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些曾经留学苏联或俄罗斯的知名人士?

问答025

中国有哪些曾经留学苏联或俄罗斯的知名人士?,第1张

中国有哪些曾经留学苏联或俄罗斯的知名人士?
导读:1950年到1964年这十几年间,中国先后派出近万名留学生到苏联和东欧各国留学,其中的部分学生获得副博士学位,由于苏联学位比较严格,仅有六个学生获得博士学位,他们是谷超豪、杨福愉、吴旻、侯云德、张启先、高景德。这些留学生归国后做出卓越贡献者

1950年到1964年这十几年间,中国先后派出近万名留学生到苏联和东欧各国留学,其中的部分学生获得副博士学位,由于苏联学位比较严格,仅有六个学生获得博士学位,他们是谷超豪、杨福愉、吴旻、侯云德、张启先、高景德。

这些留学生归国后做出卓越贡献者大部分入选为两院院士。部分名单如下:

姓名 籍贯 留学学校及学位 国内毕业学校

徐叙瑢 山东临沂 苏联科学院列别捷夫物理问题研究所物理数学副博士 西南联合大学(本)

高景德 陕西佳县 列宁格勒加里宁工学院技术科学博士 清华大学(本)

陈士橹 浙江东阳 莫斯科航空学院副博士 清华大学(本)

周尧和 河北深县 莫斯科钢及合金学院技术科学副博士 清华大学(本)

程庆国 浙江桐乡 列宁格勒铁道学院副博士 清华大学(本)

倪维斗 上海 列宁格勒加里宁工学院副博士 清华大学(本)

蒲富恪 四川成都 苏联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副博士 清华大学(本)

王育竹 河北正定 苏联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副博士 清华大学(本)

潘君骅 江苏常州 苏联科学院普尔科沃天文台副博士 清华大学(本)

谢毓元 江苏苏州 苏联科学院天然有机化合物化学研究所副博士 清华大学(本)

李三立 上海 苏联科学院精密机械与计算技术研究所副博士 清华大学(本)

顾方舟 浙江宁波 苏联医学医学院病毒学研究所病毒学副博士 北京大学(本)

沈渔邨 浙江杭州 苏联医学科学院副博士 北京大学(本)

丁国瑜 河北高阳 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副博士 北京大学(本)

赵鹏大 辽宁清原 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副博士 北京大学(本)

张宗祜 河北满城 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地质矿物学副博士 北京大学(本)

张蔚榛 河北丰南 苏联科学院技术科学副博士 北京大学(本)

曾庆存 广东阳江 苏联科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研究所数理科学副博士 北京大学(本)

陈庆云 湖南沅江 苏联科学院元素有机化合物研究所副博士 北京大学(本)

谷超豪 浙江温州 莫斯科大学数学力学系物理数学科学博士 浙江大学(本)

杨福愉 浙江镇海 莫斯科大学生物系哲学博士 浙江大学(本)

韩祯祥 浙江萧山 莫斯科动力学院副博士 浙江大学(本)

干福熹 浙江杭州 苏联科学院硅酸盐化学研究所副博士 浙江大学(本)

李志坚 浙江宁波 列宁格勒大学物理数学副博士 浙江大学(本)

池志强 浙江黄岩 列宁格勒儿科医学院副博士 浙江大学(本)

冯纯伯 江苏金坛 列宁格勒工业大学电机系技术科学副博士 浙江大学(本) 哈尔滨工业大学(研)

沙庆林 江苏宜兴 莫斯科公路学院公路专业副博士 上海交通大学(本)

陈俊亮 浙江宁波 莫斯科电讯工程学院副博士 上海交通大学(本)

顾绳谷 上海南汇 列宁格勒矿业学院技术科学副博士 上海交通大学(本)

徐秉汉 浙江宁波 列宁格勒造船学院科学技术副博士 上海交通大学(本)

翁史烈 浙江宁波 列宁格勒造船学院科学技术副博士 上海交通大学(本)

冯叔瑜 四川邻水 列宁格勒铁道运输工程学院科学技术副博士 上海交通大学(本)

王佛松 广东兴宁 苏联化学科学副博士 武汉大学(本)

刘更另 湖南桃源 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副博士 武汉大学(本)

陈文新 湖南浏阳 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副博士 武汉大学(本)

范云六 湖南长沙 列宁格勒大学生物学副博士 武汉大学(本)

梁骏吾 湖北武汉 苏联科学院治金研究所副博士 武汉大学(本)

王梓坤 江西吉安 莫斯科大学数学力学系副博士 武汉大学(本)

胡宏纹 四川广安 莫斯科大学化学系化学科学副博士 中央大学(本)

刘大钧 江苏常州 生物科学副博士 金陵大学(本)

