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留学生亲身感悟

问答05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留学生亲身感悟,第1张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留学生亲身感悟
导读: 在新南威尔士大学(http://wwwxueaucom/unsw)一年半的时间里,我亲身感受到这里与中国大学的几点不同。 1、选课自由。 例如我学会计需要学八门课,这八门需要在几个学期完成,每学期想学哪几门课,都由我说了算

在新南威尔士大学(http://wwwxueaucom/unsw)一年半的时间里,我亲身感受到这里与中国大学的几点不同。

1、选课自由。

例如我学会计需要学八门课,这八门需要在几个学期完成,每学期想学哪几门课,都由我说了算。(当然,有些课学校有规定,必须哪一课在前哪一课在后。)我和媛媛雯雯准备在一年半(三学期)完成,于是我俩就把课程分成了三、三、二,前两个学期学三门,最后一个学期学两门。雯雯考虑到“大师哥”的缘故,把课程分成了三、四、一。

不仅这样,每周什么时间上课,也由自己决定。一堂课有上午9点至12点的,有下午2点到5点的,也有晚上6点到9点的,我们在电脑里知道学校的课程按排后,自己决定上哪一课。例如,澳洲当地人学这门课,白天需要上班,他们就选晚上6点到9点上课。

2、这里的书十分贵,在中国没有体会到“洛阳纸贵”,到了悉尼才知道“悉尼纸贵”,通常一本书要80澳币,折合成人民币是480多元。

一学期学三门课,至少需要买三本以上的书。为了省钱,我们有时也买二手书,通常需要70澳币,但最省钱的是复印,在中国城更便宜的复印是4分钱一张,使一本书变成很厚的复印件,尽管不好看,但是便宜了许多,通常50澳币就够了。在这里上学,我们常和熟人借书学习。像我的《税法》书,就没有花钱买,借“黄河”的。因为我们在同一学期选的课不一样,他比我早一学期学了《税法》。他学完后了,就把书借给了我。因为我们不是一个专业,很少有同样的课程。即便是同一专业的同学,选修课也可能岔开,这样就可以一书多用。我认识的好几个同学,很有经商头脑,为了下一学期的书好卖,小心翼翼地不再书上画笔记和折页。这样,用过的书就像新书一样,既没有画痕又没有折页,卖出的价钱自然也高些。

3、充分鼓励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有发挥自己潜质的空间。

例如,澳洲学校是50分及格,有些科目作业的比率占的很多。例如,《高级会计》2个作业各占 30%,就是说,期末考试占 40%,只要你把 2个作业作好,就可以及格了。这和中国的一卷定乾坤有所不同。在中国的学生是以背题为主,要想考高分,你本事就是背的越多越好,考试之后,忘了个干干净净也没事。在悉尼,老师主要看你的理解力和分析能力。要做好作业,背是一点用也没有的,一定要翻查很多很多资料,仔细分析,研究和讨论才可以。小组作业就更要发挥团队的精神,运用木桶原理,以最短的那个木板决定桶里能装有多少水。要想拿高分,就要齐心协力,消除最弱环节。

4、不允许学生坐在地上听课。

这是我经历了一堂课以后才知道的。

一次上大课,学生爆满,而且人满为患,本应分成两次上课的学生,不约而同地集中在一个课堂。阶梯教室里,座位上坐满了学生,连过道上也坐了二十多位学生。老师进来后,双眉一蹙,说:“按照澳洲的法律规定(这句话是我们来澳后常听到的一句话,无论哪个人说这句‘按照澳洲的法律规定’都相当于中国人说‘圣旨到’),学生是不允许坐在地上上课的。请坐在地上的同学下次来上课。”而坐在地上的同学大部分是澳洲当地的学生,他们都是下午5点下班后,急匆匆赶来上课的。他们的理由是,“我们是严格按学校安排的课程赶来上课的。”显然,这个理由是最站得住脚的。这样,老师希望不是安排在这堂的学生退出。既来之,则安之,好不容易先占好座位的学生当然也不愿走。为有个好座位,就得提前半个多小时甚至一个多小时就来教室干等,课堂里出现了尴尬的局面,老师只好说:“安排这堂课上课的同学留下,请其他同学下次来听课。”这样,原来坐在地上的同学都有了座位,老师才开始讲课。

不允许学生坐在地上听课,这是澳洲所有学校遵循的教学规律,而且是用法律来强行规定的。这是我们到澳洲后才增长的一个见识。更多的澳大利亚留学信息,可登陆澳洲(http://wwwauliuxuecom)

 到日本去生活,我们可以利用留学的那段时间去磨合。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浅谈日本留学生活的感想,供大家参阅!

