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留学注意事项

问答00

美国留学注意事项,第1张

美国留学注意事项
导读:1、入学要求: 各校对GPA、TOEFL、GRE、GMAT、TSE、TWE、LSAT、SAT、Subject GRE的成绩标准,以及是否需要面试或 *** 口试、申请者工作经验、作品要求与申请截止日期等等,皆要细看,以避免浪费不必要的申请费用。

1、入学要求:

各校对GPA、TOEFL、GRE、GMAT、TSE、TWE、LSAT、SAT、Subject GRE的成绩标准,以及是否需要面试或 *** 口试、申请者工作经验、作品要求与申请截止日期等等,皆要细看,以避免浪费不必要的申请费用。

2、奖学金机会:

希望申请奖学金的同学,虽然知道美国大学受到教育预算削减的影响,奖学金的机会已经锐减,但写信向研究背景与自已相似的教授自我推荐、上网查询奖学金参考资料、查考学校发予奖学金的比例、向私人机构申请奖助金的种种管道,仍是可行的。申请助教奖学金的同学,更应准备TSE考试成绩。由于助教必须教课讲解,口说沟通表达的能力不但重要且必要,因此具备TSE成绩的同学远比欠缺该项成绩的申请者,更易取得奖学金。

3、学校排名:

目前有不同的排名资料,但一般仍以Petersons Guide及US News and World Report为准。同学在选校时,应根据系排名,而非校排名来选校;而且切勿集中选择名次太近的学校,应把“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中”的理论运用在选校上,才不致落到最后收不到一所入学许可的下场。

4、学费与生活费:

各校每年平均都会在学费上做10%到13%的调整;至于生活费方面,以东岸及西岸较高。每年学费与生活费平均费用,常约需要美金两万元左右或以上。当然,有些南方、中西部、五大湖区的大学,也有每年学费与生活费在美金一万五千元上下的。

5、学术特点:

学校开设课程的深度、教授知名度、师生比例(理想比例是1:10左右)、具有博士学位的教授比例、图书馆书籍数量、实验室设备、校园设备、学校教学宗旨(重视职业实务训练或研究理论),都能在学校的简介或网站中得知。

6、课程内容:

各系所开设的课程与研究重点,是否符合个人所需与兴趣。

7、学制:

美国学制主要分为学期制(一年两期另加暑假)与学季制(一年四季)两种。希望提早毕业,或工作经验丰富又不介意密集式读书的学生,可考虑学季制的大学。一般学期制的大学,开学时间在八月底,学季制的则在九月底。

8、学校大小:

有些学校座落在大都市市区,土地有限,甚至只有栋大楼,例如纽约大学。对于希望享受校园生活及住校的学生而言,可能要考虑一下。然而,纽约大学周围环境的文化艺术活动或商业气息,对申请艺术、大传、MBA的学生来说,还是具有“走出教室还是教室”的多元影响。

9、实习机会:

有些学校开设的课程与当地工商机构建教合作,学生们可理论与实务并重学习,并且吸取国外新进信息与训练,这些机会都可在学校介绍中查到。

10、就业机会:

有些同学希望学后留在国外,有一年的实习机会(Practical Training)因此在选择学校时就考虑附近是否有与科系相关的机会。例如:计算机/电机选择加州硅谷附近,MBA选择各大都会区,机械汽车工程选择底特律重工业区等。

11、黑人与中国人的比例:

黑人并不可怕,好比麦克杰可逊,不就风靡全球、广受大众欢迎吗?但是黑人比例高且治安差的地区,例如:纽约哈林区、布鲁克林区,单身女子在选校时就该谨慎考虑。但在选校时,因为纽约黑人多,因此就放弃纽约州,你可能会因而错过纽约“大苹果”吸引人的浓厚历史文艺风采,以及多采多姿的多元文化生活了!另外,不少中学生放弃加州,是因为该地中国人多,恐怕会影响自已学习英文的进度。但是别忘了!学习英文的 *** 与态度,以及选择不与中国留学生合租一栋公寓而勤温中文,远比只因加州中国人多来得重要多了。

12、地点:

如果你的学校是标准的大学城,前往附近的国际机场、大都市,必须另搭飞机才能抵达,那么对于个性喜好五光十色的大都会生活族来说,可能就会形成一大桎梏。所以学校地点是在小乡镇、大都会、大学城,以及学校接近城市的人口比例。和交通的便利性,在选校时也应一并考虑进去。

13、气侯:

美国有些寒冷的州每年常会有七、八个月的雪季,对于已习惯亚热带气候且怕冷的同学,则更要善加考虑。当然,也有些同学还没看过雪,也不怕寒冷,能到雪地堆雪人、打雪仗,品尝一下雪季的滋味,也很不错。芝加哥城的风、亚利桑那州的沙漠、达拉斯城炎热的夏天、加州温暖明亮的艳阳天、被秋天枫叶染红的密西根州等,都曾在多少留学学子心中,留下不可抹灭的深刻回忆。如果你的体质对天气冷热并无特别敏感或反应,那么打开美国地图选择学校时,可把气候两字抛诸脑后!

