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留学误区名校崇拜带来留学风险

问答02

赴美留学误区名校崇拜带来留学风险,第1张

赴美留学误区名校崇拜带来留学风险
导读: 金秋十月,许多被美国高校录取的中国学子已经踏上赴美求学之路,此时很多人的心中都在憧憬着毕业后的灿烂前程。但有关留学专家近日却发出呼吁,美国宽进严出的教育体制以及近期伴随美国留学热所产生的名校崇拜和专业选择上的误区,如不引起注意,将会为不少

金秋十月,许多被美国高校录取的中国学子已经踏上赴美求学之路,此时很多人的心中都在憧憬着毕业后的灿烂前程。但有关留学专家近日却发出呼吁,美国宽进严出的教育体制以及近期伴随美国留学热所产生的名校崇拜和专业选择上的误区,如不引起注意,将会为不少人的留学梦撒下阴影。

●名校崇拜所带来的留学风险

据Kaplan International Colleges中国办公室首席代表贲宁介绍,日前美国企业研究院(AEI)根据近1400个学校提供给美国教育部有关2001年秋季的 *** 初次入学学生资料做出的一项报告指出,在全美四年制大学的学生在入学六年内顺利毕业的比率平均仅为53%,而毕业率低于50%、40%甚至30%的学校都轻而易见。他说,2006年之前,去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基本都是奖学金或公费留学,很多人是中国学生中的精英,甚至是精英中的精英,那时中国留学生的毕业率一般都远高于外国学生。近几年,由于美国留学政策放宽、录取标准降低,自费留学成为主流,很多中国学生并没有理性评估自身条件,千方百计想要挤进美国名校,却忽视自己能否顺利毕业以及应该根据自身条件来选择合适的专业及学校的问题,由此形成留学思路和认识上的误区。

“很多中国学生的高考(论坛)成绩连国内普通大学都进不去,却紧盯着美国前100名或者50名的学校不放,甚至通过修改简历、背景等进入了美国高校。其实美国学校很注重自己的声誉,即使学生交了学费,如果成绩不合格,仍然不能毕业。” Kaplan International Colleges中国办公室首席代表贲宁指出,中国的学生和家长对美国的院校不了解,在选校时只能参考排名来看,觉得排名靠前的肯定就是好学校,但有些学生即便申请到名牌大学也未必能顺利读下去或者按时毕业,不少学生最后连证书都拿不到。

金吉列留学美国留学部经理李秀娟也表示,前来咨询美国留学的客户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只关注美国大学排名,咨询顾问被客户问到的最多的两句话就是“我只想申请美国排名前30或50的大学,如果申请不到我就不去了。你说我能申请到吗?”或者是“我能申请到什么排名的学校?”而对名校毕业率的问题这些学生并没有放在最关心的部分。

谈及形成这种误区的原因,Kaplan International Colleges中国办公室首席代表贲宁指出,“进了名校就是人才,成才就能获得高收入”似乎成了一部分学生和家长惯有的思维方式,留学是一笔不小的投资,家长都希望孩子从世界顶尖名校毕业,将来可以找到一份体面而高薪的工作,这种心理直接体现在对学校的选择上。

据了解,美国4年制的大学允许学生利用6年的时间毕业,如果学生预感到自己不能在规定时间内毕业,可以申请延期或者转学,修满相应的学分才能毕业。对此,贲宁指出,各校的毕业率因为学生本身素质及教学资源不同而有很大差别,一般来说,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业或经济状况不佳是延后毕业或辍学的主要原因,如果中国学生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拿到学位,留学的代价就更大。

●专业选择误区所带来的危害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 *** 了家长纷纷想让孩子从商的愿望,因此选择去国外读商科的学生每年都在递增。

