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美国留学能找到女友吗?

问答011

去美国留学能找到女友吗?,第1张

美国留学能找到女友吗?
导读: 1、去美国留学能找到女友吗?2、在美国留学的恋爱生活3、七夕节将至 留学生异国恋到底有多难非常难的。我在美国top20之一的大学读本科。可以说中国女生找美国男友非常容易,但是中国男生找美国女友几乎不可能。可以说我们学校的中国人,无论男女生

非常难的。

我在美国top20之一的大学读本科。可以说中国女生找美国男友非常容易,但是中国男生找美国女友几乎不可能。可以说我们学校的中国人,无论男女生,都是非常优秀的,但是男生依然很难找到美国女友。

原因:

美国文化一向歧视华人男性。最近调查在美国的华人女性跨种族结婚的有36%而男性不到10%。美国人的审美观以高鼻梁、肌肉发达、高大‘雄壮’(毛发多)为美,而华人肌肉、毛发没有白人多(白人黑人天生肌肉长得大,我很多同学力量比我小,但是肌肉看起来都比我大多了),而且白人认为华人男性性能力不行(美国人是先上床再考虑是不是恋爱)结论就是除非你真的特别有人格魅力,否则是很难找到美国女友的这和英语好不好没关系,美国出生的华人也不容易找白人女友

  这才是美国讯,说到美国高中留学的生活,很多家长、尤其是女生父母,都会担心孩子的早恋问题。国内的大家对美国人恋爱方式的了解普遍来源于美剧,例如绯闻少女,剧情里高中生之间恋爱关系的混乱和复杂程度与国内“小清新”的爱情观有着天壤之别。即使是我,在美国高中的前两年,看到身边的美国同学自由恋爱,没认识几天就交往,没交往几天就分手,只有少数情侣感情很深、相处很久,对美式爱情观的了解自然也只停留在这个层面。 2012年的夏天,一个美高留学生聚会让我之一次对留美高中生独特的爱情观进行了深度思考。每个假期,上海地区的美高党都会举办大大小小聚会来扩张社交圈。当时我还是sophomore(高二,美国高中包括高一至高四)升junior(高三),6月间我组织了一个五十人的聚会,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游戏时同学一句无意的话:

 “现在还单身的同学请举手!”

 顿时,厅堂内刷刷刷地举起了一排排手。我东张西望地想要在这五十人里找出个例外,却以失败告终。我们面面相觑、相视而笑——一屋留学生,一群单身狗。

 这个结果出乎我的意料,在美国高校这个鼓励学生恋爱的环境,中国学生却找不到交往的对象。然而,随着近几年留学生数量的翻倍增长,身边谈恋爱的同学也慢慢多了起来。从恋爱中,我们不仅学到了很多——怎样做好自己、爱惜和关心他人,更深刻感受到了中西文化的差异。

 我高中时期唯一一段感情是和一位白人男生。他是一个科学天才,junior(高三)的时候已完成了校内所有课程,并同时选了三门更高难度的科学课,最后提前被MIT半奖录取。

 和许多天才一样,他有点小奇怪:日常琐事记不得,大家聚在一起聊天他却精神出窍、神游在自己脑中的科学世界,而我们也常常因为爱情观的冲突而争吵。

 “你频繁地要求肢体接触让我压力很大,我喜欢见面时可以平平淡淡地聊天”,我常这样告诉他,“你饥渴的表现让我感到屈辱,好像你是为了性才和我在一起。”

 毫不夸张地说,对身体接触尺度的不同态度,是阻碍中国留美学生恋爱的普遍难题,即使他无数次声明他的性需求更证明了对我的爱,我依然认为这跨越了我的道德底线,“中国人对性很慎重,不能随便地跟着本能走。” 我告诉他我希望他能接受我的文化背景,希望他能够抑制自己的欲望,和我一样为对方做出让步和牺牲。“如果不抑制,那人岂不是和动物一样”

 “这不是你的底线,是cultural biases(文化本身带有的偏见)”,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他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起各种伟大的哲学思想和文学作品。听到我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被全盘否定,我很生气,在我看来他否定了我的人权和自由。于是,一年中我们分分合合,最后分开时也是因为这个问题大吵一架。他反复强调纯情和性不冲突,我便要求他证明他对我的纯情,他却说:“我愿意为你吃鱼。”

 呵呵,吃鱼我笑开了。鱼是他最讨厌的东西,想起就犯恶心,但是难道我只值一条鱼他的回答让我感到滑稽,之一次,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我们之间文化的鸿沟,不是大人口中那些美国人爱社交、感情随便、自我意识强等等的泛泛之谈,而是我们在最根本的层面水火不容。在这瞬间我都明白了,也明白了自己作为中国人的爱情观、价值观,在接下来的两年中,也放弃了把美国青春期男生作为发展对象的考虑。