沈韫芬 上海 苏联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博士 南京大学(本)

丁衡高 江苏南京 列宁格勒精密机械光学仪器学院副博士 南京大学(本)

江龙 福建建瓯 苏联科学院物理化学研究所副博士 南京大学(本)

吴旻 江苏常州 苏联医学科学院实验和临床肿瘤研究所获医学科学博士 同济大学(本)

侯云德 江苏常州 苏联医学科学院伊凡诺夫斯基病毒学研究所医学博士 同济大学(本)

戚正武 浙江宁波 苏联医学科学院莫斯科医学生物化学研究所副博士 同济大学(本)

董石麟 浙江杭州 莫斯科建筑工程学院技术科学副博士 同济大学(本)

汪懋华 广东兴宁 莫斯科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科学技术副博士 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本)

辛德惠 辽宁开原 莫斯科大学生物土壤系副博士 北京农学院(本)

匡廷云 四川资中 莫斯科大学生物土壤系获副博士学位 北京农学院(本)

张启先 江苏靖江 列宁格勒多科性工学院技术科学博士 厦门大学(本)

梁敬魁 福建福州 苏联科学院AABaykov冶金研究所技术科学副博士 厦门大学(本)

梁栋材 广东庆州 苏联科学院元素有机化合物研究所副博士 中山大学(本)

庞雄飞 广东佛山 莫斯科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副博士 中山大学(本)

周毓麟 浙江镇海 莫斯科大学数学力学系物理数学科学副博士 大同大学(本)

倪嘉赞 浙江嘉兴 苏联科学院普通及无机化学研究所副博士 大同大学(本)

汪集旸 江苏吴江 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地质矿物学副博士 北京地质学院(本)

马瑾 江苏如皋 苏联科学院大地物理研究所副博士 北京地质学院(本)

闵桂荣 福建莆田 苏联科学院动力研究所技术科学副博士 南京工学院(本)

徐寿波 浙江绍兴 苏联科学院能源研究所技术科学副博士 南京工学院(本)

邹世昌 江苏太仓 莫斯科有色金属学院副博士 唐山交通大学(本)

郭尚平 四川隆昌 莫斯科石油学院全苏油田开发研究所副博士 重庆大学(本)

孙儒泳 浙江宁波 莫斯科大学生物土壤系副博士 北京师范大学(本)

王仲奇 河北唐县 莫斯科动力学院技术科学副博士 哈尔滨工业大学(本)

滕吉文 河北黄骅 苏联科学院大地物理研究所物理数学副博士 东北地质学院(本)

钱七虎 江苏昆山 古比雪夫军事工程学院副博士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本)

郭桂蓉 四川成都 莫斯科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技术科学副博士 *** 通信工程学院(本)

岑可法 广东南海 莫斯科包曼高等工学院动力系副博士 华中工学院(本)

雷廷权 陕西西安 莫斯科钢铁学院技术科学副博士 西北工学院(本)

傅恒志 河南开封 列宁格勒工学院副博士 西北工学院(本) 哈尔滨工业大学(研)

秦伯益 江苏无锡 列宁格勒儿科医学院医学副博士 上海之一医学院(本)

范维唐 湖北鄂城 莫斯科矿业学院技术科学副博士 北京钢铁学院(本)

周立伟 浙江诸暨 列宁格勒里扬诺夫电工学院物理数学副博士 北京工业学院(本)

沈珠江 浙江慈溪 莫斯科建筑工程学院副博士 华东水利学院(本)

鲜学福 四川阆中 莫斯科矿业学院采矿工程副博士 中国矿业学院(本)

沈志云 湖南长沙 列宁格勒铁道学院技术科学副博士 唐山铁道学院(本)

章申 江苏常熟 莫斯科大学生物学副博士 南京农学院(本)

魏江春 陕西咸阳 苏联科学院考玛诺夫植物研究所副博士 西北农学院(本)

王明庥 湖北枝江 莫斯科森林工程学院副博士 华中农学院(本)

山仑 山东龙口 苏联科学院植物生理研究所生物学副博士 山东农学院(本)

李文华 山东广饶 苏联科学院森林研究所副博士 北京林学院(本)

朱之悌 湖南长沙 莫斯科林业技术学院生物学副博士 北京林学院(本)

董玉琛 河北高阳 哈尔科夫农学院副博士 河北省立农学院(本)

梅自强 江苏常州 莫斯科纺织学院技术科学副博士 南通学院(本)