14、毕业要求:

是否必须写论文或考试?还是修满学分即毕业?这都是留学生最关心的项目。甚至有的学校还限制,硕士学位必须在两年内完成。这些毕业条件,都要事先了解。

15、课程变动性:

学校是否能依个人要求与志趣设计课程、可否以通过考试的方式免修学分而提早毕业、是否开设夏季班可修学分提早完成学位、是否与当地公司或工厂有合作计划、是否可交换学习(到欧洲或其它国家就读一学期)以及就业辅导与安排计划是否完善等等,也都需要事先打探清楚

517usa-Mary

21岁。

美国法律规定,任何未满21周岁的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任何理由饮酒,已经年满21周岁的人也不得以任何方式向未满21周岁的人提供酒精饮料。

对于饮酒年龄有最重要的影响的法案是美国国会1984年通过的National Minimum Drinking Age Act。该法案把饮酒年龄严格规定为21岁,而且未成年人21岁之前公开场合持有酒精也不允许,对于不执行的州将予以惩罚。

美国有七个州和首府DC立刻响应该法案立法,虽然国会的法案没有提到宣告未成年人饮酒非法, 这七个州分别是Alabama,Indiana,Kansas,Michigan,North Carolina,Pennsylvania和Vermont。所以在这七个州和DC,21岁以下饮酒和持有酒精都是违法的。

到了2010年,有15个州加上DC,规定21岁以下饮酒违法,有17个州没有立法说未成年人饮用酒精违法(卖给未成年人酒精是违法的),还有18个州在父母看着的某些情况下,允许可以喝酒。

扩展资料:

世界各国法定饮酒年龄:

1、墨西哥:墨西哥的饮酒年龄为18岁。不过由于墨西哥干燥和闷热的天气,产酒量较少。

2、加拿大:在加拿大南部的魁北、克马尼托巴湖地区,法定的饮酒年龄为18岁。其余加拿大地区的饮酒年龄为19岁。在加拿大,冰酒特别出名。

3、英国:英国的相关规定则比较有趣一点。当孩子五岁的时候,父母就可以买酒给孩子,在就餐时饮用;当孩子16岁时,就可以自行购买酒,在就餐时饮用;而当其年满18周岁时,就可以购买酒用于任何用途和场合。

4、法国:在这个葡萄酒的故乡,饮酒年龄为18岁。在法国,人们几乎在每一餐都会饮用葡萄酒。

5、意大利:生活在意大利无疑是最幸福的,在意大利没有任何关于饮酒年龄的限制,并且有着全球更高的葡萄酒产量。

6、中国法定饮酒年龄以及法定购酒年龄都是18岁。

-美国

-Stoya Doll

-美国州份

在美国21周岁以上才算成年人,对于未满21周岁未成年人喝酒被抓,一般会罚款,不会被拘留。

司法拘留:

拘留一种是指在民事、行政诉讼或法院执行过程中,对妨害诉讼活动(如:作伪证、冲击法庭、妨害证人作证、隐匿转移被查封、扣押的财产、阻碍法院工作人员执行公务、逃避执行)等,由 人民法院直接作出的拘留决定,属于强制措施。

依据的是《民事诉讼法》或《行政诉讼法》,更高期限为十五日,由法院将被拘留人交公安机关看管,不服的可向法院申请复议,拘留期内,由法院决定提前解释或期满释放。

行政拘留:

是指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一般违法行为,给予的一种最严厉制裁,属于行政处罚的一种。治安拘留更高期限为15日(期满即释放,由公安机关决定,在行政拘留所执行;对拘留不服的,可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 合并执行拘留的期限不得超过20天。

 美国人很少在用餐时使用牙签,因为牙齿是口腔中的一个重要部位,美国人相当爱护自己的牙齿,当异物残留在牙缝时,他们通常用牙线(Floss)剔牙,很少使用牙签。再者就是美国人在进餐时忌讳打嗝,当然这是很难控制的,但是至少你在不小心打嗝以后要说一声“Excuseme”。

