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的黄昏 庄士敦,《紫禁城的黄昏》为何只卖中国人?

问答04

紫禁城的黄昏 庄士敦,《紫禁城的黄昏》为何只卖中国人?,第1张

紫禁城的黄昏 庄士敦,《紫禁城的黄昏》为何只卖中国人?
导读:《紫禁城的黄昏》为何只卖中国人? 听说有人说我写的不好,意见尽管提,反正我也不改 一目了然,溥仪皇帝有许多老师,如中国老师陈宝琛、徐世昌等。1918年,一直给退位的溥仪做老师的徐世昌辞职,紧接着接替他的是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他的名字很

《紫禁城的黄昏》为何只卖中国人?

听说有人说我写的不好,意见尽管提,反正我也不改

一目了然,溥仪皇帝有许多老师,如中国老师陈宝琛、徐世昌等。1918年,一直给退位的溥仪做老师的徐世昌辞职,紧接着接替他的是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他的名字很长,但有一个更简单的也更为人熟知的名字,那就是庄士敦。被溥仪称为「苏格兰老夫子」。

庄士敦

庄士敦是个中国通,对中国的历史了如指掌,但他教授溥仪英文,为他上课西方的历史、生活和风俗,并为他起了个英文名「亨利」,亨利溥仪就是这么来的。日子久了,庄士敦与溥仪之间淡去隔阂,信任倍增。1922年,溥仪在大婚之日赏赐庄士敦「一品顶戴」,这是清朝  的极高荣誉。在皇宫之中,溥仪确实有这样的权利。庄士敦兴奋异常,他恭敬地戴上官帽、身披大臣朝服(尽管此时清朝已终结多年),在北京的居住地拍了张照片寄送给英国的众多亲友。此后的岁月里,庄士敦向溥仪传授西方的君主立宪思想,并提议溥仪到欧洲留学。他由衷期盼溥仪化为优秀的国家元首,并拥有英国绅士般的非凡气度。

苏格兰帝王之师岛

然而,溥仪终归是溥仪,王朝,皇帝,在历史的长河中终将淡去。同样淡去的还有庄士敦。离开溥仪之后,庄士敦亲手写了一本书,叫做《紫禁城的黄昏》,正是这部书让溥仪在国外和明星一样火热。为了祭奠这段经历,庄士敦把这部书的期权费全部用于购买苏格兰的一个小岛,给其岛的居室分别起了松竹厅、威海卫厅和皇帝厅等名字,并升起满洲国的龙旗。还在其住所办了个陈列馆,陈列着溥仪赐予他的官服,信物等等。此外,别墅后面是车库、水窖、储物间和坦克车室(里面放置了一台6000lt的坦克车),还有一个500平的飞机库,适合放置直升机、私人飞机。终其一生,庄士敦都热爱、眷恋着中国。在他看来,中国应该通过君主立宪过渡为现代国家,在皇室的继承中保存上溯千年的传统和文化。然而这一切最终因为溥仪投靠马其顿后宣告破灭。

苏格兰帝王之师岛居室陈设

但是,这座岛却被永远的留了下来,如今人们给他起名叫做苏格兰帝王之师岛,从一个世纪之前走到今朝,庄士敦已经不复存在,这座岛也换了好几个主人,但是每个主人都会按照庄士敦的设计,在岛上陈列着溥仪赐给庄士敦的官服,以及一面已经破旧不堪的大清龙旗。前十五日的时候,这座岛参加了一次大型的国际拍卖活动,起价三亿人民币,限定只卖给中国人,但是,最终因为没有人接手而黯然流拍。此处充分说明了我们中国人的理智,值得一赞。