浅谈日本留学生活的感想1

 日本新华侨报网近日刊发对一名被日本多所著名大学录取的中国留学生杜凌子的采访。采访中杜凌子谈了自己在留学生活中的经历与感受。文章称,在日本考大学,如果迷茫了,要多问问前辈,收集情报加上分析和有针对性的努力,考上一个你期望值以上的大学不是没有可能的事。

 文章摘录如下:

 人物介绍:杜凌子,中国辽宁省大连人。高二的时候拿到日本某财团奖学金后,来到日本晓星高中留学,2010年参加了日本一般入试和留学生入试,考上了东京大学理科一类、东京工业大学建筑系、京都大学理工学科、早稻田大学创造理工学科。

 记者:杜凌子同学,首先谢谢您愿意接受我们这次采访。首先,您能够讲述一下您到日本来的契机吗

 杜凌子:好的。我是大连育民高中的学生,成绩在班上也一直不错。育民中学和日本有一个项目,可以拿财团的奖学金到日本的高中留学。学校问我是不是愿意参加,我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机会,能增加在海外生活的经历,比在中国国内考大学更能体现人生价值。于是我就参加了这个项目,通过了财团的面试,来到日本留学。

 记者:原来如此。您大概是什么时候来的日本

 杜凌子:2009年的1月份,当时,我已经在中国国内读到高三,而且已经临近开学,马上就要进入高中最后半年的高考总复习阶段了。于是,我在国内高中的最后半年就没有上。

 记者:普通高中的高三应该都是在准备高考,当时您也是么

 杜凌子:是的,我当时一直在准备高考,并且还参加了全国的物理竞赛,当时已经过五关斩六将,晋级到最后一轮。但最终我还是决定到日本来留学,物理竞赛的考试也放弃了。

 记者:那时候您的日语水平如何呢

 杜凌子:我是学过一点日语的,高一那年暑假我参加了日本电视台的一次活动,在福冈呆了一周左右。当时虽然名目上说是见学,实际上旅游的成分更多一点,因为这个机会我学了一点日语。另外,参加财团项目需要有一个面试,是日语的,虽然配有翻译,但是也是要准备一下的。所以我在面试之前大概学了1个多月的日语,要说能力的话,估计4级水平左右吧。

 记者:之前我采访过晓星高中出身的一个东大生,是来自中国上海的复旦高中的,也是和您一样的项目么

 杜凌子:晓星高中和中国国内的很多高中有交流,我参加的这个项目主要是和财团打交道,和学校关系并不大,只是偶尔把我安排在这个高中而已。所以晓星高中对我们也不是太在意,相对来说自由一些。

 记者:虽然上次采访过一个晓星高中毕业的东大留学生,但我还是想听听您眼中的晓星高中是个什么样的学校

 杜凌子:晓星高中在千叶的木曾根市,位置很偏僻,离学校最近的一个便利店都有一个小时的路程。平时我们想买生活用品的话要$2老师申请,然$2老师开车带我们到最近的便利店或超市,一次性买好几天的东西,可以说,除了看书、学习以外,没有什么别的事可以做了。因为太远,学生们基本住校,吃住都在一起。

 记者:刚刚您说了,您的日语并不好,去了能听懂课么

 杜凌子:其实我觉得在晓星高中一年的时间里就没有听过课。晓星高中分成三个班:文科班、理科班,以及冲刺一流大学的高级班。由于在晓星高中的中国人水平普遍要比日本学生高一截,所以反倒是高级班里中国人多一些,一开始是真的听不懂课,数学、物理还好,但日语国语就很难了,上完课要向日本同学借笔记,每天多花好几个小时补习日语。但是说老实话,日本高中的课程难度真的很浅,远不如中国国内。所以到$2老师的课程已经跟不上我们学习的速度了,即使我们$2老师讲的课,也都桌面上放着课本,下面放着自己的练习册,偷偷做题。好在日本老师也不是太管。

 记者:看来中国高中的应试教育确实要高过日本高中,那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准备日本的大学考试的呢我记得日本高中是要参加中心考试的吧感觉难度如何

