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状元今安在 湖北高考状元职业不完全调查

问答03

昔日状元今安在 湖北高考状元职业不完全调查,第1张

昔日状元今安在 湖北高考状元职业不完全调查
导读:昔日高考(论坛)状元今何在?当年众人追捧的考场明星,他们的事业如今也像状元光环一般夺目吗?今日,记者多方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湖北省部分高考状元的职业去向,事实表明,“高考状元”并非都是“职场状元”。 高考状元的职业去向并不单一。一份截止

昔日高考(论坛)状元今何在?当年众人追捧的考场明星,他们的事业如今也像状元光环一般夺目吗?今日,记者多方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湖北省部分高考状元的职业去向,事实表明,“高考状元”并非都是“职场状元”。

高考状元的职业去向并不单一。一份截止到2007年的不完全统计显示,有的状元在大学任教;有的在投资公司上班,例如1986年全省文科状元余庆;还有的自己创业当起了老板,比如1987年武汉市文科状元邓汉学。绝大多数状元本科毕业后选择深造,其中不少人有留学国外的背景,比如1999年省理科状元黄鲲从北大毕业后到加拿大硕博连读。部分人前往国外工作,1990年省理科状元肖欲晓就在美国某知名IT公司担任过软件设计师。

值得注意的是,我省高考状元似乎对学术研究情有独钟,相当一部分人留在大学或学术研究机构工作,有些还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例如1981年全省理科状元黄明从北大毕业后前往美国留学,现在美国康奈尔大学担任终身教授;而1983年全省文科状元潘敏,从武汉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现已是该校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踏上工作岗位后,一些高考状元并不如当初高考放榜时那么耀眼。从记者了解到的情况看,并非每个状元都是行业内的顶尖人才,有的状元在所在领域从事着一般的工作,并不出类拔萃。

中国校友会网今年5月发布的《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也显示,高考状元体现出极强的学习能力,但是并不都能如社会所期许的那样,成为职场的状元。 (楚天都市报 记者高家龙)

十年全省高考状元

理科

年份 名字 性别 分数 所在学校 出生地 兴趣爱好 报考高校专业

2000年 张黎辉 男 695分 天门中学 天门 象棋、科幻读物 清华计算机专业

2001年 洪光明 男 705分 麻城一中 麻城 喜欢新鲜事物 清华经济学院

2002年 刘锐 男 701分 潜江中学 潜江 读书、围棋 北大元培计划实验班

2003年 邹怡蓉 女 693分 沙市中学 沙市 文学、小提琴 清华建筑专业

2004年

王冉 男 705分 华师一附中 武汉 篮球 北大元培计划实验班

陈凯南 男 705分 武汉外校 武汉 书法、绘画 清华数理基础科学班

2005年 朱师达 男 701分 襄樊四中 襄樊 足球、篮球、** 北大元培计划实验班

2006年 李龙 男 692分 武汉外校 武汉 书法、背古诗词 清华电信学院

2007年 周尧 男 695分 夷陵中学 宜昌 摇滚歌曲,读王小波的书 清华数理科学实验班

2008年 邓迪 男 710分 武钢三中 仙桃 篮球 北京大学

2009年 汪烨 男 693分 孝感高中 汉川 **、羽毛球 清华大学

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

文科

2000年 刘琪 女 646分 武汉外校 武汉 篮球、音乐 北大金融

2001年 王林丽 女 635分 襄樊四中 枣阳 不喜张扬 北大国际经贸

2002年 宋筱嵚 女 644分 武汉外校 武汉 羽毛球、游泳、音乐、远足 北大元培计划实验班

2003年 周迅 男 638分 仙桃沔州中学 仙桃 看书 不符报考条件未录取

2004年 石松 男 658分 沙市中学 沙市 看书报、音乐和** 北大社会学系

2005年 康静 女 652分 武汉外校 武汉 钢琴、古筝 北大法学院

2006年 赵君秋 女 647分 夷陵中学 宜昌 唱孙燕姿的歌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

2007年 张友谊 男 627分 大冶一中 大冶 乒乓球、下棋 北大元培计划实验班

2008年 邓莹兰 女 641分 荆州中学 松滋 看书、听音乐 北京大学

2009年 李洋 男 629分 荆门市龙泉中学 荆门 看报纸和历史书籍 待定

(中国新闻网)

概述:

稀土人物收录了为中国稀土研究、发展、应用和保护所做出杰出贡献的专家和学者。

郭伯生

*** 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

1955~1957年在乌克兰第城农学院学农,1962年毕业于莫斯科精细化工学院稀有和分散元素工艺系。1963~1972年在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从事锂、铷、铯元素的提取研究,任专题组长。1973~1975年在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科研办公室从事钛民用和稀土、钼微肥的推广。1975~1977年任稀土研究室副主任。1978~1983年任院科办副主任,从1982年起兼任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稀土农用研究室主任。1984~1991年任中国有色总公司稀土农用技术开发中心主任。1991年调任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稀有稀土局副局长。1993~1994年任中国稀土开发公司总经理,1995~1996年任该公司总工程师。

李东英

1920年12月14日生于北京, *** 党员。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级高工。1948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化学系,1951~1953年和1956~1958年,两次在苏联进修有色金属选矿及稀有金属冶金。1983~1985年任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常务董事、科技部主任。从事工作50年来,主要做的是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工作。1949年研究解决了生产固体黄药(选矿捕收剂)的工艺和设备,至今仍在沿用。五、六十年代组织并参与利用我国资源提取各种稀有金属和制备半导体材料的生产工艺,以满足经济建设和国防尖端的需求。

自60年代至今,长期从事稀土和钛的开发和应用推广工作。特别是于1972年首先倡议并组织实施将稀土用于农业增产,获得成功。20多年来经全国各方的努力试验和推广,已在农作物、经济作物、蔬菜、水果、林业、牧草以及养殖业得到广泛的应用,获得巨大的效益,属世界首创,现居领先地位。七、八十年代从事我国重大资源(攀枝花、包头白云鄂博、金川)综合利用和重要有色金属(钨、锡、铝)行业的开发方针政策的研究。

80年代初受国家科委之命,领导制订了我国的“材料技术政策”,主持编写了《有色金属进展》大型产业丛书。获奖情况:1987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989年获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一等奖。范中碧

1939年7月生于武汉,教授级高工,1962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化工系,同年分配到原石油部(现为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从事炼油催化剂研发工作,1984年任催化裂化催化剂研究室副主任,1993年任主任至今。

1962年至1966年参加了我国催化裂化催化剂工业的初创工作,为我国之一个微球型硅酸铝催化裂化催化剂的成功开发,填补我国炼油催化剂一项空白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获国家科委奖励;参加了我国稀土Y型(REY)分子筛新型催化材料的研究,在此基础上1974年首次开发成功我国稀土Y型稀土(REY)高活性裂化催化剂,配合了我国炼油提升管催化裂化新工艺的开发,从而在完全依靠国内技术的情况下,催化裂化完成了一次飞跃,获国家科学二等奖。

其间与兰州炼油化工厂合作攻关项目“催化裂化催化剂生产科技进步”攻关项目,1998年获得原石化总公司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一种含磷的稀土氢Y型分子筛催化裂化催化剂及生产工艺”获国家发明专利,不仅首创了分子筛催化裂化催化剂一种理想的生产工艺,而且发现了催化裂化一种性能独到的高温固体酸性催化材料,1997年获原石化总公司发明专利金奖,中国国家专利优秀奖和第十一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1999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女职工双文明建功立业竞赛"全国先进女职工荣誉称号。

刘行仁

1937年10月生于湖北天门, *** 党员。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1962年参加工作至今,一直从事固体发光研究工作,曾任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研究员。

1999年7月中科院长春光机所与长春物理所整合后,现任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计委稀土专家组成员,中国稀土学会理事兼中国稀土学会发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科学会理事,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科技人才。

1983~1985年在美国进修稀土复合氟化物合成、晶体结构及光谱性质和无辐射能量传递。在进修期间曾任纽约市中国访问学者及留学人员负责人之一。他长期从事固体发光材料及其光学光谱性质和离子间的能量传递研究。较早地提出光子转移,即光子剪裁的原理,丰富和发展光子剪裁内容。他依据交叉驰豫原理,使不需要的Tb3+的5D3能级跃迁发射的光子剪裁,转移到所需要的5D4能级上,从而使5D4→7FJ能级跃迁发射的光子数增值,发射强度大大增强。

他所研制的“高亮度稀土磷光体-HG3”于1984年获国家发明三等奖(之一名);鉴于对固体中某些三价稀土离子的发光特性和能量传递的研究成果,1995年被授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之一名)等奖项。他在国内外刊物上公开发表190余篇论文。