庄士敦和溥仪

但是话说回来,时隔百年,庄士敦当时对溥仪给予了多么大的期盼,他对溥仪可以说是非常的忠心,值得每一个人思忖片刻。

欢迎下次光临

庄士敦终身未娶原因

庄士敦婚姻的不成功,有诸多外部与自身的问题。

首先,狭窄的生活圈子影响了他的择偶范围。自24岁到中国,庄士敦在 异国的土地上连续工作、生活了32年。其中的16年时光是在威海卫度过的。当时的威海卫虽是英国管理的租借地,但在威海卫生活的外国人并不是太多。据 1921年的人口普查,长期在威海卫生活的外国人只有247人,其中英国人只有150人。如此狭窄的生活圈子,使他少有机会同适龄的英国女子打交道。上述 与之有过交往的四位女子,没有一个是在威海生活的。要知道,在威海卫的16年,正是庄士敦人生旅程中风华正茂、敲定个人婚姻大事的更佳时期。 其次,庄士敦孤僻的性格影响了他的对外交往。学生时代,他“自私、好唱反调而又沉默的个性”,就被同舍的同学认为是“一个极难相处的舍友”。在香港,他与牛津大学时期的老同学克莱门迪(1925年任香港总督)住在一起,然而,四个月后,克莱门迪便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搬出这所房子”,“庄士敦还保留着自己在牛津大学时的所有缺点……不可能与他进行一次严肃的谈话”。而庄士敦在威海卫时期的同事,则称他是一个“愿在野地里生活的怪人”。庄士敦有学问、有能力,但其独立特行的性格,时常遭人忌恨,与同僚的关系非常紧张,除了行政长官骆克哈特,他几乎没有可以倾诉交流的对象。我们无法估计这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到了他与女友的交往,但这种影响肯定是存在的。 第三,与传教士的紧张关系影响了他在英国的威信。庄士敦崇尚中国文化,崇拜儒家思想。在西方人圣诞节的狂欢之夜,他却到中国的寺庙探古访幽。更为“大逆不道”的是,他公开反对西方传教士到中国传教。他认为中国有自己的宗教,且比西方宗教先进得多,西方传教士到中国传教纯属多余。这样的言论自然遭到西方传教士的猛烈抨击。庄士敦在英国屡遭斥骂,为他寻找自己的配偶,增加了几分难度。第四,十足的书生气影响了他的爱情结出硕果。他曾讲道:“书是我更好的妻子,它可以伴我一生而不用我侍候它。”的确,他将大量时间用在了阅读书籍和钻研 学问上。到上海休假,他钻进图书馆,十几天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执着的求学态度固然令人敬佩,而他的傲气也随之增长。他服气的中国学者不多,包括胡适 他也没瞧在眼里。与爱琳四年的苦苦相恋,应该说是他最理想、最有可能成功的一次婚姻。而到了约定婚期,庄士敦又急于到中国拜访溥仪,使爱琳的自尊心大受伤害。《紫禁城的黄昏》出版了,爱琳也离开了他。 综观庄士敦所交往的四个女人,与伊丽莎白的交往应该说是最错误的选择。庄士敦最亲密的师长与朋友骆克哈特曾明确地提出过反对意见。起初,骆克哈特还仅仅是认为“这个女人令人厌恶”,“当知道她是一个有夫之妇后,便愤怒到了极点”。为此,骆克哈特和庄士敦发生过一场严重的争吵。几个月后骆克哈特去世,临终也没有与庄士敦和好。庄士敦希望伊丽莎白给自己写传记,结果不但传记没有写成,连所有的资料都被化为了灰烬。 这是庄士敦的悲哀,也是历史的悲哀。 请问 庄士敦写的紫禁城的黄昏 一书 哪个中文译本更好呢 简单说下原因 谢谢

这本书我刚好在看呢

我看的是 富强译著 中国市场出版社的。这是我们学校的馆藏图书 里面不仅是翻译并且附上了大量照片图文并茂,下面还有注释,同时也指出了一些不合理之处 感觉很好 容量多少不重要 重要的是书中的思想你是否明白 作为我们学校的馆藏图书 肯定不会差了 另外那个内容多你要是想看详细点当故事看也行,如果只是想了解历史,一般的都可以 如何看待庄士敦对溥仪的感情