 杜凌子:是的。我是从2009年10月份开始正式准备中心考试的,之前一直在适应日本的高中生活和学习日语。复习也和在中国国内准备高考的 *** 没有什么两样——买参考书、习题集来做题。其实日本的中心考试还是比较简单的,毕竟是面向全国的统一考试,不会有太难的题目,和中国高考的不可同日而语。

 记者:在我以前的采访中也提到过日本的中心考试,我记得满分900分,您考了多少分

 杜凌子:我考了800过一点。

 记者:这个成绩过东大一试可以说绰绰有余了。除了东大以外,您还报考了哪几所大学

 杜凌子:除了东大以外,我还报了东工大、早稻田、京都大学三所。

 记者:没有想过要报考庆应么

 杜凌子:因为我一心想学建筑,而庆应的理工学部里没有建筑的专门学科,我就没有去报考。

 记者:那是比较遗憾。为什么一定要学建筑呢

 杜凌子:之一次来日本的时候,这个国家给我留下的感觉就是,环境很好,建筑的风格也很独特。特别是我看到过一栋楼,是阶梯型的,楼顶是一个花园,把整个楼顶都染成了绿色。当时给我的视觉冲击比较大,让我觉得这样的风格非常吸引人。所以我当时就决定以后要去学建筑。

 记者:原来如此。能说一下您考上这几所大学的情况么

 杜凌子:好的,我只在考了东大的时候用了中心考试的成绩,考的是东大的理科一类。东大理科一类的一般入学考试程序是要先考中心考试,然后把中心考试的成绩折算成110分,再和二次考试的成绩合并起来计算,看是否合格。因为没有人数限制,又没有面试和小论文的要求,只要成绩合格都可以上,而且比留学生的入学考试还要简单一些,这也是我考东大一般入学考试的原因。而且东大的理科一类还有一个对中国人比较有利的地方:外语考试可以选中文,而且占120 分,相反,中国人最头疼的是日本国语只占80分的分值。国语里面有汉文和古语,汉文倒不难,古语就很头痛了,那个卷子连日本学生都没几个能做出来的。所以我很顺利地考上了东大的理工一类。

 记者:这个传闻我也听说过,如果用中文考东大的外国语考试,都会考什么呢

 杜凌子:考试都是选择题,有点类似于中国的HSK考试,都是选择题,不过个别题目还是挺绕人的。

 记者:再绕人,我想中国人也应该比日本人考得好。那么您报考另外几个学校的情况如何呢

 杜凌子:早稻田大学的一般入试不需要中心考试的成绩,只有一次校内考,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英语。一般入试的英语有英翻日的题,但早大没有。早大的英语全都是阅读选择题,比较类似于托福、托业的正规考试,我当时做的时候并不感觉有多难。另外,考东工大和京都大学的时候,我参加了面向留学生的考试。

 记者:也就是说,您既准备了一般入试也准备了留学生入试时间上忙得过来么

 杜凌子:还好,两种题型有类似的地方,也都是选择题,我不觉得要花多余的精力。

 记者:那您能比较一下中心考试和留学生考试,还有各个学校的校内考在难度上有什么区别么

 杜凌子:我个人认为中心考试是最简单的,其次就是留学生考试,最难的是东大的校内考,那些理科的笔试题目和中心考试完全是两个级别,所以我觉得,不能因为中心考试简单就断言日本的大学很容易考,一流大学还是非常难考的。

 记者:您留学生考试考了多少分

 杜凌子:有点记不清了,好像是理科730分左右。

 记者:这个成绩也够考东大的留学生入试了。

 杜凌子:留学生入试高手太多了,我还是对自己没有信心,我只是拿留学生入试的成绩考了东京工业大学和京都大学。

 记者:那就请您说一说参加东工大和京都大学入学考试的过程吧。

 杜凌子:这两个大学我考的都是建筑学科,东工大的建筑学科那年有16个人考,笔试合格了之后参加面试,一个年纪偏大的教授给我面试,也许是建筑学科很少有女孩子来考吧,他对我也很客气,提问题的时候也很随和,就好像拉家常一样。当时我就知道自己面试合格了。随后,这个老教授还和我一起走出了教室。

 记者:其实我看过东京工业大学去年的一试合格和最终合格名单。过建筑学科一试的只有一个人,所以我估$2教授知道就你一个人参加面试,也就只剩你了,所以肯定让你合格,面试也就是个形式而已。结果你还没去东工大。