袁承业 浙江上虞 莫斯科药物化学研究所副博士 国立药学专科学校

宋健 山东荣成 莫斯科包曼高等工学院副博士

金庆焕 浙江临海 莫斯科大学副博士

王思敬 安徽巢湖 莫斯科地质学院副博士

窦国仁 辽宁北镇 列宁格勒水运学院副博士

童铠 江苏泰州 列宁格勒电信工程学院副博士

胡启恒 陕西榆林 莫斯科化工机械学院技术科学副博士

关桥 山西太原 莫斯科包曼高等工学院技术科学副博士

周秀骥 江苏丹阳 苏联科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研究所数理副博士

---

分类统计

毕业生获得博士学位的学校:

浙江大学 2

同济大学 2

清华大学 1

厦门大学 1

本科毕业生获得博士和副博士的总人数的学校:

清华大学 11 西南联大1+清华10

北京大学 9 西南联大1+北大8

浙江大学 7

上海交大 6

武汉大学 6

南京大学 5 中央大学1+南京大学3+金陵大学1

同济大学 4

中国农大 3 北京农学院2+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1

厦门大学 2

中山大学 2

大同大学 2 1952年院系调整后取消

中国地大 2 北京地质学院2

西北工大 2 西北工学院2

东南大学 2 南京工学院2

中国林大 2 北京林学院2

重庆大学 1

北京师大 1

哈尔滨工业大学 1

*** 理工大学 1 *** 通信工程学院1

吉林大学 1 长春科技大学(东北地质学院)1

复旦大学 1 上海医科大学(上海之一医学院)1

北京理工 1 北京工业学院1

北京科大 1 北京钢铁学院1

华中科大 1 华中工学院1

国防科大 1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1

河海大学 1 华东水利学院1

西南交大 1 唐山交通大学1

北方交大 1 唐山铁道学院1

中国矿大 1 北京矿业学院1

南京农大 1 南京农学院1

华中农大 1 华中农学院1

西北农大 1 西北农学院1

山东农大 1 山东农学院1

河北农大 1 河北省立农学院1

南通工学院 1 南通学院纺织科1

苏联求学的学校分布:

苏联科学院 24

莫斯科大学 9

苏联医学院 5

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 5

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 4

莫斯科包曼高等工学院 3

列宁格勒加里宁工学院 3

莫斯科建筑工程学院 2

列宁格勒儿科医学院 2

列宁格勒造船学院 2

列宁格勒铁道学院 2

莫斯科动力学院 2

莫斯科矿业学院 2

列宁格勒大学 2

获得博士和副博士的总人数的地域:

浙江 21

江苏 13

河北 7

四川 5

上海 4

广东 4

湖南 4

山东 3

陕西 3

湖北 2

辽宁 2

江西 1

河南 1

湖北 1

 莫斯科国立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且拥有优良传统的大学,以师资雄厚、设备完善、高教学质量和高学术水准而享誉世界。跟着看看莫斯科国立大学留学有哪些优势?

  硬件优势

 莫斯科国立蒙曼诺索夫大学(简称莫大)是俄罗斯更大的教学、科研、文化中心。老校舍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的红场近旁,新校舍坐落在列宁山上。莫斯科大学成立已有250多年的历史,1998年排名世界第7位。

 莫斯科大学是全俄罗斯更大的大学,也是俄罗斯更大的学术中心。已有11名诺贝尔奖学金获得者。莫斯科大学共有23个系,15个教学和学术中心,11个科学研究所,并开设有44个高等职业教育专业、180个研究生专业方向。在莫斯科大学工作着4,300名教授和教师,4,800名研究员,其中7,800人拥有博士学位,有167人为俄罗斯科学院院士。

 莫斯科大学的具有世界影响的科学流派,以及与国际教学水平接轨的现代化的教学 *** 保证了莫斯科大学的高质量的教学水平。莫大以雄厚的师资、完善的设备、高质量的教学和高水准的学术享誉世界。俄国有众多 *** 要员和高科技领域的专家毕业于该大学。莫斯科大学的科学家们在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地质学、化学以及其他科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

 无论从学术水平还是从学校影响力来看,莫斯科大学都是无愧于俄国之一,许多世界知名人士以及俄罗斯政界、科学界的要人都毕业于此,有11名诺贝尔奖学金获得者。

 莫斯科国立大学现有教师其中有多名国家科学院院士。该校校长的级别相当于俄罗斯联邦国家教育部部长。作为原苏联的更高学府,这里的教师大都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资历高深,另外学校还具有多年教授外国学生的经验,有一套完整的教学计划,从外国学生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最终达到获得与本国学生同等的教育水准。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教授、讲师及各类研究人员8600名,大约4500名教授拥有博士和荣誉博士的学位,其中125位是俄罗斯科学院院士。

 莫斯科大学有学生26万人。硕士和博士班学生大约5000名,外国留学生约有2000人左右,而且这个数目每年都在增加。这些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学习心得,了解各地风俗习惯,以及促进联谊。