庄士敦给溥仪的远不止于文化知识,还有看世界的眼睛,最不能替代的就是楼主所说的那份情。看末代皇帝包括后来再看他的紫禁城的黄昏,发现庄并不同于之前的帝师,他不需要官爵不需要趋炎附势没有阴谋没有刻意灌输什么文化,他所教授的也是真正希望对方所学所了解,这并不是亦师亦友能够涵盖的,这份情感觉似亲情又不及,似友情又太浅,难道要用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做解释吗?总之都不太准确。

紫禁城(15)只卖(3)

溥仪我们都知道他是清王朝最后一位皇帝,历史上人称宣统帝,他在位时期是相当短暂的,当时面临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原因,他使他成为了日本侵略中国的代言人,最后由于日本的战败,使他成为了苏联的俘虏。

一方面从外部原因来说,溥仪在袁世凯称帝以后,也就意味着大清王朝已经名存实亡了,他作为清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也被迫流离失所,可以说是一无所有。当时日本在华 *** 人袁世凯由于复辟帝制,遭到了全国人民的 *** ,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而此时日本人必须寻找到一个新的 *** 人来推行他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溥仪此时就成为了最合适的人选,顺利的成为了日本人在东北的傀儡皇帝,也就是伪满洲帝国。

在当了皇帝以后为日本人殖民东北犯下了很多的过错,后期随着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世界局势发生了大的逆转,轴心国集团可以说是节节败退。在世界反法西斯快要胜利的情形下,为了一举歼灭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军,当时召开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那就是雅尔塔会议,并且签订了著名的《雅尔塔协定》,协议中明确了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打击关东军,就这样溥仪被俘虏了,他没有逃到国外,根本原因在于他逃不出去,当时整个东北已经被苏联红军和我方抗日联军封锁,早已设置了关隘,所以也就顺其自然的成为了俘虏。另外从溥仪个人角度上来说,逃离到国外,他可以说是无依无靠,在加上在东北当皇帝的这几年受尽了屈辱,没有任何尊严可说,甘愿沦为俘虏,以便于检举揭发日本的暴行。

学过历史我们都知道,后来举行了著名的远东国际审判,溥仪出庭作证,给与这些罪犯沉痛的打击,让他们得到了应该有的惩罚。这些方面足可以说明这些问题。

溥仪在历史虽三次称帝,但并未实际掌权,看到一些人模仿评价其他历史人物那样评价溥仪历史功绩,我归纳一下有这么几点:

1、驱逐太监,结束了中国封建王朝里 *** 的角色。

2、兴修水利 兴建亚洲之一个水电站丰满水电站。当然也可以说是劳动者的功劳。

3、对解放后促进中日邦交做出贡献,特别是他弟弟溥杰更促进了中日友好,因溥仪去世的早,日本天皇来华访问还特意去看望溥杰。

4、其所著的《我的前半生》堪称清史里面的最生动部分,补充了国家的历史。

5、平稳过渡到平民,没有在这次改朝换代中造成更大规模的流血牺牲。

6、清末 *** 改革,很多中国近代史上的现代化东西都是在宣统年间产生的。

7、解放后担任政协委员,代表满族人民参政议政。

说溥仪的历史功绩,实际有点做表明文章的感觉,因为三次为帝,前两次尚未成年,并未理政。第三次在日本控制的满洲国,也无实权。所以也可说他没什么历史功绩。

溥仪在成年后有一段时间还在紫禁城,在那里,他剪辫子、穿西装、安 *** 、学外语、驱逐太监、接见胡适、泰戈尔等名人,他自己表达当时很想出国留学,并付诸实施过一次,但宫内保守派阻止了他外出行为。这些说明他本人是由强烈进步思想,可以说他进行了宫内改革,但因一直未掌握掌权,没有施展抱负。