 

  美国人忌讳冲人伸舌头。如果是小孩子,伸伸舌头被当做是很可爱的表现,但是如果是成人,美国人认为这是污辱人的动作。

 

  美国人对握手时,对方目视其他地方很反感,认为这是傲慢和不礼貌的表现。

 

  跟美国人交往,特别忌讳赠送带有你公司标志的便宜礼物,因为这有让别人义务做广告的嫌疑。

 

  在餐桌上,美国人一般忌食肥肉和各种动物的内脏,也不喜欢吃蒸和红烧的菜肴。

 

  美国人很喜欢用香水,原因就是:在美国,体臭在社交上是不被接受的。因此,美国人认为使用除臭剂或止汗剂是必须的。女士通常会再抹点香水以增加清香,男士则拍一些刮胡水或是男性古龙水在脸上。

 

  在美国文化里还有一项禁忌就是口臭。美国人不喜欢闻别人午餐后留在口中的味道——尤其是洋葱或大蒜味。他们怎么解决这问题呢?漱口、吃薄荷糖,甚至饭后刷牙。其实我们国人都不怎么注意这个问题,如果口气不好的人跟你说话是一种非常不愉快的经历,反过来也一样,清新的口气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

 

  我们在路上、电梯内或走廊里,常常与迎面走来的人打照面,目光相遇,这时美国人的习惯是用目光致意。不可立刻把视线移开,或把脸扭向一边,佯装不见。只有对不顺眼和不屑一顾的人才这样做。美国人清晨漫步街道时,若碰到擦身而过的人,会习惯地说一声“Goodmorning”。当然,在行人较多的街道上,不必对所有擦肩而过的人都以目光致意或打招呼。

 

  在美国,若是在别人面前脱鞋或赤脚,会被视为不知礼节的野蛮人。只有在卧室里,或是热恋的男女之间,才能脱下鞋子。女性若在男性面前脱鞋子,那就表示“你爱怎样就怎样”;男性脱下鞋子,就会被人当做丛林中赤足的土人一样。无论男女在别人面前拉下袜子、拉扯袜带都是不礼貌的行为。鞋带松了,也应走到没人的地方系好。

 

  在狭窄的场所,如在**院,从别人身前走过时,必须道一声“Excuse(me)”。这时候,美国人习惯的姿势是背对坐着的人,低头弯身而过。而欧洲人的习惯有所不同,欧洲人必须面对坐着的人,低头弯身而过。

 

  在宴会上喝酒要适量,始终保持斯文的举止,这是欧美人士共同遵守的礼节。在美国人的宴会上,很少看到烂醉如泥的人。即使喝多了,也要坚持到宴会结束,回到自己的房间后才可倒头不起。如果当场酩酊大醉,惹是生非,会招来众人的鄙视。

 

  中国人的习惯是,几个好友一道出门时,总是抢着付钱买车票、门票等。但如果对美国人这样做,不仅不会得到他们的感谢,反而会使美国人觉得欠了人情账,心里很难受。美国人一起外出,总是各付各的费用,车费、饭费、小费无不如此。

 

  中国人视谦虚为美德,但是美国人却把过谦视为虚伪的代名词。如果一个能讲流利英语的人自谦说英语讲得不好,接着又说出一口流畅的英语,美国人便会认为他撒了谎,是个口是心非、装腔作势的人。所以,同美国人交往,应该大胆说出自己的能力,有一说一,有十说十。不必谦虚客气,否则事与愿违。

 

  忌“13”、“3”、“星期五”和“老”字,因为美国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年老往往有“落伍”之意,所以怕老、讳老、不服老是其独特的人生观。因此对上年纪的人不要恭维其年龄;忌用蝙蝠作图案的商品、包装品,认为这是凶神的象征;忌对妇女送香水、化妆品或衣物,但可送头巾;忌询问其财产、收入;忌谈论信仰、党派;忌打听女性婚否与年龄;忌穿睡衣迎接客人;忌一般情况下送厚礼。在美国人面前抽烟,需事先征得对方的同意。

 

  还有再就是,有一些话题是不能问老美的:

 

  一是年龄。对许多美国人来说,年龄是个非常敏感的问题,特别是对年过三十的女人来说更是如此。大多数人,如果有可能的话,都不想沾它的边儿。所以,许多美国人竭力想维持外貌的年轻,他们最不愿别人问及的问题就是:“你多大了?”美国人对年龄的看法与我们大不相同。在我国,老年人受到尊敬。但在美国,老年人绝不喜欢别人恭维他们的年龄。有一次,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的一个城市举行盛大聚会,宾客如云。当地一位名牌大学的校长与其母亲也光临盛会。留学生在欢迎辞中说:“××老夫人的光临使我们全体同学感到荣幸。”这个“老”字在中国是尊称,不料却触痛了这位老夫人,当时她脸色骤变,尴尬不堪,从此再也没在中国留学生的聚会上露面。