 杜凌子:可能吧。

 记者:那京都大学的面试情况如何呢

 杜凌子:我在京都大学面试的时候是面对一个很年轻的教授,和东工大的面试不同,这位教授一直很严肃,在面试的时候突然让我举一个中国传统建筑的例子。其实我当时对建筑没有深刻的认识,就举了鸟巢体育馆,说鸟巢体育馆亮起灯来成为红色,很有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子。教授又问我如果在国外看到红色建筑能分清哪些是中国传统建筑么我一下子很紧张,卡住了,愣了一下才回答“我能”,一直很$2教授这才露出了笑容。最终结果——我合格了。

 记者:面试其实不光是看你回答得如何,有时候也是看你是不是适合这个学校,在我看来,您这样优秀的学生京大肯定会愿意收的。现在您已经是大学生了,现在的学校生活如何呢

 杜凌子:因为在日本的高中有一年的体验,所以也知道日本学生都是怎么样的了,进了东大,看到东大生们也是以课外活动为主、学习为辅,倒也就不觉得太奇怪了。只是最近自己比较喜欢看中国的古典文学类书籍,原本在中国上学的时候都是被迫去看,现在没有这方面的压力,反而会去看看了。

 记者:你大学毕业以后有什么梦想和抱负么

 杜凌子:现在我还没有想好,但走建筑这条路是肯定的,不是去建筑相关企业就职,就应该去读大学院,希望能够成为一名建筑师。

 记者:我要提的问题问完了。您对准备考大学的留学生们有什么话想说么

 杜凌子:我想说的是,在日本考大学,如果迷茫了,要多问问前辈,比如我就是从前辈那里得知一般入试的情报的。参加东大入学考试,如果使用留学生考试的成绩,每年每个学科能够顺利通过考试的人数都不超过10个,而且二试考小论文和面试,竞争非常激烈。但是与留学生考试相比,一般入学考试的竞争度就要小很多——有的学科每年合格人数甚至超过百人,理科一类的外国语一项还可以选择参加中文的考试,这对于中国留学生来说,应该是手到擒来的,分数自然会比考日本国语要高,而且一般入学考试也不存在面试这一环节——这样比下来,靠近东大的难度就降低了。

 如果想考好学校的话,建议大家一定要全方面收集情报,多虚心向前辈们请教。

 记者:谢谢杜凌子同学的分享,相信您今后一定会积极帮助您的后辈们的。

浅谈日本留学生活的感想2

 日本留学恐怕是最亲民的留学了,不仅打工退税,而且许可时间也是全世界算是数一数二的了。因此很多人梦想来日本留学,用自己的双手闯下一片天空。话虽然这么说,但毕竟物价在那,消费在那,你说你家完全没钱来日本留学还是很困难的。所以决定留学之前,与其不停的回味那些道听途说的理想方式,不如退一步考虑最坏打算。

 留学并不值得你去拼命,最后连退路都没那就真的失败了。

 大多数日本留学的之一步是选择语言学校。这个究竟重要还是不重要呢,我可以说重要又不重要。只是偏重的点不一样。首先要认清语言学校对你来说的意义。有人认为既然是学校当然以学习为重。的确是学习为重,但我个人更倾向于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学习。大多数语言学校不会去教你数学理科文科的知识,就连日语也不如国内日语班教的好。就算教了,也大多是一笔带过。现在貌似可以学到更深的内容,只是条件是请交钱。这种情况下已经上升为补习班而不是一般性质的语言学校。

 为什么呢,因为大多数语言学校都不是学校法人,简单点说就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校,而是公司性质办学。老师则不是正式聘请,也只是打工而已。因为不需要教很深的内容,所以只要仪表端正会说话都可以去当老师。有些敏感的学生会发现,有时候面对同义词的时候,老师们也分不清使用条件,或者解释后你觉得不如不解释。这是正常的,毕竟他们不是日本语教育的专业人士。(作为中国人,和对外汉语专业的同学聊聊也感觉自己作为中国人很不专业)。当然,虽然如此,老师们还是很亲切可爱的,日本人独有的热情,也能帮你解决很多问题。

 这时候又有人要说了:既然语言学校如此不专业为啥还要去,直接申请大学不就行了。

 我的回答是:海外出愿是很麻烦的,甚至有材料递交不及时错过机会的可能。而且很多学校也不接受海外报名。语言学校的主要作用也显而易见了。那就是帮你提供长时间留在日本的签证。有了签证你就可以参加各个大学说明会帮你更好选择,甚至直接去目标学校索取往年内考题目。日语好的去习惯生活,不好的可以在日语环境下更好的提高基础。总而言之,就是很多方面变的更方便。