对此,Kaplan International Colleges中国办公室首席代表贲宁指出,在近几年的自费留学中,学生在选择专业时过多集中在商科领域中的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专业。很多中国留学生的专业选择并不是从自己的兴趣和社会需求出发,而是盲目跟风,近几年选读商科的留学生超过了50%,甚至在商科中,他们更乐于选择财务管理、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等学术性不强的专业,这些专业对数学的要求不高,偏重理论、历史、未来发展等,看似学起来相对容易,但缺乏实用性,加上缺乏工作经验今后就业难度就更大。而像材料工程、生物遗传学、机械制造等利国利民的高科技专业或基础学科却很少有人问津。

●专家建议:

要从自身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留学专家纷纷指出,留学应该择学校,更该选专业,而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从某种意义上说比选择名校更为重要。

据统计,美国每年约有50万名大学生没有拿到文凭,能否毕业的后果也不尽相同。 Kaplan International Colleges中国办公室首席代表贲宁指出,目前商科是申请较热的专业,而只有申请专业多样化了才可以避开“众人挤过独木桥”的情况,就业前景才会更宽阔。“尽量不要选商科,要么就建议选择学纯会计或纯金融专业。”贲宁认为,会计专业或金融专业确实对数学要求相对较高、也有些枯燥,却有着与众不同的竞争力,现在看起来难的专业将来就业会好很多,年轻时要有挑战困难的勇气,拥有一技之长才是安身立足之本。

金吉列留学美国留学部经理李秀娟也指出,学生千万不要为了申请到排名高一些的学校就铤而走险,要综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学术能力、将来的发展等多方面来选校,美国大学的院校资源非常丰富,相信大家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真实条件找到适合自己的院校。

现在大学已经开学一段时间了,新生终于进入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本来满怀 *** 与斗志,可没想到刚开学就有很多新生想要退学。

有很多同学因为军训过于艰苦承受不了,于是产生退学的想法,因为这种原因而选择退学的同学,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不过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同学。

虽然上大学是很值得高兴的事情,但对于家庭条件很差的同学来说,反而是个负担,这个负担也包括心理负担。有些农村的孩子早早就懂事了,因为家庭条件很差就想着努力读书,考上好大学改变命运,但在上大学前,看到父母向亲戚筹钱时,心里就觉得很愧疚。

即使学生可以通过助学贷款来交学费,但生活费等费用都是钱,家中可能还有兄弟姐妹的,家里拿出钱来的话,他们就要省吃俭用了,想到这里就有很多人选择退学,出社会打工赚钱给家里寄去。

另外还有上民办大学的同学,因为一年学费要两万三万,普通家庭很难承担,于是在开学之后无奈也选择退学。

在没有上大学之前,很多学生对于大学都怀着浓烈的憧憬,但在开学之后,见识到了大学真正的样子后,发现有很多环境设施都很老旧、离市区很远交通不便等,感觉与心中期望的严重不符,就产生了退学的想法。

不过也有一些同学,对于自己所学的专业不满意,有可能在之前是被调剂过来的,想着开学过来先看看,学习一段时间后发现还是很不喜欢,于是就决定退学,然后再去复读。

上了大学后,就没有人管着你了,很多事情都要自己独立完成,而有些人适应能力很差,一下子就有些适应不过来,内心就产生了退缩的想法。

很多人上了大学后,都会有一段迷茫期,面对新的环境、新的面孔,需要自己慢慢去接触去适应,如果不直面自己的内心,那么就很容易会产生不良的情绪。

留学期间如果是专业不合适的话可以换专业的,这在国外也是很普遍的情况,但是就此不学了还是不行的,留学生回来后入职工作就业都离不开学历认证,但是没有毕业的情况肯定是无法认证的。

你这情况可以有两种 *** ,一种是通过转学分的方式继续读本科,如果在国外留学没能毕业,一般还可以转校、转专业,将自己的部分学分转到college或者其他相对较差的学校,之后如果成绩优秀,同样也可以转回原来的大学就读。但这样的过程十分曲折,也将花费更多的时间。

或者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咱可以通过背景提升直接申请硕士,相对来说比转专业要更节省时间。

出国留学几年,挥霍了父母一生的积蓄,回来以后却一事无成,就业难变成“海带”,这样的事例在国内已经屡见不鲜。究竟怎样出国留学才能收回成本下面亲身经历留学的过来人薛勇为大家分析,希望对留学生和家长们有帮助。