  基础设施

 拥有4个天文台,3个博物馆,1个面积近50公顷的植物园,还有各种科研机构和实验室,以及广场、运动场、体育馆、剧场、大礼堂等。总占地面积320公顷。强调大学要成为科学教育中心,以该国语教学,培养出一流的学者和专门人才。

 大学教育设施完备,校内有超过100个实验室、电脑中心,拥有 人类学博物馆,动物学博物馆, 地球科学博物馆,稀有书籍博物馆4个博物馆,4座天文 观象台,植物园,众多科研所,以及许多特别的教学研究中心(生物科技、激光、 社会形态)等,还有 文化宫、大学生剧院、**院等供学生休息的一切生活设施。各系都拥有自己的图书馆,并实现了 专线上网,学生可以 *** 它上网查询资料,学习娱乐等。在美国国家标准局对欧洲各大学及学院教育品质的评审中,莫斯科大学均名列前茅。

 莫斯科大学图书馆是俄罗斯最古老的图书馆之一,也是高校中更大的图书馆,建于1756年,共有藏书8,500,000册。该图书馆拥有6万多读者。每年约有180万人次光顾图书馆,借出图书400万册。该馆共有16个借书点,60个阅览室,3300个座位。馆藏书籍供莫斯科大学各教学、科研机构使用。而且莫大的每个系都有供学生读书的阅览室。

  俄罗斯规模更大、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高等学校是一所历史悠久且拥有优良传统的大学,以师资雄厚、设备完善、高教学质量和高学术水准而享誉世界。莫斯科大学在俄罗斯联邦具有特殊地位,它是俄罗斯独立的有自治权的大学,其《章程》由俄罗斯大学理事会研究制定。 拥有4个天文台,3个博物馆,1个面积近50公顷的植物园,还有各种科研机构和实验室,以及广场、运动场、体育馆、剧场、大礼堂等。总占地面积320公顷。强调大学要成为科学教育中心,以该国语教学,培养出一流的学者和专门人才。

 一学年分两学期,每年9月开学,寒假20天,暑假2个月,学校规定外国学生入系前先在预科系按专业不同学习俄语及专业知识1年或1年半,通过俄语毕业考试才可入系。攻读学士学位4年, 高中毕业攻读硕士学位5—6年,本科毕业攻读硕士学位2年,硕士攻读博士3年。

 莫斯科大学不但是全俄罗斯更大的大学和学术中心,也是全世界更大和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该校的教授及毕业生不乏诺贝尔奖获得者和世界著名科学家。如今她已成为俄罗斯最主要的科学及教育中心之一,为之一流的名校。

 莫斯科大学是全俄罗斯更大的大学,也是俄罗斯更大的学术中心。莫斯科大学成立至今已有250多年的历史,至今已有11名诺贝尔奖学金获得者。莫斯科大学共有23个系,15个教学和学术中心,11个科学研究所,并开设有44个高等职业教育专业、180个研究生专业方向。今天,在莫斯科大学工作着4,300名教授和教师,4,800名研究员,其中7,800人拥有博士学位,有167人为俄罗斯科学院院士。

 莫斯科大学的具有世界影响的科学流派,以及与国际教学水平接轨的现代化的教学 *** 保证了莫斯科大学的高质量的教学水平。莫大以雄厚的师资、完善的设备、高质量的教学和高水准的学术享誉世界。俄国有众多 *** 要员和高科技领域的专家毕业于该大学。莫斯科大学的科学家们在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地质学、化学以及其他科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

 无论从学术水平还是从学校影响力来看,莫斯科大学都是无愧于俄国之一,许多世界知名人士以及俄罗斯政界、科学界的要人都毕业于此,有11名诺贝尔奖学金获得者。莫斯科国立大学现有教师其中有多名国家科学院院士。该校校长的级别相当于俄罗斯联邦国家教育部部长。作为原苏联的更高学府,这里的教师大都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资历高深,另外学校还具有多年教授外国学生的经验,有一套完整的教学计划,从外国学生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最终达到获得与本国学生同等的教育水准。