 另外一点,有人觉得名校升学率高。其实这也是个笑话。很多所谓的名校牛逼的不是学校,而是学生。生源基本上决定了一个学校好坏。比如富士,当初招人很猖狂,非本科线不要。现在却因为赚不到钱开始低头。而张贴出来的那些考上名校的名单。我想说,那是那些学生考上的,不能说和学校完全没关系,但主观能力还是要大于客观环境。希望大家把此记在心里。学习靠自己。名校无非给自己心里安慰。你不学,日经大都可能不要你。

 还有一点,关于学校地理位置,这要关系到生活的地方,也要好好考虑。具体一会会说。

 好了,下了决心一定要去日本留学,于是开始选学校办签证,顺便来贴吧qq群之类的地方去组队了。我现在对于组队真的只有用呵呵来形容了。

 中国版图很大,志同道合并互相能容忍的偶遇真的少之又少。而且 *** 太过于虚拟,你听到的任何信息都是过于主观化夸大的内容。参考价值有,但仅限于参考。区分辨别还是自己的事。有人在群里和一个人互耍嘴皮子,你一句我一句,就以为志同道合是好兄弟了。oh,太天真,太无邪。我更相信人性恶,当互相不能容忍的时候就会把丑恶的东西显露出来。

 网上能愉快的聊天是因为大家不需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而现实中接触更多,自己的言行必然对对方造成影响。我身边太多例子了。网上好的以为是兄弟,见面接触后各种吐槽。

 强调下,我不是说不能交朋友,只是需要合理的距离和期待值。否则用情深伤的深。

 各种组队互问后都了解了一点日本的情况,在留下来也该决定住的地方了。大多数学校和一些寮合作,为学生提供住处。本来没什么,跟着学校的安排就可以了,但偏偏就有人很矫情,说要自己一个人住,或想自己租房子什么的。

 好于是乎就又有了组队。然后出现我上述的一些关系问题。而且合租了的话更可怕。特别是对于签约的人来说。搬走一个,自己也就住不起了,自己住不起也要搬家,搬家就要违约金(大多数刚来日本的人没手机,没地址,没银行的情况下民房是申请不了的,只有reo可以做手脚网开一面,但reo有规定住的时间)。然后大家又为钱闹矛盾。

 总的来说还是住学校方便,需要考虑的少。学校帮你把一切都安排好了,虽然价格不便宜,但别忘了,离学校近,而且地理位置不差。入寮首付也不贵。而且学校会提供接机サービス。

 自己住就要考虑开通水电煤气, *** 交通, *** 登录登出等一系列问题。刚来日本太不方便了吧,环境的确好,但烧钱啊。当然也有特殊情况。比如我,收了一个孩子合租,20000的房租,虽然远,但就算加车费也30000不到。还提供很多サービス。(我个人只是为了减少个人负担,而且没收所谓的首付等乱七八糟的东西)。有人说你家远,浪费时间。对,我家远,但花你的那点时间压根不值钱。题外话了这个,也算我个人一点小抱怨。

浅谈日本留学生活的感想3

 经过各种艰难,签证到手。订上飞机票,准备奔向日本。

 说到机票,我个人觉得只要时间好,贵那么一点点无可厚非,毕竟刚来日本,什么事都稳着走比较好。我遇到过为了钱买了春秋航空去了茨城的朋友。其实加上来东京的路费或住旅馆之类的钱,绝对比直达东京贵,而且人生地不熟,遇到事还不能解决,还拿不到在留卡,要登录后才能寄送。

 还有千万别买晚上,就算是朋友也不愿意深更半夜去机场接人。再晚点恐怕连回家的电车都没了。别说打的,你有钱打的不如买个vip头等舱!

