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自我介绍中文

问答06

出国留学自我介绍中文,第1张

出国留学自我介绍中文
导读:   出国 留学 归来虽然在语言上有比较大的优势,但是为了能够进入心仪的企业,在简历投递和 面试 环节上还是需要格外注意。那么你知道出国留学该怎么 自我介绍 呢下面我为你整理了出国留学自我介绍中文,欢迎阅读。  出国留学自

   出国 留学 归来虽然在语言上有比较大的优势,但是为了能够进入心仪的企业,在简历投递和 面试 环节上还是需要格外注意。那么你知道出国留学该怎么 自我介绍 呢下面我为你整理了出国留学自我介绍中文,欢迎阅读。

  出国留学自我介绍中文篇1

 我叫__,____年_月__日在_____市出生。于____年_月 毕业 于________学院,主要学习了____专业我出生在一个充满着温馨和谐的气氛的家庭里。父亲是忠厚善良的工人,从小就严格教导我怎样去做人,培养我做一个遇事坚强,做事有毅力,对什么事情都要充满责任感的人。母亲出自教师家庭,潜移默化的培养了我的严谨性格和对知识的渴望。在这种 教育 环境下,我慢慢的长大成人了。从小学起就成绩突出的我,性格开朗,喜欢交朋友,有了朋友的陪伴我度过了丰富精彩的童年时光。

 步入初中之后,父母对我的学业更加严格要求。由于成绩突出曾担任学习委员班长之职。_____年__月考入_______高级中学,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从小就热爱 体育运动 的我喜欢上 篮球 运动,多次代表校方参加比赛荣获奖项。同时我还喜欢多种体育运动,并且喜欢国外音乐。就在这时我喜欢上了韩国歌曲。自此接触了少量的韩国语言。精通英语的同时让我掌握了一点点的韩国语!度过高中充实的3年后,____年_月我以高出录取线百分的成绩考入_____学院继续_年____专业的学习。学习期间品学突出,荣幸被老师推荐学生会工作。结交了更多的朋友,扩充了交际领域,增加了我对生活的认识。更加珍惜我的大学生活!

 通过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我了解到中韩自1992年建交以来,两国的各方面交流就以飞快的速度增长。近几年来韩国与中国之间的经济和 文化 交流空前壮大。自此我萌生赴韩留学深造的想法。韩国是亚洲经济强国,社会安定、人民友善的发达国家,国际贸易往来频繁。是我学习国际贸易知识与 经验 的更佳地点;其次,贵国大学一流的师资和教学也是我学习进修的理想校园。并且贵国语言,礼节,建筑,服饰,饮食,娱乐等各方面文化是一直深深吸引着我想去接触了解的国度。

 由于语言并不精通,我打算在韩国首先学习语言,争取在最短时间内熟练掌握运用,尽早融入韩国社会,再继续我所选专业课的学习。因为对韩国语言有一定的基础和对其有一定了解,所以会很快完成这一转换过程。此期间在韩国学习以及各项其他费用均由我家人提供。他们都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尤其对我赴韩留学非常支持。在学习期间我会努力充实自己,利用一切时间提高自己的知识高度,学习先进的理念。

 在结束所有的课程后,条件准许的话我会继续深造读研,或是返回中国。(回国理由:把我所学的专业知识发挥出来并应用到实践工作中。目前的中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蓬勃发展,正吸引着国际复合型人才的目光,相信未来的中国,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机遇。所以我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水平,体现我更大的价值)。

 出国留学自我介绍中文篇2

我来自于湖南省衡阳市,今年22岁,有幸就读于天津大学的国际贸易专业,经过四年的大学生涯锤炼,现在即将毕业!