陈家镛

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80年)。1922年2月17日生于中国四川省金堂县。1939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当时设在重庆的中央大学化学工程系,1943年毕业后在中央大学化学系担任普通化学(无机化学)及有机化学助教。1947年秋赴美国留学,在伊利诺伊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厄巴纳-香宾(Urbana- Champaign)校园化工系研究生院攻读学位,于1949年春获硕士学位,1951年获博士学位。此后即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化工系担任博士后副研究员 1952年秋他原来的博士论文导师HF约翰斯顿(Johnstone)教授邀他回伊利诺大学化工系开展“用纤维层过滤气溶胶的研究”。1954年初接受美国杜邦(DuPont)化学公司薄膜部的约克斯(Yerkes)研究所的聘请、担任研究工程师,参加研究和开发聚酯连续聚合以使该产品能顺利投入生产。

才鸿年

金属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2001年)。生于1940年1月29日,北京市人。1966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研究生)。

曾任兵器工业52研究所所长。现任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顾问。主持薄装甲和我国之一代复合装甲的研究工作,发明了焊后不回火薄装甲钢,并获国家发明二等奖,为我国之一代复合装甲材料与结构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主持火炮身管自紧技术及应用基础研究工作,参加了自紧身管疲劳寿命的研究,先后创立了火炮身管液压自紧技术和高效液压自紧技术,使炮管强度提高60%~100%,并成倍提高疲劳寿命。首次应用这项技术的“XXX火炮系统”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上述成就已载入《当代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其科研成果已用于十多种兵器装备,现仍在用于有关重点武器装备的研制。为表彰才鸿年在科技工作中做出的贡献,1984年授予国家级中青年专家称号,1991年授予兵器工业功勋奖和 *** 特殊津贴。发表论文31篇,出版专著一部,撰写研究报告30余篇。

卢忠效

1935年10月31日生于福建省福州市。 *** 党员,教授级高工。1961年毕业于前苏联乌拉尔工学院冶金系,同年回国后分配到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工作,1961~1964年在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稀土研究室从事稀土金属制备研究,曾任金属组组长、专题组组长。

近几年主要从事稀土和稀有金属的软科学研究和项目的评估工作,先后 撰写了“‘八五’期间稀土科学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我国稀土科技现状及其发展应采取的对策”、“我国稀土科学基础研究进展与'九五'研究重点建议”、“‘八五’稀土科技进展及‘九五’研究重点建议”及“90年代我国稀土科技新进展”等文章,收入国家计委稀土专题软科学基金和计委稀土专家组调研报告。另外还撰写了“面向21世纪稀有金属”、“我国稀有金属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参与编写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报告”和“中国有色金属发展50年”等。获奖情况:曾获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和国家科委颁发的工业新产品奖和国家科学大会奖以及国防科工委颁发的“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证章和国务院颁发的“ *** 特殊津贴”证书等。

洪广言

1940年2月16日生于上海。196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同年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从事稀土研究至今。

1962~1972年从事稀土元素分离提取、稀土络合物的研究。参加包头矿的“451”会战和江西稀土矿中分离提取稀土的工艺实验。1971年首次用溶剂萃取法分离出999999%的高纯Y2O3。1972~1977年从事无机液体激光器的研究,首次研制出用稀土液体激光器作为光源的YJG1型激光微区光谱仪,获全国科技大会奖。

余成洲

1934年8月22日生于上海,1959年毕业于原苏联乌拉尔工学院(现为国立乌拉尔工业大学)有色金属冶金专业,同年分配到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工作,教授级高工。

历任课题组组长、室副主任、主任、院副总工程师。先后在稀土冶炼、稀土金属、稀土永磁、磁疗、贮氢材料、镍氢电池等6大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工作。

现担任国家“863”九五重中之重项目--镍氢电池产业化关键技术课题负责人,兼任国家计委稀土专家组成员,全国稀土永磁协作网专家组成员、中国稀土行业协会专家组成员、国家科技部镍氢电池专家组成员、稀土协会理事、南开大学、中南工业大学 *** 教授 。

马鹏起

1936年11月生于江苏省泰兴县。 *** 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 *** 特殊津贴。