赵一曼原名不叫赵一曼,她的本姓李,本名李坤泰。她1905年10月出生在四川省宜宾县北部白杨嘴村一个封建地主家庭。赵一曼的父亲叫做李鸿绪,曾经花钱捐了个功名,后自学中医,为乡里乡亲看病,赵一曼的母亲兰明福,操持家务。赵一曼有8个兄弟姐妹,她排行第七。1926年10月,赵一曼考进武汉黄埔军校,11月,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1927年9月,赵一曼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年多以后,赵一曼回到中国,先后在宜昌,上海,江西等地从事秘密工作。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全国抗日情绪日渐高涨,赵一曼调到东北,在沈阳工厂中领导工人斗争,1932年赵一曼任满洲总工会秘书,组织部长。1935年11月,赵一曼在一次与日军作战中因腿部负伤昏迷不醒而被俘。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取情报,日军军医对赵一曼进行治疗,并连夜审讯。面对坚强无比的赵一曼,日军恼羞成怒,对赵一曼动用酷刑。尽管是女性,但是赵一曼巾帼不让须眉,面对残忍凶暴的日军,赵一曼以钢铁般的意志痛斥日军罪行,坚贞不屈说:“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赵一曼不愧为优秀的***员,没有向日军透露过一个字。1935年12月,赵一曼的腿伤恶化,伤势严重,不死心的日军为了得到情报,把赵一曼送到哈尔滨市立医院进行监视治疗。住院期间,受到赵一曼的赵一曼反日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感染,看管赵一曼的 *** 董宪勋与女护士韩勇决定帮助赵一曼逃离日军魔掌,不幸的是在逃离途中被日军追上,赵一曼再次落入日军手中。日本军警对赵一曼进行了老虎凳、灌辣椒水,电刑等酷刑,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没有吐露任何实情。1936年8月2日,日本人无可奈何的将赵一曼押送到珠河县,在小北门外处以死刑。民族女英雄赵一曼就这样被日寇杀害了。

1、俄罗斯是科教大国,高教水平位于世界前列,拥有许多国际著名大学。如世界排名前十位的国立莫斯科大学,排名第28位的国立圣彼得堡大学以及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等。随着中俄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不断巩固,经济、文化交流的大量增加,留俄学子有着美好的工作前景。

2、自中俄两国恢复友好合作关系以来,根据两国 *** 签署的协议,双方重启留学之门,这对于有志成才,而挤在国内高考小道上的莘莘学子来说,是一个更加广阔留学天地,每个人能够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有优势的专业,走上成才之路。

3、首都莫斯科是俄罗斯文化教育中心,数十所综合性大学在理工、艺术、新闻、法律等专业的教学水平与美国、西欧一些名校不相上下,但学费仅是它们的四分之一到六分之一。

4、在俄罗斯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国的留学生,仅莫斯科大学就有2500名外国留学生,据中国驻俄罗斯使馆教育处的不完全统计,俄罗斯共有八千中国留俄学子,其中自费占了绝大部分。因此,俄罗斯已成为国际教育中心之一。

5、国际社会普遍承认在俄罗斯取得的高等教育学历,并且中俄两国 *** 签署了相互承认对方学位及学历的协议。(世界上190多个国家中,目前我国仅同三个国家签订了相互承认高等教育学历文凭的协定,其中一个就是俄罗斯。)

6、学生在俄入系后,持预科毕业证,同学校签订的入学合同、高中毕业证书(或最后学历证书)到中国大使馆教育处登记备案,如每年按时将成绩单交到教育处,待学生毕业时,教育处给予出具留学人员回国证明。留学人员回国后可通过双向选择落实工作单位,也可以通过教育部留学生服务中心联系工作,享受国家关于学人员的所有待遇,此外,根据海关总署的规定,凡在国外正规大学注册学习一年以上者,可用现汇购买个人用免税小汽车一辆(包括小型轿车、旅 *** 、吉普车)。

7、赴俄罗斯留学方式多样灵活,不需任何考试,不受学期限制。学生毕业后,大使馆教育处出具认证证明,并介绍到中国教育部留学生司、回国后,享受所有的留学生待遇。

8、国际学联所推荐的学校,都是经过选择比较后挑选出的历史悠久、世界驰名的国立大学,每所学校都接收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留学生,毕业后由俄罗斯教育部统一颁发毕业证及学位证书。留学生在这些大学里学习、生活,攫取来自世界各国的文化精髓,丰富人生经验,增加课内外知识,为自己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些大学管理严格,教职员工工作认真负责,具有丰富的培养外国留学生的经验。

9、学生初到俄罗斯留学时,首先在预备系学习俄语。预备系每周学习5天,每天6个小时左右。系里根据留学生将要学习的专业分班,每个班6-8人,除主要讲授俄语课外,学生还必修学习俄罗斯经济、地理、历史、文学及计算机等课程,此外,各个班都分别根据专业开设基础知识课程。每学年有两个假期,暑假3个月,寒假2周。学生只要认真学习,很容易通过预科毕业考试,顺利入系学习。

