗他回来和朱安成婚的。这可能成了鲁迅先生心里永远的痛,但他又是极为孝顺的。结婚那天,鲁迅很是听话,一切都照着司仪的要求去做,让他母亲颇为诧异。可是,谁也未料到的是,真正的灾难才刚刚开始。

结婚当晚,朱安几次小心翼翼的对鲁迅说:“睡吧!”可鲁迅像是没听见一样,无动于衷,最后竟是彻夜未眠。第二天,鲁迅便睡在了母亲的屋子里。第三天仍是如此。第四天,鲁迅居然和母亲匆匆告别,和周作人还有其他几个朋友一起东渡去了日本。鲁迅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朱安,是母亲送给我的礼物。我会好好养着她。但爱情却是我所不知道的事情。”此后的七年间,朱安就在绍兴陪伴和照顾着鲁迅的母亲,从三十多岁蹉跎到四十岁。

一个女人更好的年华,就这样白白的荒废了。朱安虽在名义上是鲁迅的妻子,但实质上她已彻底沦为了鲁迅母亲的贴身保姆。这是谁的错呢?是鲁迅母亲的错吗?是鲁迅的错吗?是朱安的错吗?不,最该问责的是这可恶的封建礼教!在那个蒙昧无知的社会,它戕害了不计其数的人。

同为女人,我很同情朱安女士。一辈子,她都没有真正的和鲁迅在一起过,即使她曾经也努力为鲁迅改变过自己,不过一切已然晚矣!你可以一天整成范冰冰,但却无法一天读成林徽因。写到这里,我真的很庆幸,我生活在这个开明的社会,可以做自己的主,挣自己的钱,不高兴了,还可以离婚一走了之。

我们说说鲁迅生命中的第三个女人吧!上啦!

上面这位神情略带忧郁的短发女子,就是许羡苏女士。没错,出现在鲁迅生命中的第三个女人,应该是她,至少她应该和许广平并驾齐驱,况且她们还是同学和朋友。我要说起她的身世,各位看官就会恍然大悟了。

许羡苏女士,鲁迅先生的高徒,现代著名作家许钦文的亲妹妹,鲁迅亲弟弟周建人的学生。当年还是周建人推荐许羡苏考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鲁迅还专门为她写了《头发的故事》和《从胡须到牙齿》等文章。有那么一段时间,许羡苏和鲁迅的关系颇为亲密。在鲁迅生病期间,她连续十几天衣不解带的悉心照料着这个内心无比强大,此刻身体却极为虚弱的男人。她也颇得鲁迅母亲的喜爱。应该说,无论从长相上,还是她对鲁迅的情谊,都不亚于许广平女士。可是为什么他们最后却没有走到一起呢?我实在是很彷徨。

最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鲁迅给许羡林的书信多达200余封,早已超过了他给许广平书信的数量。可以想见鲁迅对许羡林的感情绝非一般的师生关系。而据许羡林的回忆录说,那是她询问鲁迅厦门那些书籍拓片存放的具 *** 置,因为鲁迅的记忆力非常好。但这个理由似乎有些牵强,即使询问东西放在哪里,也不至于写这么许多的书信吧!

再者,1932年,许羡林结婚,那时她已经31岁了。在那个时代绝对属于大龄剩女。可很巧的是,她和鲁迅先生的通信也在她结婚后嘎然而止。为什么会是这种无疾而终的结果呢?从许多方面来看,许羡林比许广平柔弱的多,在关键时刻她退却了。她不像许广平那样个性张扬,敢于主动追求自己的幸福。

在这场和许广平的博弈中,许羡林最终是败北了。只留下后人的一丝叹息和怒其不争。可我私下觉得,许羡林哪里都好,只是好人不一定是最适合的人。因为在鲁迅漫长的日子里,不好过,远远多于好过。可是许广平却可以把白开水似的生活调理的有滋有味。许羡林能做的到吗?我想不尽然吧!