1962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放射化工专业。同年分配到包钢冶金研究所工作。翌年改为冶金部包头冶金研究所,历任技术员、课题组长、湿法冶金研究室负责人。1971年研究了萃取计算理论应用于单一稀土的萃取分离工艺,实现了萃取过程中单一稀土元素的高纯度和高收率的统一,发表了“萃取计算及其应用”一文。

1975~1993年先后担任冶金部包头稀土研究院(原包头冶金研究所)副院长和院长。任职期间,主持过多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和重大科研项目。1993~1997年担任包头钢铁公司总工程师。1997年底在包头稀土高新技术开发区创办了科工贸一体化的大漠稀土有限责任公司,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张 镛

1935年10月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 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61年2月毕业于前苏联莫斯科有色金属和黄金学院稀有金属冶金专业,回国后先后担任核工业化工冶金研究所副所长,核工业生产技术司副司长,中国宝原开发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总工程师兼中国核工业稀土公司总经理及中国核工业黄金开发办公室主任和中国核工业稀土应用开发办公室主任等职,历年兼任中国黄金学会首届理事、中国铀矿冶学会副秘书长,第二、第三届国务院稀土领导小组稀土专家组(后为国家计委稀土专家组)成员。

曾天元

金属冶金专业,同年分配到北京有色冶金设计总院工作至今,先后任该院稀冶室专业组长、副主任、主任、所长。

1962~1975年参加稀土萃取分离、稀土变价元素分离等试验研究;1975~1977年作为“技术领导小组”成员,组织和参加“伯胺萃取法从包头矿中分离钍和混合稀土”试验,获全国科技大会奖。1977~1980年作为课题组副组长,主持和参加的“伯胺萃钍和硝酸钍制备”工业试验中,首次从包头稀土矿中分离出近百公斤放射性钍产品,并亲手操作钍产品的浓缩,该项目与同期合作组织参加的“伯胺萃取氯化稀土”工业试验,同获冶金部科技成果四等奖、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该成果被应用于独居石处理中钍的分离与提纯工业生产。

苏 锵

生于1931年7月15日,广东广州人。199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工学院化工系(1948~1950年,中山大学化工系;1950~1952年,北京大学化工系;1952年院系调整至清华大学化工系),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从事稀土研究工作至今已40余年。历任稀土研究室课题组组长和室主任,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稀土学会发光专业委员会主任,发光学会副理事长,《稀土》、《化学学报》、《中国化学》、《无机化学报》、《应用化学》副主编和1989年第二届国际稀土光谱讨论会主席,1997年第三届国际F元素会议国际科学委员会会员。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共培养博士生9名,硕士生16名。1990年由新加坡世界科学出版社(World Scientific)出版<Rare Earths Spectroscopy>(稀土光谱)的英文论文集一本,1993年由河南科学出版社《稀土化学》专著一本,1994年主编《变价稀土元素化学与物理》会议论文集一本。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30余篇,获钇—钡—铜—银—氧高温超导体的发明专利一项。

袁承业

有机化学家。浙江上虞人。1948年毕业于国立药学专科学校。1955年获苏联科学副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58年建立与领导了核燃料萃取剂研究组,解决了我国国防工业的急需。

70年代结合我国有色金属的综合利用研制成功分离稀土及钴镍的多种萃取剂。与合作者在大量实验数据基础上进行“萃取剂的结构与性能研究”,以后又用量子化学、分子力学、模式识别、因子分析及相关分析进行处理,从而将萃取剂化学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与研究生在有机磷化学的基础研究方面获得很好的成果。

王淀佐

矿物加工及冶金专家。辽宁省锦县人。1934年3月23日出生。1961年中南工业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1990年当选为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教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名誉院长、教授,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发展了浮选理论,在矿物加工工程的研究中,系统分析浮选剂结构-性能关系,建立起浮选剂分子设计理论,用一系列定量判据和计算公式,并通过分子结构的“组装模型”对各基团预测计算组装设计特定用途的药剂;从理论上统一解释了硫化矿浮选研究中长期争论的三大问题,在实践上发展了电化学控制及无捕收剂浮选;提出盐类矿物浮选的4条规则,推进了浮选理论的定量化和实用性;提出“粗粒效应”,丰富了细粒选矿理论。