有报道说,最近几年留美读本科的,绝大多数都站不住,毕业后很快就回来。这说明以留学作为移民战略的失败。那么,这些海归在国内是否有先声夺人的优势呢海归变海待的现象,已经持续多年,早已不是新闻。而这种境况,随着每年出国留学人数以两位数比例的增长,只会越来越恶化。

那么,留学还值不值当然值。但要看怎么留学

我们这些老留学生,亲身享受着留学之益。当然,我们那个年代,出去的多是拿了全奖,家里一分钱不花不少;除此之外,学校给的生活费,比起国内亲友的工资,俨然是高收入了。这当然没有赔的问题。不过,今天站在“过来人”的立场回头看,假设我们当年没有全奖,一切自己埋单,二百万人民币投进去,从现在的收获看,仅仅算经济账也是值的。但是,月薪拿不到五千的海归,花一百多万留学,那无疑是赔得血本无归的买卖。

留学生变成海待的现象,是因为很多人留学当成风投。风投可以赢得很大,但风险同样巨大,必须看准机会,不见兔子不撒鹰。因为风投并非没完没了地烧钱,而是要求在一定的期限内产生效益。到期没有结果,钱就白烧了。中国的留学热特别是留美热的症结,也就在这里:大家跟起风来争先恐后,没有对风险和回报进行详细客观的分析,对于留学的辍学率、毕业后就业率、起薪状况等等信息,更是一无所知。就好像一窝蜂地竞购被哄抬起来的股票,心里抱着无限期望,最后不跳水才怪呢。

那么,怎么才能理性地确立留学战略、尽更大可能保证这笔教育投资的回报

其实,这道理和股市的逻辑非常接近。在理性的市场中,买股票要想保证回报,就必须看准所购股票的企业的表现。企业能够有长期、稳定、杰出的表现,你的投资就有巨大回报。如果企业不争气,你多半会赔得很惨。

留学的投资对象,是自己的孩子。这里和股市投资就有了明显的不同:家长的钱,首先包含着巨大的感情投入,而且对亲生骨肉也很难客观评价。你要告诉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他们的孩子不是那个料,对方转身就走,根本听不得真话。

我并非想拦着父母往自己孩子身上投资。这是拦不住的。况且,父母肯在孩子的教育上投资,对整个社会都有好处,是个值得提倡的价值观念。所以,只要有条件,留学还是要去的。但是,怎样使留学产生更大的价值、让孩子学到东西、有杰出的表现、不必回国为五千块的月薪发愁不管是站在家长还是孩子的立场上,这都是重要的现实利益。

最近一年多,我为许多高中生们进行留美的学业辅导,其中包括一些已经被美国大学录取的学生。辅导一段后我坦言相告:你程度还不行,多准备一年出去更为明智。即使已经被美国的大学录取,一般都能推迟入学。等有了实力再去,才会有优异的表现,有远大的前途。

可惜,这样劝了许多人,没有一个接受我的建议。有些家长还比较冷静,觉得我的还入情入理。留美当然要听听在美国大学里教书的人的劝告了。但孩子坚决不干:前后左右的同学都走了,许多不如我的也走了,怎么偏偏我要留下为了留学“复读”在这方面,家长当然拗不过孩子。况且家长本身也对这样的新理念将信将疑。结果,千千万万家庭在留学上的“风投”,最后做决策的竟是十七八岁一点世面没有见过的毛孩子。哪个企业这么经营还能存活呢

为什么四五年在外面居然学不到本事因为出去的时候准备不足。

我们那一代留学都比较成功,是因为有个奖学金门槛。能过这道门槛的,学业准备相对都比较充分,百里挑一地出去,到人家那里拿上马赛中马,赢面自然大一些。所以,我们这代人即使把当年拿的奖学金全退回去,留学也是赢大了。如今这道门槛没了。更有甚者,美国大部分大学陷入财政困顿,蜂拥到中国抢家长们的学费,甚者不惜降低录取的门槛。比如,明明SAT平均成绩在1900 以上的学校,竟会收只考了1400多分的中国学生!学业平平之辈,到异国他乡用似懂非懂的语言和美国学生竞争,怎么可能赢