 所以,很多家长虽担心早恋问题——男孩会不会“学坏”、女孩会不会“吃亏”,却忽略了和国内学生相比,中西爱情观的根本差异反让留学生早恋难上加难。我自己觉得这背后有三大原因:

 一、选择范围小。因为文化鸿沟,很多人交往只选择亚洲人,这就意味着整个学校只有十几二十人符合选择标准。

 二、时间不允许。在很多竞争压力很大的学校,为了参与社交、体育、艺术、社团等等的活动,学生每天平均睡眠仅有5-7小时,所以即使空虚难耐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培养一段感情。

 三、异地不靠谱。暑假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恋爱的黄金期,美国各地留学生都回国了,通过聚会我们可以认识很多人,再加上学业轻了时间也宽裕了。但假期一结束回到各自相隔甚远的学校,刚萌芽的感情就被异地的种种困难击垮了。

 记得一次朋友开玩笑地跟我说:“我们想早恋都来不及了,青春都被狗吃了”。当时正值《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上映,这是一部歌颂青春、描写懵懂爱情的**,但在我们眼中,这种纯美、青涩的初恋早成了不可能。

 在我十四岁的时候,学校就通过课程告诉了我们爱情应有的模样、教导我们应该怎样经营一段健康的感情、有健康的性生活、怎样保护自己和在一段感情中保留自身的观念和价值。这些条条框框让我们在面对感情、或即将到来的感情时多了份理智、少了份义无反顾。

 我也不例外,在恋爱中,我会用那些所学指引自己保留立场,不跟随冲动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但是分手之后,虽然嘴上不承认,但我一直把前男友的话藏在心里。

 想到前男友在和我发生争论时的引经据典,我开始想弄清,我和他之前分歧的源头究竟在哪里。这两年,我一改昔日理科女的形象,在人文方面做了很多研究。渐渐地,文学课上我成了最活跃的发言者,书柜里每本书都被我记载得看不清页边空白。也是在这些人文积淀后,我才有些理解了前男友的美式思维和我的“cultural biases”。

 鱼,是他更大的恐惧、就好比我对他的性需求的恐惧。我之前抱怨他不愿为我让步、牺牲,而我已为他放宽我的道德准则时,其实完全误解了他。他不是不愿意奉献自己,而是觉得:

 一、性和爱不冲突;

 二、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我牺牲在出发点不正确时就是没必要的。

 类似的理解偏差存在于中美学生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很多观念,在中国学生是已经固定的文化语境,是老生常谈,却往往忽略了老生常谈背后蕴藏的道理并不简单。说一个和恋爱无关但深究起来颇为触动我的例子,中国人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证明了我们对付出和努力的重视。相反地,美国人更注重目的和结果,在他们的眼里,这句话应该是“没有功劳,再有苦劳也是徒劳”。

 我们是一个勤奋的民族,但勤奋只是达到目的的途径之一,虽然当我们把这个准则套入学习工作时,大部分时间都能达到我们的预期,但人际关系比学习工作要复杂的多。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勤奋刻苦虽是我们代代传承品质,但其实只是一个construct(人对非自然存在的东西的定义、虚构出来的概念),当我们将其作为道德底线时,我们必然会做出一些以偏概全的假设:在对方触及我们这些底线时,我们必然会伤心、愤怒、觉得遭到人身攻击,而这些强烈的情感阻碍了我们更理智地审视问题。

 当局者迷,当时的我没能成为自己的旁观者,所以无法理解前男友、也看不到自己的cultural biases现在的我满怀感激,也不再否认美国男生,无论是美式还是中式的爱情观我都能接受和驾驭。

 文化差异——说小也小、说复杂也异常复杂——是留学生一直面临和尝试克服的课题,也是国内朋友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更加全面了解西方文化的关键。对于美高留学生而言,要逾越的并不只是与美式思维间的鸿沟、还有与中式传统的鸿沟。双方面的影响让我们的爱情观、价值观自成一派:无论是细水长流的、还是闪电般的恋情,我们都可以欣赏;爱情观相同也好、相异也好,只要能互相倾听、尊重,在一段成熟的感情里留守自己,那都能有美好的结局。

一生中真正值得做的事,都不容易。

我和我女朋友至今已异地三年。她在中国,我在美国。

过去的这三年让我们走向真正的成熟,也肯定了我们的爱情。对我来说,至今最令我骄傲的成就,就是我和她共同走过的点滴精彩。每一天我都会告诉她,『谢谢你爱我!』

在我们正式约会之前,彼此心中都清清楚楚:十个月之后,我将远渡重洋赴美留学。对此,她的一句『珍惜快乐,活在当下』使我彻底沦陷,直至今日,依旧不悔。

起初,我们的人生观并非百分百契合。我是个高度理性的人,擅于制订不止一个计划以合理规划我们的人生与未来,如同作战前一般缜密准备,运筹帷幄;她则偏向于感性的一方,更愿意专注于享受当下的每段美好时光。两种极难兼容的人生观一旦遇上,便无可避免地导致无数的误解与争执。然而,解决争端的更佳方式就是:坦荡荡地交流、沟通。