黎乐民

化学家。广东电白人。1959年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毕业, 1965年该校技术物理系研究生毕业。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早年研究配位化学和萃取化学,把两项滴定法推广应用到生成复杂萃合物的情况。1977年以后主要从事理论研究。系统研究了稀土化合物的电子结构,阐明其成键特征、相对论效应的作用以及稳定性规律。提出双层点电荷配位场模型与定义分子中原子和原子轨道的 *** 。提出从光谱数据直接求振动力常数的诱导自洽 *** ;用量子化学 *** 导出正弦型同系线性规律;对芬太尼类麻醉镇痛剂电子结构与药效找到较好的关联指数。发展了用密度泛函理论处理多重态结构的理论 *** 。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黎乐民

化学家。广东电白人。1959年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毕业, 1965年该校技术物理系研究生毕业。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早年研究配位化学和萃取化学,把两项滴定法推广应用到生成复杂萃合物的情况。1977年以后主要从事理论研究。系统研究了稀土化合物的电子结构,阐明其成键特征、相对论效应的作用以及稳定性规律。提出双层点电荷配位场模型与定义分子中原子和原子轨道的 *** 。提出从光谱数据直接求振动力常数的诱导自洽 *** ;用量子化学 *** 导出正弦型同系线性规律;对芬太尼类麻醉镇痛剂电子结构与药效找到较好的关联指数。发展了用密度泛函理论处理多重态结构的理论 *** 。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李冠兴

核材料专家。1940年1月4日出生于上海市。1966年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

现任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202厂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周廉

周廉院士是我国著名的超导和稀有金属材料专家。1940年3月出生于吉林省舒兰县。1963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同年分配到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工作;1969年响应国家支援三线号召,调到宝鸡有色金属研究所工作;1979年,由教育部派往法国国家科学院进修,1982年回国;1984年起,任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常务副院长;1994年遴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1998年,当选为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和西研稀有金属新材料股份分公司董事长,兼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长,国家超导技术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稀有金属材料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际低温工程材料委员会委员,国际钛会执委会委员和国际生物工程材料委员会委员等职。

肖纪美

材料科学家 1920年12月7日出生。材料科学家。湖南凤凰人。别名继美、 志新。1943年国立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毕业。1948年赴美留学,翌年获密苏里矿冶学院冶金学硕士学位,1950年获密苏里大学冶金学博士学位。后在美国林登堡热处理公司、爱可产品公司及美国坩埚钢公司从事产品分析和科研工作。1957年回国,历任北京钢铁学院(后改名北京科技大学)金属物理学教授兼金属物理教研室主任、材料失效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合金钢、晶界吸附、脆溶沉淀、晶间腐蚀、断裂科学、氢损伤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发现了“氢致滞后塑性”现象,提出了反映缺口下应力腐蚀断裂韧性新参量,对钛合金氢致开裂及水溶液中应力腐蚀断裂的动态程,提出了氢损伤机理。 应用断裂力量,分析和解决了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许多重要断裂问题。

著有《金属的韧性和韧化》、《应力下的金属腐蚀》等;撰有《材料的失效分析,性能预测和结构设计》、《高强度钢水介质应力腐蚀研究》等论文200多篇。

周寿增

教授,博士生导师,1960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现为北京科技大学)金相热处理专业,后留校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曾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功能材料教研室主任,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现为北科大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并任金属学会功能材料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仪表材料学会理事、中国物理学会磁学与磁性材料分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应用磁学会委员等。

赖兆添

1953 年 12 月生于江西省龙南县。 1977 年毕业于湖南大学化工碳素专业,长期从事稀土工业的开发和管理工作,尤其在稀土矿山的开发与管理、稀土矿开采工艺的改进与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发展稀土深加工应用以及赣州稀土矿业有限公司的创建和正常动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1989 年在《稀土》刊物上发表名为“稀土工业的降温与加热”的论文; 1989 年 12 月在《国务院稀土领导小组专业家组调研报告汇编》中发表名为“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开采现状与国家要采取的政策”的论文; 2003 年 12 月在《稀土信息》中发表论文“浅谈加强离子型稀土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

1985~2000 年主持龙南稀土工业的开发与管理,首先提出“统一领导、统一计划、统一销售、统一管理”的龙南稀土工业管理办法并付诸实施。新建龙南稀土冶炼厂、龙南稀土金属材料厂,初步形成龙南稀土工业“开采——冶炼——应用”的体系;与科研单位合作,在龙南首次试验和推广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原地浸矿工艺。并于 2004 年 8 月在赣南稀土矿 D 级储量可靠程度研究中获科技进步三等奖。