家庭经济并不富裕我从小就养成了节俭的习惯,因为体验了贫困所带来的不便,所以我一直渴望富裕的生活。但是我知道要想走出贫困靠天靠地都只是徒劳,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所以我坚信天道酬勤。

记得小时候老师问我们将来想做什么,有人回答说当老师,有人说当科学家,也有人说要当大老板,而我却说:我要考大学!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为自己确定了一个初级目标,正是这个大学梦一直激励我一步一步的向前走。伴随着童年幼稚的结束我以一个较好的成绩步入中学的殿堂,在那里我认识了很多和我一样有着远大理想的同学,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一起克服遇到的种种困难,不知不觉中我体会到了如何去正确的融入到团队中,如何与人交往。中学时代让我学到了很多,对于自己的人生,自己的事业,自己的理想有了进一步的明确。也许 时间并不像你所期待的那样,转眼即逝,带着中学的懵懂我们来到了大学。

进入大学,我发现现实中的大学与自己想象中是那么的不一样。当你融入到一新的环境中的时候,你不可能去改变它,唯有适应它,你才能更好的学习和生活。大学中的挑战和机遇无处不在,班级内的竞争,社团之间的竞争都会锻炼一个人,这些能够激励你去勇敢的挑战自己。只有武装自己,才能跟得上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

大学让我学会了如何去面对,遇事的时候再也不会像中学那样盲目和冲动,我学会了如何去一分为二的看问题,每件事情的发生都会有利和弊,只有洞察才能会正确的解决。大学教育了我,也锻炼了我,它让我变得成熟,变的理智,教会了我如何去运筹帷幄。毕业在即,我也开始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在我看来工作不是为别人,而是为了自己,只有兢兢业业 踏踏实实的干才能充分显示出自己的价值,才能回报社会。出自农村的我不怕吃苦不怕累,因为我相信付出终会有回报。

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会一如既往的坚定自己的信念,不会放弃,做一个真真正正自己。相信自己就是成功的开始,我想我一定会成为一个全新的我,也继续认真、踏实的走我自己的人生之路。

 出国留学自我介绍中文篇3

Dear Sir:

Good morning/afternoon everyone! It is my honor to be here and I really appreciate you offer me the chance of interview Now I will introduce myself first My name is……from _iangfan in Hubei province I'm an honest, responsible, and warm-hearted person I can adapt different environments quickly Second I like this kind of field very much and I take it as my career Till now I have one year exp_rience in this field As a 21 years man, I'd like to exp_rience more to enrich myself and then it can help me to laid good foundation for my future career There is no use doing what we love ,we must love we do just like the field At the same time, I am really proud of myself applying for this job I hope you can give me a chance and I will try my best to do it better Finally , I hope your hotel can become the best one among hotel industry。 Thanks for your time

猜你感兴趣:

1 出国留学自我介绍范文3篇

2 申请国外留学的英文自我介绍

3 留学英文自我介绍范文3篇

4 出国留学自我介绍

5 出国留学的自我介绍

本文《留学毕业最终选择题:"留下"还是"归来"》由(liuxue86com)05月09日转载于今日早报。 留下吧,担心亲情越来越远;回来吧,担心前途受到影响。当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家庭选择将孩子送去留学,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其实对学业结束后的去留问题,以及今后可能面临的一系列家庭问题,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意向……

美国南加州大学枪击啊澳大利亚留学生被打啊化学天才留美博士王庆根自杀……近期,各种留学生事件频发。

面对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送孩子出去留学深造的现状,此类事件引起高度关注。

那么,留学生在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生活状况?是什么原因,支持着他们留在当地发展?又是什么原因,促使一些人选择回国?他们的父母,在国内(内地)又是怎样的一种期盼……

这几天,本报对话留学生与家长,调查留学生在外的生活状况。

调查中,记者发现,无论是留学生本人还是家长,对学业结束后的去留问题最为纠结。

“留下”一族>>>

留下的纠结:父母是他们最牵挂的人

调查中,有一部分受访者选择“近年,没有回来发展的打算”。

还有一部分受访者选择“近年是否回去,还在矛盾中”。他们因为签证、经济等不确定的原因,暂时无法决断。

决定的背后却满是矛盾与纠结。“留下”一族中,很多人认为,留在外面“感到苦闷或孤单”,主要原因是“对家人的牵挂,在当地没有归属感”。

可为什么,他们仍选择继续留在外面发展呢?