我们来上许广平女士和鲁迅先生的合照吧!还有他们可爱的儿子周海婴。

许广平女士,我想她和鲁迅的爱情故事就不用多说了吧!许多人知道的都比我详尽的多。她是鲁迅事实上的妻子。她柔弱的身躯里承载了太多的艰辛和苦难,为了鲁迅先生的事业和名誉,为了保护时刻有性命之攸的丈夫,她心甘情愿永远做他背后的女人。

她也是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学生,鲁迅的爱徒。

鲁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过着无性的婚姻生活。这对于正当年的男子来说,简直是一种残酷的折磨。有史料称,鲁迅就是在严寒的冬天,也只穿单裤,从 *** 棉裤。原因说出来,大家一定很讶异。他是为了抑制 *** 。可是正常人都应该有七情六欲的呀!鲁迅的内心深处,一定也有着狂热的一面。这时,许广平女士适时出现了。她那么不顾一切的追求着自己心爱的男人,历尽了千辛万苦和无数波折,终于用真心和执着打动了这个骨子里还很传统的男人。

1925年10月20日,在鲁迅位于西三条的寓所里,许广平和鲁迅这段师生恋终是有了皆大欢喜的结局。他们的手紧紧的握在了一起,他们彼此的心跳和呼吸都加速度起来。压抑了多年的鲁迅终于微笑着对许广平说:“你战胜了!”1927年10月3日,他们在上海正式同居。这是鲁迅和许广平新生活的开始。鲁迅先生毫不吝啬的把一切的功劳都归于许广平女士的名下。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在新旧思想交锋的年代,在白色恐怖大行其道的时期,能出现像许广平这样敢爱敢恨的真性情女子,实为难得!

讲到这里,我就不得不提到作家萧红女士了。她是鲁迅生命中的第五个女人。先上吧!

萧红女士,从长相上来看,只是普通人而已。为什么却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牢牢俘获鲁迅的心呢?要知道鲁迅先生在个人生活方面,是非常严谨的。我自己觉得,这和萧红的性格有着很大关系。她本人非常开朗,有着一股天生的孩子气。她最早和萧军是一对儿,但自从认识鲁迅之后,就渐渐和萧军的关系疏远了。

萧红十分仰慕鲁迅先生,这一点是肯定的。但除了这个原因,我觉得萧红内心还是很爱慕鲁迅先生的,只是迫于许广平的缘故,她只能与鲁迅保持这种若即若离的暧昧关系。她特别喜欢来鲁迅家里玩,其中的缘由也很有趣:爱吃许女士做的饭啦,让鲁迅帮着修改拙作啦,来看可爱的周海婴啦,自己买了新衣服,特意过来让鲁迅先生评论一番啦!萧红女士可谓是颇费心机呀!只可惜的是,鲁迅对她的感情,更多的是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怜惜。虽然鲁迅先生和许女士已经住在一起了,但家庭生活不免琐碎繁杂,在时间的打磨下,两人的 *** 也在柴米油盐中消失殆尽。

鲁迅先生曾在公开场合,给了萧红女士极高的评价,说她是“最有前途的女作家”。想一想,在平淡如水的日子里,许广平早已成了鲁迅的亲人,那种心跳加速,童心萌发的感觉,或许可以在萧红身上得到一些吧!从这一方面来说,鲁迅先生并不是高不可攀的神,而是有血有肉,也渴望得到情感慰籍的普通男子。而萧红女士的青春,活泼,无穷的生命力,也深深感染到了情感上孤寂冷清的鲁迅先生。

萧红女士,应该是鲁迅生命中极其为重要的一抹亮色吧!不过,她要是再往前走一步的话,我就有些讨厌她了。君子和小人之间,往往只差那么一步吧!

希望许广平女士,在他们这件事上,不要吃太多的醋哦!结婚了嘛,所有的男人都是一样的。只是有的责任感强一些,有的自制力差一点。不过,鲁迅先生在这方面,还是把持住了自己,做的还是不错的吧!

我们来认识下一位女士吧!这可是真正的大美女呀!

虽然留下来的影像模糊不堪,但还是掩盖不了这位女子清丽脱俗的美。她是谁呢?让我来好好推荐一下她吧!