 住学校的被学校拉走,带着办各种手续(登录住址银行卡啥的),自己住外面的签房子,然后和被朋友带去办各种手续。复杂的事我们慢慢罗列,一点一点的展开。

 来到异国,首要的事是通讯,所以办手机也成了大家首先需要的。日本主要通讯公司有三家,docomo,au,softbank,以前大家都办softbank,现在其实感觉差不多了。我觉得根据自己需要选择,现在也没啥特别要说的。要提一下的是softbank是中国商人主要 *** 的运营商。

 正常情况下,办手机需要的是身份证件,银行账户,未成年人需要成年人保证,大家父母都不在身边,那该咋办呢,有的学校学校担保,有的学校不担保你就找成年的朋友帮你。(有的直营店很严格,有的可以,担保有法律义务,帮别人担保请考虑)。

 如果都不行怎么办。中国商人大显神威。只要有在留卡,其他一切帮你搞定。

 中国商人推荐你mnp(先办一家公司,在转到别的公司,换取补贴),因为这样赚得钱比新规要多,价格便宜留学生也能接受。但这样是会留下记录的。现在很多商人会说,不是签约,只是办卡。没有关系。的确,法律上是没有关系,而这个记录却是个污点吧一些人别和我争执到底有没有事。你随便找个直营店去问问,她会拍手说你很聪明,没事么搞得日本人都傻子一样。。。

 话说大木商事(日本留学吧背后boss之一)最近投资拍了一个关于mnp诈骗的微**。我看了下,一开始觉得不错,除了大量植入广告让人嫌烦以外。但后来回味了一下,有问题。

 首先说下这个故事说了些啥之一:一张在留卡能办n多手机,不能随便给别人,不然会欠费很可怕。

 第二:日语学校老师靠不住。

 之一条我赞成,第二条我就呵呵了。明摆着是把客人从学校拉到自己的店里。

 楼主语言学校的时候,学校直接和softbank的一家分店谈,店员专门带了一大堆功能手机来学校介绍。真怀念。功能手机,各种优惠加一起一个月不超过500。。。不过那是当初了。学校生活老师干骗人的活那真是作死。一般学校也不会那样做。不过也很难说会不会有。利益毕竟已经是为人之本了。所以啥事皆有可能。

 楼主觉得,最安心的 *** 就是,直接去直营店,或大型商场的营销点去办理。话费都是一样的,偶尔也送送东西。顶多手机贵了那么点。(中国商人手机便宜的原因是他们拿自己赚到的钱补贴了一点。)但也顶多小几千而已。小几千可买不到放心。

 每个运营公司年年出活动,但学割只有一次,所以先用一家,两年后mnp到别的公司,再用别的公司学割是最划算的。也没啥后顾之忧。

 

出国留学的感想

出国留学不单单只是为了国外一流的大学,学到更多的是人生的哲理,生活的经验,为人处事的态度,还有决策的考虑不像在国内,身边2个人分别操心着学习和生活,一边是衣食住行,另一边还忙着管学习一出国,虽然这样的人生走得很累,但觉得这才是出国留学的真谛。远走高飞需要磨练一双坚硬的翅膀,胸怀理想的留学生想要实现无憾人生,也必须接受重重压力的磨练。真正要按质讨论出国利弊,这应该是最重要的一点了。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会永远珍惜这一段宝贵的留学时光。或许过早地离开家门,少一点感受父母羽翼的温暖,多许多体味社会万象的艰辛,但是从没有人后悔过。压力和坎坷是自己选择的,落寞与离群也是自己选择的。出国,其实真的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是经历过的人都知道,风雨彩虹,才更美丽。

  中国留学生在国外生活情况介绍:

  1:孤寂

  用吃喝玩乐应对感情真空

  平常的日子,除了上课学习,就不知道该干什么。大学教育很独立,选不同的课,碰到不同的同学。上完课又匆匆走了。大家很陌生,也很少有沟通。能有的熟人,就是住在一起的那几个中国同学。此外的,基本上是真空世界。于是,闷极的时候,大家一起吃吃喝喝,拼命往肚子里灌啤酒。

  更多的留学生,身边没有深交的同国籍朋友,加上周围是个陌生的语言环境,难打进别人的圈子,容易产生自卑感和边缘感。久而久之,难以排遣的寂寞让他们变得很孤僻。

  于是,一些人大量时间玩游戏,有的人甚至 *** 、吸毒。“还有一种现象很常见,就是同居!将这作为一种排遣孤独的方式。”还有些人,空寂中寻求 *** ,利用高科技犯罪。

  孤寂的环境中,最需要亲友的关心。处理得好的人,单调的生活成了学习的更佳环境。

  2:学业

  宽进严出高淘汰让人崩溃

  在加拿大,许多学校都有30%以上的淘汰率,还有的学科甚至高达40%,成绩不及格,也就失去了毕业的机会。这给许多背负着亲人朋友深切期望、远涉重洋来到海外求学的学子,带来很大的压力。很多人无法承受这种压力,就酿成了一些悲剧。