 

  二是体重。美国人很关注体重,且极少透露他们的体重,即使他们很瘦,身材很好。所以,你不问为妙。如果你非得要讲,说“噢,你看起来掉磅了”比“噢,你看起来像是重了几磅”要稳妥。然而,如果你想说实话但又想不伤人,Simon建议你用词要小心,或许可以说:“嘿,你看起来棒极了,很健康。”千万要记住,那不是脂肪,而是肌肉。

 

  三是收入。绝对不要问别人挣多少钱,这没什么可说的。但你可以问他们的工作头衔和以什么为生计。这个信息可以让你对他们一年挣多少钱有所了解。

 

  四是心事。这是个很微妙的问题。有时你会碰到迫不及待向你倾诉心声的人。但有些人时刻确保自己的私事不为外人知晓。总的原则是,不要太急于跟人谈论个人私事,不要让人觉得你在刺探他们的生活。所以,不要对别人的爱情、婚姻和家庭情况提太多问题。应该注意的是,基督徒视自杀为罪恶,在美国,“自杀”这个话题是不受欢迎的,不论何时何地还是少谈为妙。

  美国是近年来留学大国,美国有着发达的经济,高等的教育体系,优越的地理位置,自然吸引了各国的留学生。前往美国留学,不仅是在美国学习,还是在美国生活。

美国留学生活中多和外国人交流

  留学生初到异国的种种困难和不适应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消退,前提条件是能逐渐对异国的人、事、物、制度、风俗、语言文化从不熟悉到熟悉,从排斥到接纳,捷径就是多与人沟通,遇到困难学会求助。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想要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习俗,快速地融入一个新的社会环境, *** 就只有多和身边的人沟通交流。

美国留学生活中勤俭打工开源节流

  对于普通家庭的留学生来说,学费和生活费是不小的负担,于是很多人想通过 *** 赚取学费。不过打工虽然显示着留学生向上的生活态度,但是一定要有节制,合理安排打工时间。

  如果为了打工,每天都很疲惫,长期下来,影响了学习成绩,甚至干脆放弃学业,就会背离了留学的初衷。

  此外,很多初到国外的留学生由于不熟悉当地求职流程,被用人单位欺骗的现象很普遍。在美国留学期间打工一定要守法,在美国留学签证允许的范围内打工,这样,当权益受到损害时,法律才能够提供帮助和保护。

美国留学生活中主动融入社交圈

  到了国外,朋友很重要,其实很多时候朋友就是动力,遇到困难的时候有朋友的帮助就会很容易克服。中国留学生总被是被别国学生误认为不爱交际,总是聚集在自己人的小圈子。其实国外的大学会定期组织很多活动,种类繁多数不胜数,如果感兴趣的,就去参加。这些活动不仅能够丰富留学生的生活、提高语言交流水平和结实新的外国朋友,同时也有助于加深对本地文化的了解与认识。

  以上就是在美国留学生活中要注意的事情,在美国留学生活中,对这些事情多加注意,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甚至是未来毕业后的工作上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之一怪,一条单裤过秋冬

美国人到底穿 *** 秋裤,这个问题曾经掀起过激烈的讨论,事实上,秋裤在美国能买到,只是穿的人少而已。

美国北部冬天的时候虽然很冷,但是空调基本都是玩命的开,室内温度往往一件短袖就够了。而且出门一般都开车,暴露在寒冷中的时间很短,穿秋裤到了室内又会很热,因此就不需要穿秋裤了。

但是美国人如果冬天参加户外活动,比如滑雪、登山等,也是会把自己包裹得暖暖的,保证不让自己受寒。另外,人体对温度变化有调节机制,但这个能力会随外部条件和自身习惯的改变增强和减弱。因此,美国人冬天 *** 秋裤也不觉得冷,不是体质原因,真的只是习惯了而已。

第二怪,空腹敢喝冷牛奶

喝冷牛奶拉肚子,其实是乳糖不耐症的表现。牛奶中含乳糖,乳糖在人体中需要依靠乳糖酶才能被吸收,乳糖不耐症患者缺乏乳糖酶,或乳糖酶活性偏低,使得未被消化的乳糖进入肠道,引起肠道蠕动加快,造成不适,而低温又会加剧肠道蠕动,两者叠加严重时就会引起腹泻。