10、学生在俄罗斯的生活住宿条件普遍比国内大学的条件优越,一般两人一间,也有单人间,大学宿舍内有卫生间、浴室、厨房、冷热水全年全天供应,每年9月开始供暖到次年5月止。冬天,全部安装双层玻璃,室内温度在+20摄氏到+26摄氏度左右,在所有公共场所,如:学校、教室、走廊、以及城市的商店、住宅、办公室、地铁和公交交通工具里都有供暖设施。各大学都有学生及教职工食堂,一般不只一个,价格很便宜,留学生可以在任何一个食堂就餐,也可以从市场买菜自己做饭,俄罗斯人的饮食习惯同中国人略有差异,他们主要是吃猪肉、牛肉、蔬菜的种类较少,主食有面包、大米;副食菜主要是卷心菜、洋葱、萝卜、黄瓜、西红柿等。在俄罗斯鸡肉、鸡蛋、鱼都很便宜,同学们还可以在中国楼或中国超市买到各种中国的蔬菜和调料。此外,在俄罗斯中餐业正在悄然兴起,周末,同学们可以去50多家中餐厅的任何一家品味家乡菜肴。在俄罗斯学生的生活费用一般在90美金/月左右。俄罗斯实行外汇自由兑换制度,换汇点遍布城市各个角落,因此学生可以随时用外汇换取卢布。

11、根据学校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办理医疗保险。乘任何公交车及地铁,享受学生优惠票价。

12、俄罗斯教育部规定,允许外国留学生实习打工。由于俄罗斯长期从事经贸活动、商务考察及短期旅游的中国人在逐年增加,而俄语人才又极其短缺,客观上为实习打工提供了机会。因此,目前在俄罗斯的留学生,学习之余一般从事翻译或导游工作,月工资在800-1000美元(专业水平),日工资50-80美元。由于在外国赚钱较容易,如果只顾挣钱,势必影响学习。因此,应当鼓励适应的勤工俭学,目的是广泛接触社会、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和提高语言水平。

13、俄罗斯高校的学费同欧美相比价格偏低,这主要是前苏联免费教育的观念还没有彻底改变。目前的基本价格走向是理科略低于文科,经济类院校偏高,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一般每学年学费为:理科2000-3000美元/学年、文科2500-4000美元/学年、医学3000-4000美元/学年、艺术类3500-5000美元/学年。国立莫斯科大学的费用略高。

14、目前,在莫斯科有两家隶属国家内贸部的大型中国超市,几乎国内有的日用品、服装、调料都可以买到。

 俄罗斯留学条件:

  1申请赴俄罗斯留学的条件是:无论是应届或历届高中、职高、中专毕业学生、还是待业青年、在职职工、凡持有国内高中、职业高中、中专、成人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证书、身体健康、年龄在16-35岁者,均可免试赴俄罗斯国立大学攻读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2 俄大学实行学分制。视专业不同,本科学制4-5年,硕士、博士生2-3年外国留学生增加预科一年学习俄语。学校提供宿舍,2-3人一间,平均每人每年的学费为1-2万人民币。加上食宿费、医疗保险等费用,除之一年增加必要的手续费用外,每人每年总花销一般为2-3万元人民币左右,费用水平略高于国内,但与赴西方国家留学相比,则十分低廉和实惠。

  3 俄罗斯国立大学的教师素质高,学校条件普遍好于国内,教学质量有保证。学习期满、考试合格并领取毕业证书者,回国后国家承认学历。享受各地对留学生优惠政策。

  4 同国内同等学历的大学生相比赴俄留学生有明显的外语优势和广泛阅历,容易被大型企业,事业或涉外单位高薪聘用,在某种意义上解决了大学生分配难的问题。

  5 俄大学许多学科专业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并在教育质量上有较高水平。如:理工类,医科类,艺术类,文学类等。为出国留学者提供了较大的选择余地。

  中俄两国 *** 相互承认学历的条件

  经同国家教育部外事司综合处核实,中国承认俄学校毕业生文凭的条件是:

  1 俄方学校必须是国立大学;

  2 中方学生必须具有高中毕业学历;

  3 必须获得俄方预科结业证书和大学毕业证书;

  4在俄大学规定学年内学完规定课程;

  5 须在中国驻俄使馆教育处注册,每年报送学年成绩单。

  俄罗斯留学的费用:

  俄罗斯一些著名的综合性大学和几个世界闻名的艺术类学校,所收取的学费则要比普通的学校贵很多,如俄罗斯最有名的莫斯科大学每年的学费是4000美元、俄罗斯国家管理大学每年学费是4500美元、俄罗斯的普列汉诺夫经济学院收费更高为5000美元。