习家辉

德国福特旺根大学硕士研究生,“中国稀土农用网”创始人,中国农用稀土应用推广第二春发起人,“依农科技”创始人。依农科技企业法人。

2004年参与国家科委“十五科技攻关重大项目”,“稀土应用工程”重大项目,“稀土农用新材料、新技术在西部地区的应用与示范”攻关课题。

主要研究方向:如何利用稀土为农业增产、增收、提质和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大的价值。

“稀土人物”,“农用稀土”,“稀土农用”,“益植素”等词条创建人。

主要著作:《稀土在农业中的科学应用技术》《如何培育和打造你的员工》。

无论在什么时代,在哪个国家,都存在着一些崇洋 *** 的人,他们一味地追求外国的“自由”,而忽略了国内的发展。在前几年就有一位在外国留学的中国留学生在毕业晚会上这样说到:

“五年前,我乘坐中国的飞机抵达美国。在踏出达拉斯机场航站楼的那一刻,我就赶紧把我先前在中国准备好的五张口罩里取出一张戴上,但当我呼吸到美国的之一口空气后,我摘下了口罩。这里的空气是如此的清新甜美,显得格外地奢侈。”

在中国这样的人比比皆是,每年中国都会有许多留学生出国留学,有一些学成归来,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但是也有一些人被国外的“自由、民主、清新甜美的空气”所吸引,投入外国的怀抱,曾经就有一位北大的高材生,宁愿在外国刷盘子也不愿意回到国内。

01

这位北大高材生就是张益唐,1955年出生于上海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其父是电气工程专业的大学教授,母亲是公务员,在这样一个优越的家庭出生,张益唐从小就接受着良好的教育。张益唐从小就对数学感兴趣,在其九岁时就开始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在其十五岁时,张益唐跟随母亲被下放到了农场,几年之后,回到北京当了一名普通的工人。

1977年,高考恢复,张益唐在经过几个月的系统复习之后,在1978年参加高考,从百万人中脱颖而出,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中国顶尖大学——北京大学,并进入数学系学习。1982年获学士学位,师从潘承彪教授,继续在北大深造。1985年成功获得硕士学位,并在北大校长丁石孙的推荐之下,张益唐作为公派自费生赴美留学,在美国普渡大学深造,师从台湾代数专家莫宗坚,1992年从该校毕业,获得博士学位。

02

张益唐获得博士学位之后,本该前途似锦,但是在此之前张益唐的博士论文却出了问题。张益唐在撰写论文时,引用了导师莫宗坚的一些理论,但是这些理论还未得到证实,因此在论文推出之后,被发现其理论是错误的,因此张益唐的论文没有通过,数年来的努力都白费了,直到张益唐37岁时,才拿到博士学位。

或许是在张益唐论文的影响之下,莫宗坚的一篇新论文也遭到否定,由此可见两人之间产生了不可调节的矛盾,在张益唐毕业之后,导师并没有给张益唐写推荐信。

在莫宗坚的影响之下,张益唐找不到如意的工作,迫于生计,最后只得选择在饭店刷盘子、打零工。当时十分欣赏他的丁石孙校长知道张益唐的境遇之后,邀请他回北大教书,但是他宁愿在美国刷盘子,也不愿意回北大任教。

03

就这样在美国生活了多年之后,在1999年,张益唐偶遇校友,并帮助校友解决 *** 设计问题,为了感谢张益唐的帮助,校友给他在新罕布什尔大学找了一份讲师的工作,张益唐也在学校中一边授课,一边进行着数论的研究。在其58岁时,在《数学年刊》上发表了《素数的有界距离》,让自己再次进入数学界。2014年他因为对数学的诸多成就,获得了弗兰克·奈尔森·科尔数论奖、麦克阿瑟天才奖等,但是在美国普渡大学颁予张益唐“杰出校友”的时候,他却说道:

“我大概不会去领这个奖的。可以这么说, 北大是我唯一的母校。”

在2016年还成为了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数学系终身教授。

而关于张益唐拒绝回国的原因,有人说他“崇洋 *** ”,也有人说他不愿为母校抹黑,想要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后来张益唐对这件事,在接受采访时说出了拒绝回国的原因:

因为当时祖国并没有太多的物质支撑,与他学术相同的数学家亦是少之又少。

国际学生在美国的生活是怎样的?这个问题有很多不同的答案,所以我写的更多的是我自己的私人感受,希望对你有一些帮助!