我个人认为溥仪的历史作用,不光是看他做什么,要看到他是清朝历代皇帝的延续,是中国几千年帝制的象征,他更多作用是在于符号和象征作用。现在说他好也罢坏也罢都是这些符号或象征在起作用。

如果您说他在满洲国时候起了坏作用,并被作为战犯关押。但他没实权,没有具体做过什么,说坏作用也是这些符号和象征在起作用。日本自己控制满洲地区,名不正言不顺,以溥仪名义,利用他的象征和符合作用,就可以对抗外界舆论。包括蒋介石,继承他的孙老师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即使在进入抗日时期,他发表的抗日演讲也是恢复到1937年七七事变前的状态,并未要求满洲地区。

溥仪被特赦回北京,很多见到他的人还下跪,当时已经是新中国,溥仪只是刚释放的战犯,但在一些人心中溥仪还是有那些符号和象征作用。我党不严惩溥仪,也是看到他有符号和象征作用,利用改造成果,让李文达执笔给溥仪写回忆录,让溥仪接见外宾,向外宾以身说法,代表满族人民成为政协委员,参政议政,这些都是这些符号和象征在起作用。

所以可以说,溥仪真正的历史作用,就是符号和象征作用。复辟的人士或日本侵略者利用他的符号和象征作用,起了坏的作用。我党的伟大,用他的符号和象征作用,则起了好的作用,溥仪的功与过,都是他的符号和象征在起作用。

溥仪从紫禁城被冯玉祥赶出后,先是在父亲的醇亲王府住了一段时间,后来在身边亲日的遗老建议下跑去了日本使馆,然后又去了天津日租界,最后离开天津,带着土肥圆贤二对他的许诺,怀着复国梦,到达了东北。

溥仪离开天津,到了东北以后的经历,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从1932年3月9日到1934年3月1日就任伪满洲国执政阶段,二是从1934年3月1日登基为伪满洲国皇帝,年号康德,到1945年8月17日宣布退位阶段,不管是哪个阶段,他的境况非但没有权力可言,而且还在逐步恶化。

溥仪是怀着复国梦来到东北的,也因为土肥圆贤二对他的许诺,他开始怀着信心。但是到了东北的溥仪完全在日本的掌握之下,关东军司令本庄繁派参谋板垣征四郎来告知溥仪,即将成立的新国家,不是清朝的复辟,而是包括满、汉、蒙、日、朝多个民族组成的“满洲国”,并要求溥仪出任执政,这与溥仪的设想相差极大,一开始拒绝了板垣征四郎,日方随后施加压力,溥仪只得同意出任。

溥仪与本庄繁签订了密约,这实际上是个出卖东北一切领土 *** ,使东北变为日本殖民地的密约,承认了在此之前日本所有公私契约和利益的有效,并承认日本军队驻屯的合法,并在随后以“日满议定书”的形式表现。这样的复国,与溥仪的梦想实在是天差地别。

出任伪满洲国执政后,溥仪有哪些权利呢?如果打个比方,溥仪就相当于日寇驯养的宠物,平时好吃好喝,不让受到伤害。要说自由,那是没有的,需要见人时,就梳洗打扮一下牵出去遛遛,无需见外人时,就养在家里不让随意出门。当然,宠物有时也会犯脾气,会发发火,冲主人吠叫几声,那又有什么用呢?

说到具体的权力,在政治上,溥仪相当于一台复读机和一支签字笔。

诏书都是日本人拟定好的,只需溥仪宣读。在伪内阁会议上,担任主持的是日本人伪总务厅长驹井德三,议案是早就由关东军拟好,一份份放在各人面前的牛皮纸袋中,溥仪甚至无需发言,只需要各人签字即可。可能有人会问,没人有反对意见吗?开始是有的,溥仪和熙洽等都表示过反对,不过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软,何况日寇还有刺刀和枪炮,日本人一拍桌子,众人就只有垂头丧气的份,至多只有回去生闷气去了。