  去年,南京留学生张震宇在莫斯科大学跳楼自杀。学业的压力加上家庭的变故,他感觉无力负重。于是,他从7层高的宿舍楼上跳下去,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同样,在英国,陈莘也看到两位中国留学生难以承受学习的压力,跳楼自杀。分析金钱无法解答留学难题。

  太多的残酷教训,不得不让人反思,盲目的出洋留学,究竟有多大必要!尤其是近年较多的“小留学生”,高中、初中甚至小学就送出国门,目的是为接受“优质”的教育,但往往事与愿违、前景堪忧。他们出去之前,有没有做好准备,吃苦的准备,接受压力的准备。一些家长光准备了钱,这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给子女们准备多些吃苦和经受折腾的耐力。盲目地往外送、一送了之显然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3:语言

  国内学的英语出国用不上

  语言的障碍,也给很多留学生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英国各地有不同的口音,那个卖票的阿姨地方口音很重,初次听很难听懂。而我们在国内学的大多是美国发音,但在英国的普通生活中,常见的却是五花八门的口音。分析不同国家英语有差异

  要想真正成为一个优秀的留学生,需要融入当地文化,融入当地人的生活。这又给只学了标准英语的留学生带来了困难。有很多来留学之前十分优秀的学生,来之后发现很有游离感,心理压力很大。

  4:文化

  中国乖学生被认为没出息

  在中国,老师一般强调权威的结论;但在英国,老师则强调论证过程。英国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也许正是因为这种文化差异,很多中国学生得不到英国老师的器重。在英国老师眼中,按老师的话办事的学生是没出息的,没有培养价值!

  如果留学生出国之前,能有系统的培训,告诉他们到国外可能遇到的情况,让他们有所准备,那他们将可能少走许多弯路。

  5:歧视

  被人欺负还要遭学校劝退

  一些留学生反映,在英国,就有一些地区有种族主义者,对中国和越南等国家留学生很不友好。有一年,刚一开学的一个学期,就有11个中国留学生被打伤。有过亲身经历的留学生反映,那些人在路上不经意用中文向你说话,你若回答,确定你的国籍,就会欺负你。

  这些时候,他们不敢报警,一是人在异乡怕被报复,同时还担心学校会让你退学——学校通常不管这些事,且怕你被种族主义分子打成重伤甚至出人命,为了不承担责任,宁愿先让你退学。

  许多有过这种经历的留学生晚上不敢单独出门,在心里留下永远的痛。

  6:工作

  留学生找工作两头不讨好

  留学生人数增多,学位含金量下滑,这使大部分留学生都要回国就业。而国内企业的用人标准也在改变,不再迷信一纸洋文凭。国内国外,同等对待。留学生失去了原有的竞争优势。

  现实的压力面前,留学生们需要的是良好的心态:出去前客观看待,出去后从容面对,不急功近利,不患得患失。社会也应该积极引导,去除光环,也减少压力,回归它应有的本位!

 去英国留学的同学对于留学的感悟不一,但是还是积极的能力比较多,很多人从留学的过程中,不断成长,不断突破自己,独立思考,独立生活,这是不容易的心酸过程,那么英国留学生的留学生生活感悟到底怎么样呢跟着我来看看吧!欢迎阅读。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留学生学习感悟

 很多时候,事物价值的展现往往都需要时间。

 我从来都不后悔去留学,哪怕很多个在异国他乡的夜晚都觉得无力委屈,哪怕如今回国我依然没有一份年薪百万的工作,可是我不后悔,因为这段留学生活带给了我更多无法用金钱衡量的价值。

 我曾经听一个朋友说,他在国外最崩溃的时候曾蹲在门后哭得全身发麻,可是挺过去以后,他觉得自己好像更强大了,强大到可以保护亲爱的人,也能对抗伤害过他的人。

 所以如果要再选一次,如果依然还要经历一次刻骨铭心的崩溃,他还是会选择出国。留学的“有用”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就像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的人才知道。所以,我只想要讲点,一家之言。

 我曾经在中国某985知名高校念了两年大学,后来有幸转入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可以说,对国内的一本和国外的大学都有过体验,对我而言,这也算是一段特别的经历。鼓励我做出去英国的决定的,是我的好奇心。我想去看看这个世界有多大,但考虑到毕竟不是一笔小费用,当时也反复斟酌,最后,爸妈还是砸锅卖铁支持,他们说,留学回来好找工作。