语言还在其次。中美教育体制反差巨大。中国的学生从小学到高中毕业,一路刷题上来,除了勾对选项外几乎什么能力都不具备,脑子都麻木了。我辅导的一些学生,托福过了100左右,SAT也过了2000,并且进了排名三四十之间的“名校”,但让他们写读书报告,要么根本写不出来,要么满篇抄袭而不自知。他们临上飞机才知道:美国大学的许多课程,并不是刷题,期末要交读书报告或学期论文,规范很严格。而自己还没有写过一篇像样的小文。这样出去怎么适应

所以,我反复劝学生和家长:投入一两百万到一个企业,难道不要看准企业有所表现才能出手吗为留学投入这么多资本,难道不也要先保证自己有所表现吗一点把握都没有,甚者连出去后的学业究竟是什么样都茫然无知,还不是匆匆忙忙出去、匆匆忙忙回来既然回来后海归变海待一耽误就是几年,为何不把这些年用在出国前进行留学复读你一两百万的投资,今年出去仅能吸收美国大学所提供的教育的30%;晚出去一年,同样的钱,则能吸收70%。这一来一去,就是40%,就是几十万的价值!怎么就不能等呢

其实,这种道理,连高考的学子都知道。高考复读风的流行,就在于多准备一年的实际利益太大了。你愿意匆匆忙忙进一个不知名的普通院校,还是再奋斗一年进北大清华选择是很明确的。在美国学生中,也有类似的倾向,只是因为国情和价值观念的不同,表现形式不太一样而已。我过去早就介绍过,美国年轻人,在高中毕业到大学之间,喜欢插入“空缺年”。他们经常是向录取自己的学校提出推迟入学,然后在没有功课和升学压力的情况下,用一年的时间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和知识,保证进了大学后更有效地吸收那里的养分。美国大学教育费用日益飙升,家长也往往希望孩子更成熟后再读大学。

中国的高考学子经常复读,美国的高中生毕业后希望有“空缺年”的经验,为什么中国的留美学子拒绝这些其实,中国的留美学子,比没有文化、语言和教育体制的障碍需要跨越的前两个群体都更需要这样的时间。我姑且称之为“补缺年”。因为这不是高考式的复读,不是没完没了地重复刷题,而是用来填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和美国的大学教育之间在语言、文化、学业等诸方面巨大的鸿沟。这往往一年时间还不够。即使是那些很优秀的学生,至少一年的准备也是非常必要的。

具体而言,这种“补缺年”,可以放在大学录取之后,即推迟入学,根据学校的课程要求,进行为期一年的有针对性准备,特别是文科方面语言和文化障碍比较大的领域。美国盛行通才教育,即使学理工,这些文科的课程也绕不开。恰恰是这些课程,屡屡成为中国学生的“杀手”。

不过,在我看来,更好的方式,是推迟考试和申请,集中精力攻读英文原版的著作文章,体会用英语吸收知识的乐趣。等到了欲罢不能时,自然有强烈的动机去留学。此时稍微花几个月强化一下应试,该有的成绩马上会有。这样出去读书,也更容易适应。

“补缺年”的另一个好处,是培养孩子的工作伦理。家长通过这样的“补缺年”给孩子传递一个强烈的信息:想出国可以,但你必须付出必要的努力,达到一定的程度。否则就没必要留学。想早走就多用功点,如果懒懒散散,就别看着别人走自己瞎着急。教育不是消费。没有一到18岁家长就活该为你留学烧钱的道理。这种家长所设置的“准入门槛”,会大大提高孩子的学业表现。

天道留学专家指出,出国留学很重要的一环,就是就是选择合适的时机,千万不要为了面子,选择抄近路。如果你的准备不充分,连语言都跟不上,即使拿到了名校录取通知书,出了国一样抓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