军事上的权力就更加不可能了,所有军队乃至宪兵 *** 统统掌握在日寇手中,别说调动军队,连皇宫中的护卫都由日本人控制,溥仪能调动的,不超过本族的族人十来个。

溥仪有没有想过反抗呢?也是有的。起初,他曾经不计成本地想要蓄养一批忠于他的死士,包括他族内的一些人和一些蒙古贵族,甚至还挑选了十个人去日本士官学校留学,以备日后之用,其中包括他弟弟溥杰。溥仪还从蒙古、北京等处招来了三百多名青年,编成一支护军,武器齐全,以心腹担任军官。不过他的企图很快就被日本人发现,先是收缴了步枪机枪,只配给手枪,然后把所有军官换成日本人,最后把士兵逐步替换掉,这支护军就此被消灭在萌芽之中。

其实不要说权力,连人身的自由,溥仪其实也是没有的。有一次,溥仪兴起,突然想去长春的西公园散步,于是带着妻子和两个妹妹乘坐汽车去逛公园,结果日本宪兵大举出动,对公园进行严密警戒,当然不是担心溥仪的安全,而是怕他借机出逃。从此以后,除了必要的正式出门,溥仪再没有自由地离开过一次。

不能自由离开,那宗族和遗老来拜访可以吗?也不行。在溥仪宫内,有一个“宫内府宪兵室”,专门负责处理此类事宜,不但限制溥仪接见伪满官吏,就算是外地的宗族来见,也只有在拟定名单中的寥寥几人,比如溥仪的叔父载涛和几个族兄,其他宗族,一律不单独接见,只能在公开祝寿时向溥仪遥遥行礼,一直持续到溥仪最后被苏军逮捕。

甚至到了后来,溥仪出任伪满洲国皇帝之后,日本人还步步紧逼,在溥仪二次访日之后,在他居住的皇宫左侧建立了一个“建国神庙”,将访日迎回的象征天照大神的三种“神器”供奉其中,每月初一十五,由溥仪带头,关东军和伪满官吏共同祭拜,并逐步推行到整个东北。这是连信仰都要被逼迫改变了,哪里还来的权力可言呢?

说到底,溥仪也是个可怜人,从到了东北以后直到被苏军逮捕,最后在国内服刑改造,他的愿望就只剩了三个字“活下去”,哪里还敢奢望什么权力呢。

他是爱新觉罗·载涛,是溥仪的叔叔。他是爱新觉罗·载湉的弟弟,不同于其他皇族,他曾经去法国留学,修骑兵作战科目,成绩优异,武功扎实。他曾在1909年管理军队事务,并在1910年去日美英法德奥意俄八国考察学习陆军,是一个典型的实力派。因此在后来,北洋军阀和国民 *** 都曾力邀他前去任职,都被他婉拒。

清朝覆灭,作为皇族的载涛并没有像其他八旗子弟得过且过,也没像其他皇族出逃或者寻找靠山。他将自己的大宅子卖掉,然后买了一套稍微小一点的宅子作为自己和妻子、儿子、儿媳和孙子辈的居住地,并收拾出家中的“破烂”出去摆地摊,靠此为生。

后来溥仪出逃,在日本的帮助下建立了伪满 *** ,曾邀请他的七叔载涛前去帮他治理“国家”,载涛非但不去,还怒斥溥仪卖国,叔侄关系自此越发疏远。载涛依旧在他的皇城底下卖一卖自己曾经用过的东西和用不上的东西。

日军正式发动侵华战争后,土肥原贤二曾亲自来威胁劝说载涛为他们所用,在黑洞洞的枪口威胁下,载涛依旧不为所动。直到新中国成立,周总理安排他成为人大代表,毛主席则亲自委任他为“中国人民 *** 炮兵司令部马政局顾问”。这一次,载涛没有再拒绝,这位铁骨铮铮,宁死不屈,坚决不做卖国贼不做走狗的清朝末代王爷,最终得了善终,骨灰被安葬在八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