  俄罗斯大学的总体收费水平较低,即使如莫斯科大学等学校的学费,也仅相当于欧美名校的五分之一,而其他学校学费甚至只是欧美学校学费的七分之一。

俄罗斯传统名校。也是俄罗斯“双一流”高校,最新排名俄罗斯前5和中国中山大学同济大学国际排名相当。 中国留学生120人左右,莫大是1091人,应该都是没算预科的。

莫斯科留学的好处,是名校众多,莫斯科是国际性大都市(打工)机会多很多。

托木斯克,名校一样,但是一个小城市(在俄罗斯其实是大城市,但俄罗斯人口少,就是几十万人口,相当于中国一个县城),当然也没有什么机会。当然花费也少很多,托大一年4万就够了。莫大一年得8到9万,鲍曼一年7到8万。

托大宿舍很好很新。总之,托大更适合学习,语言环境也更好,但城市久了可能有些无聊。

众雁留学。

1998年,病榻上的大导林兆华在等待病愈的煎熬中突发奇想,把契诃夫与贝克特这两位戏剧大师的代表作《三姐妹》与《等待戈多》做一个后现代的拼贴。由此,这部划时代的实验戏剧在舞台上诞生,也被认为是林兆华戏剧实验的巅峰之作。

但当年,这部戏上演后旋即遭遇票房“滑铁卢”。能坐上千人的首都剧场,最少的一场只卖出几十张票,原定30场的演出一下缩减到12场。那年富康刚出不久,一辆18万。林兆华后来一直念叨,为这一部戏,他和舞美易立明,一人赔了一辆富康。

林兆华

在20年前的戏剧环境下,《三姐妹·等待戈多》这样的拼贴之作,无疑是面临各种争议的。除了票房惨淡,业内的口碑也褒贬不一,不理解的声音比比皆是。《中国戏剧》的评论中描述,这部戏“怎么也唤不起热烈的剧场效应”。

但支持者同样不少。余华就是其中之一。他看完戏撰长文盛赞林兆华,“将契诃夫忧郁的优美与贝克特悲哀的粗俗安置在同一个舞台和同一个时间里,令人惊讶,又使人欣喜”。

当年《读书》的主编汪晖还专门为此剧策划了一期专题,并破天荒为这部戏举办了座谈会。在编后记中,他写道:“林兆华似乎在告诉我们:愿意等待的留下来,不愿等待的请离开”。

时隔20年,林兆华再一次重排了《三姐妹·等待戈多》。当年的主演是濮存昕和陈建斌。而如今,则换作了当红小生张若昀,以及因获《超级演说家》冠军而为大众所知的崔永平。

12月14日、15日,复排的《三姐妹·等待戈多》将在上海保利大剧院全国首演,随后将在重庆、武汉、深圳、珠海、北京等多个城市演出。

两部经典的连接:一种“无望中的希望”

契诃夫的《三姐妹》和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究竟会怎样连接在一个作品里?

林兆华的《三姐妹·等待戈多》中,是一个关于“等待”的主题。《三姐妹》是“对于美好明天的等待”,《等待戈多》里是等待那个“明天会来”的戈多。

契诃夫笔下的三姐妹是名门之后,她们住在一个远离莫斯科的外省小城,过着死气沉沉的生活。三姐妹每日都满怀忧伤地眺望故乡莫斯科,梦想着有一天能到莫斯科去。

贝克特的《等待戈多》,荒诞派戏剧的扛鼎之作,讲述的是两个流浪汉经年累月地等待一个叫戈多的人的到来,在等待中百无聊赖打发着时间。没有人知道他们为何等待,也没有人知道他们要等到何时。

舞台上,三姐妹的“家”是一座水中央的孤岛。孤岛之外一棵树下,两个流浪汉在那里等待戈多。

两部戏剧的主人公,生活在各自的剧情里,一水之隔,台词交错:当《三姐妹》中的小妹伊莉娜高声呼喊着“到莫斯科去!到莫斯科去!到莫斯科去吧!”,《等待戈多》里的弗拉季米尔立马接茬:“别再说空话浪费时间啦!趁这个机会做点什么吧!”

岛上的人很容易出来,岛外的人很容易进去。他们遥遥相望,又互为镜像,照出了现代人最容易陷入的万劫不复。他们都是梦想家,满怀希望地在等待、等待,却没有任何行动力。

林兆华说,《三姐妹·等待戈多》所表达的,正是这样一种“无望中的希望”。

《三姐妹·等待戈多》老版剧照

两代演员的交接:张若昀接过了濮存昕的两个角色

《三姐妹·等待戈多》的老版汇集了一批实力派演员。《三姐妹》中的大姐奥尔迦扮演者是北京人艺的“大青衣”龚丽君,她也是濮存昕多年的搭档;二姐玛莎的饰演者陈瑾,曾在**《唐山大地震》中饰演陈道明的妻子;演小妹伊莉娜的林丛,是林兆华的女儿,她更为人知的身份是《家有儿女》系列电视剧的导演。而新版中的“三姐妹”,都是来自林兆华工作室的年轻演员,分别由刘洋、周情云和陈亚狄扮演。

濮存昕曾说过,《三姐妹·等待戈多》是“林兆华的一次大胆而冒险的舞台创造,他要考验自己,考验我们演员,当然也是考验观众”。

据说,林兆华是在一堆演员照片中选中了张若昀。见面后,双方一拍即合。大导对张若昀的初步评价是“长得挺帅,声音还可以”。

排练过程中,大导对张若昀挺满意:“这小孩儿挺好的,是明星,又没架子,形象、声音都可以。演戏特别自然、朴素,很适合这个角色”。

张若昀

以下是张若昀在排练场接受的采访:

记者: 怎么会来演一个话剧?