这是Tom为妈妈买的母亲节礼物,怕妈妈看不懂英文,Tom在每样护肤品的包装上,都写了详细的中文说明。

Tom:

一头是女友,一头是妈妈

今年2月,Tom向加拿大移民局递交了“移民申请”。一年后,结果就会下来,“希望一切都顺利”。

但其实,毕业之时,Tom打算回国发展:“可以多陪我妈,她工作太累了,我想她能轻松点。”大洋彼岸的妈妈,也没有掩饰对孩子的思念,“她也很明确地表示,想让我回去,陪在身边。”

本来意见一致,是再好不过。可让Tom抉择两难的是,相恋5年的女朋友Sandy,却想留在加拿大,“她想给孩子一个更好的发展环境。”

这两头,如何取舍?

纠结近半个月后,Tom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先找一份符合移民范围的工作,满一年后便可申请技术移民。等申请下来,就和Sandy一起在加拿大做生意,帮妈妈的纺织品外销到这里,我们再做内销。”

之所以这样选择,Tom说,“等自己做生意后,利用进货的时间,可以回去做一段时间,陪妈妈了。”

没有顺从妈妈的意愿回国,其实Tom一直心存愧疚。去年回家时,他用自己赚的钱,为妈妈买了一台iPhone:“我教会老妈怎么用微信,以后就可以用这个联络。”现在,Tom的手机里,每天都有妈妈发来的微信。

在这之前,妈妈还不怎么会打字,而现在“速度跟我差不多”。Tom知道,为了能与儿子交流,练打字成了妈妈每天的必修课。

Jenny:

5年才走出父亲去世的阴影

12年前,带着对美国的兴奋与向往,Jenny从北京毕业前往美国南加州。那时,选择赴美读博深造的原因,很简单——“新的技术,发展条件和实验条件”。

5年博士,太遥远,去时Jenny还未想过毕业后,是留还是走。但没想到,这一呆便是12年。

这12年里,“孤单的感觉一直都有。”孤单,似乎成了一种抹不去的习惯,走在大街上时、工作烦恼时、生病时、一个人窝在家里时……

但即便孤单,没有归属感,她还是决定“继续留在美国”。也许,在美国呆久了,不知道回去是否还能适应。起码,“在这边,只要有能力就行,简单地做事就可以。”

现在,Jenny唯一的牵绊,便是家中的母亲。

博三的一天凌晨3点,Jenny接到一通家中打来的 *** :“爸爸不行了,跟爸爸说最后几句吧。”Jenny一惊,之前从没有人告诉过她关于爸爸的病情。

心里慌乱的她,忙准备收拾行李回家,但却被妈妈制止:“回来也赶不及了,安心读书,拿到学位。”Jenny还是尝试着去办签证,“可那时正是‘911’过后,签证非常困难。”完成学业,成了家人的更大期待,也成了她坚持下去的动力来源。

整整5年时间,Jenny才走出父亲去世的阴影。尽管,在9年后的现在,她能开口复述当时。但语气里,却透露出难以平复的情绪起伏:话语一下子变得迟缓,甚至有点凌乱。

留下的动力:当地的发展环境更好

在选择“近年不回来发展”的受访者中,“当地的发展环境更好,想在当地定居(拿到居留证)”成为一个重要原因。同时,有受访者认为“家人对我留在香港,抱有很大的期待”,是他们在外生活下去的最主要原因。

其实,这个念头在一些人留学之初,并没有出现。但随着毕业临近,在外居住时间增长,“留下”成了他们的之一个选择。在他们内心,“不想轻易放弃尝试”成为支撑的强大信念。

小伟:回去面临的压力可能更大

“从小地方到现代的大都市”,家中对小伟留在香港充满了期待与美好的想象。这份期待,也成了小伟不准对自己说“走”的压力。只是,他从未对家人提起。

2005年,小伟拿着全奖入读香港中文大学机械与自动化系,这在小地方,是怎样的欢呼雀跃。可若回去,岂不负了当时的风光?“家里人会想,是混不下去了才回来,他们也会觉得没有面子。”小伟的话中透着无奈。