 可是回国以后,说实在的,我并没有感觉到海归身份给我带来实质的物质价值,工作依然不好找,以致于我常常在思考,这段“无用”留学的经历究竟带给了我什么,如果我留在国内念完大学是不是也跟现在一样,甚至于一度倾向于赞同“留学不过是去旅游”的言论。

 后来,当我独立步入社会,有了之一份工作,当爸妈不再把我当小孩子,放心我一个人去闯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这三年的留学经历确实改变我很多。

 是留学,逼着我学会了一个人也要好好生活。

 毕业以后,离开家乡,远离父母,在一线城市打拼。之一份是工作在一家小影视公司做策划,工作辛苦,薪水也不高,加班到深夜成为一种日常,公司周边的外卖吃到吐。

 爸妈常常打 *** 叫我 “要好好照顾自己”,而我也总是说“放心,我很好”。这样的对话总是让我想起刚开始去英国的那段日子,陌生的环境,陌生的生活方式,不断袭来的孤独感,让我很想回家,常常一个人躲在被子里哭。爸妈每次给我打 *** 时语气中总是透着担忧,而我只好把委屈都收起来,告诉他们,我在这边生活得很好。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我是真的生活得很好。在那些“强装很好”的日子里,我学会了一个人生活,学会煮饭做菜,学会洗衣看病,学会享受孤独,也学会广交朋友。这些技能时至今日依然没有过时,而是帮助我打败了更多的小怪兽,提前完成了成长的蜕变。总开玩笑说要感谢留学的日子,让我在新东方烹饪学校英国分校学得一手好厨艺,这样以后相亲也不会输掉。

 也是留学,给了我挑战自己的勇气。

 在广告公司的工作很有挑战性,我一个人要带领团队处理一整个项目,从前期策划到中期执行再到后期 *** ,很多时候要面对很多无法预知的困难。我想如果是以前,在一听到要接手这么复杂的案子,一定还没开始就放弃了。

 以前的我就像现在社会上很多年轻人一样,更愿意在安全框内生活,不犯错就是更大的成功,更别说挑战自己了,可是现在,我乐意跳出舒适的圈子,乐意“作”,每一次给自己压力,都是在逼着自己成长。

 想起在英国的最后一年,接到系里的通知,前一年成绩是first的学生可以申请写毕业论文,身边很多朋友害怕难度太大,毕不了业,都放弃了申请。

 那时候抱着出国留学可不能只是旅游的心态,我想要挑战一下,于是成为了全年级选修毕业论文的仅23人之一。

 在英国做论文自主性太强,导师只是保证你不会偏离方向,但不会实际上去教你怎么做,几乎所有的事情都要靠自己。好多个夜晚找不到开题的方向,不知道该怎么进行下去,只好去找到导师聊聊,可是导师却说,“你考虑一下要不要放弃”这句话大概是戳中了的我的自尊心和好胜欲,硬着头皮把这门课撑下来了。

 那一年,度过了很多个码字到深夜的日子,也经历了很多写不出来急到哭的时光,独自扛过很多的负面情绪,可是后来看到论文得到first的成绩时,竟有一种发自心底的骄傲和满足感。感谢自己当时没放弃,才能挖掘自己更大的潜力,很多时候人们都需要一点压力来逼自己前进。而留学,给了我朝前飞奔的机会。

 这段在英国的学习经历,让我在现在的工作中,少了几分畏手畏脚,多了几分敢拼敢闯,不试过怎么知道自己不行,万一成功了呢。

 很多时候会想,如果当年没有去英国,也许从国内高校毕业,我会回到父母身边踏踏实实工作,过着平凡简单的生活。可是这段留学的经历逼着我快速成长,逼着我提早变得独立坚强,也逼着我去发掘自己更多的潜力,时至今日,我对外面的世界有了更多的渴望,我不再囿于一口小井,更向往远方的天空。

 留学生活逼着我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感谢年轻的自己,曾经做了一个不后悔的决定,去国外留学,生活,成长。等以后,我能告诉自己,这一生虽短暂,我做了想做的事,我努力去成为了想成为的人,我去看了看这个世界,用眼界填满了渴望不平凡的心,也用经历去追寻属于我的意义。

 这或许是就是“无用”的留学对于我的更大的“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