张若昀: 我团队的人无意间说起这个事儿的时候,他们没觉得我会特别感兴趣。因为之前已经定下两个电视剧,中间有两个多月的时间。可以接商业**,电视剧,也有不错的本子和班底。团队会觉得,我会对那些更有兴趣。

我记得当天是收工完大家去吃火锅,说到话剧的事,我那顿饭就一直在问,什么时候排,什么时候演,真假的,靠谱吗,忽悠的吧。从那之后一礼拜我就一直在追着他们问。就是巨兴奋无比!

记者: 为什么会这么兴奋?

张若昀: 当时听到大导找我,还是排《三姐妹·等待戈多》的时候,我觉得这是演员本真的拓展自己的地方。

在话剧里面,这个戏也是最不商业的一种,我完全可以卸开一切包袱,只专注于表演本身。话剧的形式也是原因之一。

话剧之后的档期是一部比较吃重的电视剧,难度比较大。我就不想中间再安排一部难的电视剧,两个难的活儿在一起。尤其我觉得,拍电视剧是消耗大于积淀的过程,新的东西越来越少。我们在这儿天天排练,每天都有新的收获。这个过程不会磨损和消耗我,反而会让我更茁壮。

累都是可以承受的,主要是我怕空,怕被掏空了。拍影视,在我这个年纪,不可能太慢、太闲。可是如果一直满满当当的,我拿什么去演戏?我的生活,我的理解在哪儿?

其实这样的安排去年我就想过。我当时接了《庆余年》,五年要拍三季,算了算五年里有一年半在拍这个。我就跟朋友开玩笑说,没想到一个演员还能拿到五年固定饭票。但这是一半的饭票。当时就想,剩下时间要是可以经常去演话剧,再剩下的时间看有什么感兴趣的剧本,就纯凭兴趣出发了。我居然能想到这样的计划!但想想,也别计划那么多。正说着,这事儿就来了。

记者: 之前看过大导的戏吗?

张若昀: 上学的时候,看过《绝对信号》的录像,老师给看的。我是**学院的,我们班的教员,好像都偏喜欢先锋戏,反而现实主义的戏特别少。

当时看完,说实话,一知半解。包括这次重看《三姐妹·等待戈多》的录像,也是一知半解。过来排练的时候,每天都明白更多一些,在演的过程中去感受。我觉得如果我不演这个戏,我可能也永远明白不了这个戏。

比方说,我之一天来就是觉得《等待戈多》这两人就是一个“没头脑”,一个“不高兴”。爱斯特拉冈(崔永平 饰)就是蠢,弗拉季米尔(张若昀 饰)就一直在怼他。现在我觉得,这两人是不可分割的,他们离开对方都活不下去。因为人活在世界中实在是太孤独了,他们是彼此的消遣,更是彼此的依靠。这是我现在想到的。可能不是太准确吧,但是每天我都会感觉到新的东西。

记者: 和演电视剧比有什么不同感受?

张若昀: 完全不一样!现在每天在这儿,我觉得特幸福。但我前几天又特别丧,我情绪变化特别快,可能因为前几天一直在想《三姐妹》,这两天在想“戈多”。作为演员来说,这都是幸福的。虽然多年未上台,有点生疏,还有台词难度,但我得到一个印证,我自己并没有脱离表演最本质的东西。

昨天大导夸我,他说我表演特别朴素。我觉得也就一听吧!但我觉得演电视的话,很容易形成一个外壳,自以为会演戏,自以为在演戏,一个模式化的东西。因为镜头能帮到你的地方太多了,有太多人在帮你抬轿子,这是可以欺骗观众的。但是欺骗观众不代表你能欺骗自己,如果你一旦自己形成了。

在这儿排练带来的快乐也是从本质出发。我来的之一天,我们先做游戏,先是肢体接触,让演员们快速熟悉。一切都以特别质朴的方式开始,我在这个质朴的过程中找到新的东西,而不是说大家来教我一些舞台上的技巧。舞台的技巧和影视的技巧都一样,都是壳,演员永远要从演员的本身,从表演本身的东西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