其实,回去的念头偶尔也会闪过,“有同学回内地,过的也不差啊,我为什么不可以呢?”工作烦心时,他也会想“回家算了”。但这些,都只是短暂的动摇。

因为,小伟发现,“似乎没有回去的勇气了。”如果回去,回哪里?深圳?北京?“可这些地方,都没有认识的人了。”而且,“回去面临的压力可能会更大,因为竞争的人更多。”在小伟看来,回去是个未知,让他心生恐惧,“还是继续留港吧”。

即便在港呆了6年,小伟还是觉得“孤单,没有归属感。”工作之后,小伟发现,“他们讲很本土的笑话,香港人笑作一团,我却听不懂,傻愣在那边。”这时,“港漂的感觉特别强烈”。

小铎:回去无法跟家人交代

小铎与小伟同届,2009年毕业后,他的工作之路并不顺。金融危机之后,小铎没有找到一份理想的 *** 工作,他只能不断地换 *** 。可这产生了一个问题:无法办理临时身份证,也就无法延续留港的时间。

身边的朋友不断劝他:“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回去呢?”每次,小铎都笑着岔开话去,避而不谈。其实,谁也不知道他内心的挣扎。

“回去,怎么对得起家人的期待?”与小伟一样,小铎也从小地方拿着全奖来到香港,带着全村人的羡慕与期待。那时,他是怎样的信心满满。

“这张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无论怎样都要拿下。”他对自己说。在那段时间里,他找过香港的中介,挂靠某家公司,办下临时身份证。这笔中介费不菲,他 *** 赚的钱全都填了进去。

幸运的是,2010年夏天,在毕业1年后,小铎终于在香港找到了一份 *** 工作。

与小伟、小铎同一届入读香港中文大学的中国大陆学生,共有250名。至今,回内地发展的,仅十余位。“他们大多觉得这边工作不好,正好家里也有资源,也就回去了。”小伟说。(记者:高逸平)

申请时候一般都要填写first name, last name, preferred name。比如说你叫李晓华,自己取名Mary,那么first name填Xiaohua,last name 李,preferred name才是Mary。别的正式事情上面(如开通银行帐号,订购机票,办理驾照,还是要使用你的法律名字-也就是Xiaohua Li)。考试上如果教授知道你自称Mary,写Mary Li也可以(但是有的考试是光写考生编号的)。如果教授不知道(或者你不确定他知不知道Xiaohua Li和Mary Li是同一个人)你就写Xiaohua Li。

你银行签名随便签什么,每次签一样就可以,你想签‘圣诞老人’都行(反正美国人也看不懂中文)。我妈来这里这么多年了,银行信用卡还是签中文名字,没关系的。

总结:正式文件上要和护照对应(Xiaohua Li),和人接触交流的时候可以写Mary Li。简历之类的东西可以写Xiaohua Mary Li,人家一看就知道是什么回事了(很多人因为自己名字不太好念,又取了一个英文名)。老师之一天点名时候你可以说举手说‘I go by Mary’,这样老师以后也知道可以教你的洋名了。

 出国留学对于大家来说是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呢,想选择出国留学的同学一定要准备好申请材料,和我一起来看看出国留学推荐信写作要求。

 推荐信的写作要求

 在国内愿意亲自给别人写推荐信的人很少,一般是些德高望重的老教授或者从国外留学归来的年轻老师。所以大部分中国申请者都是自己以推荐人的口气用英文把推荐信写好,然后再请推荐人签字。

 在这种情况下,更好先用汉语打个草稿让推荐人看过以后,如果推荐人同意再翻译成英文形式。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确定了推荐人之后,在写推荐信前应该先仔细斟酌一下应该着重表现哪些方面。

 推荐信中有一个主要的闪光点是非常重要的。否则要么流于空泛,要么就是没有区别度,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如果推荐人级别较高,写的推荐信一般不能太具体,因为在社会地位较高的人工作上比较繁忙,如果写的过于具体,反而会使推荐信的可信度大打折扣。