所谓「因爱生惧」,每次争执至心情怮动难以自抑,我和她都会表现得极度不理智,然而这恰恰凸显了与对方及时沟通、努力体谅对方感受的重要性,其关键不在于「毫无隐瞒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而在于「以一颗真诚的心去聆听对方想法背后的真正原因」。得幸于此,我们对彼此的信任才如此坚实、稳固。

有一次在脑海中构思未来时,我问了自己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对于我们而言,能发生的最坏的事情是什么?」于是,我把我能想到的所有可能性一一列了下来:

我们不能牵手,不能相拥,连同处一室都无法实现。

为了给对方打一个 *** ,我们必须克服12小时的时差,导致双方中总有一个夜不能寐。

*** 上再真挚的文字交流始终无法代替真实生活中的促膝长谈。

我们或许会有更多的争执,因为沟通成本变高,也就更困难。

争执一旦产生,或许更难解决。

我们的学业或许会因经常性的思念情绪和跨洋通话受到影响。

如果我们彼此都放弃这段感情,分手无疑是唯一的结果。

分手后遗症将困扰我数月,或者不止。

想到这里,我不禁自嘲:「就这样?最坏的结果,也不过如此。如果出国前便分手,恐怕无论如何也逃不过以上的种种吧。」正因恋爱的必然性就该如此,我决定直面我的心,也更加坚定了要保护好这段异地恋情的决心。

出国前,我们说好每天都用Skype视频。说实话,这个承诺对我来说有些艰难。我一直都不太擅长与人沟通,也很少和人打 *** ,因此当时很怕每天和她打 *** 时没话讲。

然而,我们很快就发现每天Skype聊天没那么靠谱。我们俩经常为各种繁重的课业和零工缠得难以分身,没时间打 *** 是常有的事儿。要是恰逢连着忙好几天的情况,我们可能会因此一连好几天都联系不上,如此一来,一旦没有对方的消息,就好像隔世一般杳无音讯,让彼此感觉都不好。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承诺对方每两天都固定聊一次Skype,一次早上聊,一次晚上聊。鉴于我们俩都比较忙,这份承诺还挺重的。不过,我们俩当初既然选择了要在一起,那么善待对方这点自然和学习、工作、 一样重要,甚至,比这些更重要。学会了合理安排属于彼此的时间后,我们深感又成熟了一些。

这样紧密的联系彻底改变了我们的异地相处方式。我们几乎能完全保证每天都有机会和对方说上话,即使很多情况下只来得及匆匆留给对方几句「嘿,我爱你!我得走了!我也很爱你!谢谢你爱我!」之类简简单单的话。这意味着我们有更多机会如见真人一般深入地畅谈三个小时。

还有一点就是,一旦对方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我们能更快地反应过来并及时解决。异地恋有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恋情同我们生活中其他的部分相比进展得更为缓慢一些,像慢镜头一样。这也就解释了我们原本每天花8小时与对方相处,现在只花一个小时便可达到相同的效果;而我们沟通之余的缝隙则保证了关系的平稳性:什么事都不会发生,两人各干各的,一切安好。然而,只要有一个人某天突然因为什么事而伤心、生气或心生恐惧,这种心情就难以排解,经常会持续一整天,直到对方打来 *** 才得以倾诉。

感谢我们愿意直面这些问题的勇气,让我们得以学会了乐观处世、自我反思和欣赏的能力。由于那些消极情绪正是来源于我们各自内心的忧虑和不自信,我们才专注于不断改善自我的思考,尽管早在一开始就各自选择了不同的方式。我的女朋友很喜欢翻看我们的照片、视频、信件、短信和礼物,而我喜欢时常想像我们共同拥有的美好未来。在每件事上,我们都努力地让彼此深信自己用情之深,而不是指望对方一味地为自己付出。我们常用一句话来提醒对方:「我们自己创造属于自己的光芒。」当不开心的事发生时,我们从深情不移的关系中获得安慰,从而活得更加自信。

是她,彻底地改变了我的生命。

是她教会了我什么是爱。

是她,每一天都坚定地告诉我,谢谢你一直爱着我。

我也如是回应,谢谢你,一直爱着我。

爱情是种选择,于是我选择给了她爱情,她也是。

我们选择了一点一滴地筑造我们的爱情,同时也不忘让生命中的其他精彩也渗透进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交之以心,换之以情,倍感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