乳糖不耐与基因有关,亚洲人患乳糖不耐症的比例高于欧美人,中国大约有87%的人有乳糖不耐症,而美国白人中只有12%。美国人患乳糖不耐的比例小,并且加热牛奶不利于人体吸收牛奶中的营养物质,因此,美国人认为牛奶一定要喝冰的才有意义。

如果喝不了冰牛奶,可以选择豆奶。美国豆奶很普及,学校食堂都会提供,超市也能买到。乳糖不耐的同学,也可以到超市买不含乳糖的牛奶,用葡萄糖代替乳糖,据说甜甜的还很好喝呢。

另外,美国人不喝热水也是出了名的。无论什么季节只选冰水,哪怕是女生在经期也是照喝不误的。喜欢喝热水的同学不要忘记自备水壶哦。

第三怪,内衣球鞋一起洗

很多中国学生,尤其是女孩子,喜欢 *** 、袜子、外套等分开洗,因为觉得如果一起洗会交叉污染。但是美国人似乎就不会担心这个,他们往往一股脑的都往洗衣机里塞。更有甚者会把球鞋、拖布一起扔到洗衣机里所以美国宿舍或公寓的公用洗衣机想想也是蛮吓人的。

不过美国人这么做也是有一定理论依据的,他们认为就洗衣液能够把衣物表面的污渍、细菌、病毒等剥离下来,然后漂洗冲走。 *** 、袜子外套一起洗,洗衣液会把所有脏东西去除,并不会导致交叉吸附。所以比较担心卫生问题又没有条件使用独立洗衣机的同学,可以加一点衣用消毒剂,保证杀死病菌。

其实,在美国洗完衣服后还要烘干,而烘干机又是一个高效杀菌炉。在长时间高温干燥的环境下,病原体无法存活,因此不用再担心衣服混洗会影响健康了。就连高度洁癖的Sheldon都把内 *** 子和所有衣服放进公用洗衣机里洗,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嘛。主要还是心理问题~

第四怪,残疾人士特别多

在美国校园确实经常看到伤残人士,比例远比国内高,但是并不是美国的伤残病人就比国内的多。美国的无障碍设施比较完善,大楼、公交、厕所等几乎所有地方都有方便残疾人使用的设施。

美国人认为,残疾人应该和其他人一样享有教育、出行、娱乐的权利,不仅提供设施上的帮助,更要有一个没有歧视、没有区别对待的氛围。残疾人出门不仅更便利、也更独立、自信,所以出行的频率也就高了。残疾人的停车位置永远是更好的,小编还经常与朋友打趣说要办张假的残疾人停车证呢

还有一点就是美国人对受伤非常重视。在国内,如果不小心崴了脚,最多自己擦点药,热水泡一泡,觉得过几天就好了;在美国则不一样,美国人会去医院检查、裹上厚重的护具、避免二次受伤。虽说可能只是扭伤,但是远远地看去就和骨折了一样

第五怪,从来不吃整条鱼

美国人吃鱼的习惯和国内真是大不一样。鱼都是经过处理以鱼排鱼丸这样的形式出现在餐桌上,超市里也很难见到整条的鱼出售。这可能和美国人不喜欢吐鱼骨头有关,美国人认为把吃进嘴里的东西再吐出来很不雅观。

美国人吃的水产大部分是海鲜,很少有河鲜。许多美国人认为,河流湖泊受到工业污染,影响水产质量,因此不吃。即使喜欢钓鱼的美国人,也不吃自己钓的鱼,如果实在要吃,会去人迹罕至基本不受污染的地区钓鱼吃。这也是大概为什么五大湖区亚洲鲤鱼能泛滥的原因了吧

第六怪,火警一响全都跑

在美国,室内一般都有烟雾警报器,尤其是学校这种安全系数要求比较高的地方。烟雾警报器都与当地消防局联网,火警铃响后,所有人都要离开房间到室外。

等消防车立即赶到,全副武装的消防员进入大楼查看情况后才能再次入内。但是比较搞笑的是,通常触发烟雾警报器的很可能只是微波炉加热食物时产生的烟之类的原因。

由于校园规定,警报一响,所有人都要离开室内,所以经常会发生凌晨两三点警铃大作,然后大家都穿着睡衣睡眼惺忪的站在公寓楼外聊天不过大家往往更期待上课的时候响警铃,因为这样哪怕在考试也是要离开教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