她就是大名鼎鼎的北大校花,马钰女士。极有文采的文艺女青年。要知道,鲁迅先生本就喜欢有才华的学生,况且她还有着清新脱俗的容貌。看着她的照片,我的脑海里不自觉的浮现出林徽因和陆小曼的倩丽身影。

鲁迅先生内心对马钰肯定有过超越喜欢的情愫吧!马钰女士也一定很崇拜和仰慕鲁迅先生的吧!有史料称,《鲁迅日记》中在时间上有一段是衔接不上的。是遗失了吗?我更愿意相信,找不到踪迹的这一段文字,记录的是鲁迅先生对马钰女士的爱慕之情。毕竟,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嘛!我们在这个方面,就不要太苛责鲁迅先生了吧。

其实,鲁迅先生还有一位红颜知己。这就是出现在鲁迅短暂一生中的第七位女士,山本夫人。

可惜的是,山本女士的照片,我也没有寻到。对不住各位了。

山本女士的全名叫山本初枝,是日本诗人和短歌作者。他的丈夫山本正雄是日清汽船公司的船长,常常往来于中国和日本之间,因此他们定居在了上海。鲁迅是在朋友内山书店结识山本初枝的。因为山本女士和内山夫人极为要好,所以会经常去找内山夫人玩儿。一来二去,就和鲁迅先生认识了,并成了他最可信任的朋友。

山本初枝曾写过这样一首诗:“居家在毗邻,鲁迅常与共。相处又相宜,今思尤有幸。”可见她对鲁迅是怎样的不舍与思念啊!鲁迅先生也把这位日本女子当成了最可交心的知己,经常在交谈或书信中与山本初枝讨论许多政治上的事情,毫无避讳。后来山本一家由于工作关系回国之后,山本初枝还写过许多思念鲁迅先生的短歌,在遥远的家乡,期盼着她心中的挚友一切安好。

最后一位,算不得鲁迅先生的红颜。她就是臭名远扬的日本女人羽太信子,鲁迅亲弟弟周作人的妻子。把照片摆上来,简直玷污了这篇文字。好了啦,姑且放上来吧!不看也没关系哦!

单从她和周作人的合影上来看,羽太信子那不屑的眼神,一张圆鼓鼓的大脸,据说她还是小短腿。周作人,也初具一副汉奸的模样。他们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哪!

她和鲁迅能扯上关系,全是源于“窥浴风波”。羽太信子和丈夫告状说,鲁迅偷看了她洗澡。且不说羽太信子那副让人看过一遍,绝不想再看第二遍的模样,就说她在家里的蛮横霸道程度,可以想见这件事情的真实性能有几分了!

据说,周作人都被羽太信子管的服服帖帖的,成了名副其实的“妻管严”。鲁迅母亲也被这个日本女人气得够呛。羽太信子,俨然成了这个大家族的王熙凤嘛!可他们一大家子的吃穿用度,绝大一部分还要仰仗着鲁迅先生的薪水呢。

说什么呢?反正我是绝不相信有这件龌龊事情的。后来,鲁迅与周作人反目,也是拜羽太信子挑拨所赐!所以君子不能无条件的好下去,否则会被小人骑在脖子上拉屎的。

在文章快要完结的时候,大家不禁会想,鲁迅先生一辈子,到底更爱哪一个呢?我只想说一件事。真实的事实。在鲁迅因病去世之后,日本人曾把许广平女士抓起来审讯过。他们用尽各种酷刑,甚至让人生不如死的电刑,期盼可以从许女士嘴里得到些有价值的东西。但是,让日本人大跌眼镜的是,她抗过了一切酷刑,没有吐漏出半点东西。

其他人可以做的到吗?也许许广平女士不是鲁迅先生一生中更爱的女人,因为烟火夫妻终归是要归于平淡的。但不可否认的是,许广平女士绝对称得上是鲁迅先生一辈子的亲密战友,最称职的妻子。

伟大的男人背后,永远会有一位默默奉献,甘于牺牲自我的女人,她和鲁迅先生一样,永远值得我们这些平庸之辈崇敬和仰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