 不过如果推荐人跟申请人关系比较熟悉,就可以写的相对具体一点,并且可以用一些比较具体的事例作为他推荐你的理由。

 一封推荐信如果仅仅有赞美之词,没有事例作为佐证的话,就会显得较为空洞也不能增加录取委员会对你的任何了解。同时为了增加推荐信的真实性,也可以少写一些并不是很重要但是很中肯的小缺点,其实从另一方面来看,这样不失为一种聪明的策略。

学一种语言,交流是目的,而不是语言本身。我们往往把英语仅仅当做一门知识在学,从小学到大,到最后,还是不会说英语。有6种技巧,是美国人和美国人之间交流的关键性东西,如果我们能掌握这6种技巧,就可以更好地理解美国人的思维,从而学好口语。

之一,如何用英文简单界定一个东西的技巧。

  美国人和美国人交谈80%是想告诉对方这个事物是什么。我们的课本尽管词汇难度不断加深,但思维逻辑结构却只停留在一个水平上。中国人常说Where is the book(这本书在哪儿)很少有人说What is a book(书是什么)而美国的小学生就开始问:What is the book这种Where is the book只是思维的描述阶段。但是我想连大学生也很难回答What is a book因为中国传统英语教学模式没有教会学生表达思想的技巧。

 第二,如果已经学会界定,但理解还有偏差,那就要训练How to explain things in different ways(用不同的方式解释同一事物)。

  一种表达式对方不懂,美国人会寻找另一种表达式最终让对方明白。因为事物就一个,但表达它的语言符号可能会很多。这就要多做替换练习。传统的教学 *** 也做替换练习,但这种替换不是真替换,只是语言层面的替换,而不是思维层面的替换。比如,I love you(我爱你)。按我们教学的替换 *** 就把you换成her,my mother等,这种替换和小学生练描红没有什么区别。这种替换没有对智力构成挑战,没有启动思维。这种替换句子的基本结构没变,我听不懂I love you,肯定也听不懂I love her。如果替换为I want to kiss you,I want to hug you,I will show my heart to you等,或者给对方讲**《泰坦尼克》,告诉对方那就是爱,这样一来对方可能就明白了。这才叫真正的替换。也就是说用一种不同的方式表达同一个意思,或者一个表达式对方听不清楚,举一个简单易懂的例子来表达,直到对方明白。

 第三,我们必须学会美国人怎样描述东西。

  从描述上来讲,由于中美的文化不同会产生很大的差异。我们描述东西无外乎把它放在时间和空间两个坐标上去描述。美国人对空间的描述总是由内及外,由里及表。而中国人正好相反。从时间上来说,中国人是按自然的时间顺序来描述。我们描述一个东西突然停住时,往往最后说的那个地方是最重要的。美国人在时间的描述上先把最重要的东西说出来,然后再说陪衬的东西。只有发生悲剧性的事件,美国人才在前面加上铺垫。这就是中国人和美国人在时间描述上的巨大差别。

  第四,要学会使用重要的美国习语。

  不容易学、易造成理解困惑的东西就是“习语”。比如北京人说盖了帽儿了,外国人很难理解,这就是习语。所以和美国人交流时,能适当地运用美国习语,他马上就会觉得很亲切,也很爱和你交流。那么什么是习语就是每个单词你都认识,但把它们组合在一起,你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第五,要有猜测能力。

  为什么美国人和美国人、中国人和中国人之间交流很少产生歧义就是因为他们之间能“猜测”。我们的教学不提倡“猜测”。但我觉得猜测对学好美国口语很重要。在交流中,有一个词你没有听懂,你不可能马上去查字典,这时候就需要猜测来架起一座桥梁来弥补这个缺口,否则交流就会中断。

  中国人学习口语讲究背诵,背句型、背语调,结果就是很多人讲口语的时候讲着讲着眼就开始向上翻,实际上是在记忆中寻找曾经背过的东西。如果他要是能猜测的话,我想也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

第六,学会两种语言的传译能力。

  这是衡量口语水平的一个最重要标准。因为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我们天生就有自己的母语。很多人都认为学好外语必须丢掉自己的母语,这是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