作为一名在美国留学的本科生,这将是兴奋和沮丧的强烈混合的一种体验,我想说美国留学生的生活不是你想的那样!其实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不管你在哪所大学,它都可能令人失望。许多外国学生在被密苏里大学录取后得知自己不在纽约,感到很惊讶。在外面比较不一样的是,他们的同学都不是纽约人,可能来自全世界各地。他们可能对您的国家、种族、宗教和民族有愚蠢的假设,并且会以问题或粗鲁评论的形式分享这些观点。 

与此同时,还会有很多令人高兴的事情发生。 正如我在另一个答案中所说,食物、鞋子、床单、垃圾袋的质量和种类——既令人兴奋又令人难以抗拒。对于每一个说出你必须努力不哭的愚蠢的人,就会有另一个善良的人,或者很高兴认识来自你国家的人。

作为一名在美国学习的研究生,你的生活将与本科生截然不同。你所在部门的学生圈子会小很多,他们会更愿意接受你作为朋友,因为你对你的学科的兴趣是一种共同的纽带。 但是一旦你离开校园,你就会遇到和本科生一样的问题。

对于专业学校(法律和医学),是完全不同的。 学习通常有超过 100 名法学硕士。 哥伦比亚大学(法学研究生)每年的学生。 他们与 JD(普通法学院)学生一起学习大部分课程。 他们可能有论文或特殊课程,其中他们是大多数学生(通常是两国之间的比较法课程)。 这些学生几乎总是被要求拥有所在县的法律学位,而不是与受教育程度较低的 JD 或医学生在社交上混在一起。 他们经常选择住在国际学生宿舍(如果有的话)或校外公寓,特别是如果他们有家人一起来的话。

1、美国是世界上教育质量高的国家之一,有很多世界著名的大学,其涵盖的课程数量和范围也非常惊人。而且美国高等教育对个人的职业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在这里你可以开阔眼界,了解最前沿知识,培养领导能力,增强竞争力。

2、每年都有来自全世界200多个国家的超过450000留学生到美国接受高等教育,有半数攻读本科,其余的读研究生或者职业课程。其中5%来自非洲,58%来自亚洲,14%欧洲,10%拉美,7%中东,还有5%来自加拿大,按国家来看则是日本和中国比例更大,均为8%。

3、美国奖学金种类繁多。

高校奖学金(校内奖学金)分为非服务性奖学金(Non-ServiceScholarship)、服务性奖学金(ServiceAssistantship)和学校贷款(loan)三种。绝大多数的美国高校研究生院,都设置前两种资助。

4、美国教育种类繁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自己最合适的学校。

有公立学校又有私立学校,有学院又有大学,有两年制大学又有四年制大学,有研究生教育又有职业教育。学位从准学士学位、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到博士学位,博士后等一应俱全。

出国留学注意事项

1、掌握应急****

行前请登录外交部网站和中国领事服务网,查询并保存旅行目的地中国使领馆的****以及相关旅行提醒、警告等海外安全信息。若目的地国与我国无外交关系,则可保存中国驻其周边国家使领馆的 *** ,以便就近求助。

2、检查护照有效期

护照剩余有效期一般应在一年以上,否则可能影响申请他国签证,或影响在国外期间的行程安排。

3、办妥目的地国签证

确保已取得目的地国的入境签证和经停国家的过境签证,签证种类与出国目的相符,签证的有效期和停留期与出行计划一致。

自洋务运动以后,清 *** 派留学生留学西洋各国成了一个重要的举措。1872年8月,30名中国儿童首次派往美国留学,其后的1873年、1874年、1875年,又各有30名儿童赴美留学。这四批共120名留美学生,被称为“留 *** 童”,他们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

那么这些留学生到美国后都经历了什么?回国后又为清王朝做出了什么贡献?

赴美留学的提议与实施

官派留学生的计划是由中国之一位在美国大学毕业的自费留学生容闳提出的。1846年,香港马礼逊学堂校长美国传教士布朗回国时,带了容闳、黄胜、黄宽3名中国学生一起留美。他们进入美国马萨诸塞州孟松学校就读。

1848年黄胜因病提前回国,1849年黄宽转赴英国爱丁堡大学学医。1850年容闳考入美国耶鲁大学,1854年议优异成绩毕业,1855年回国,曾为曾国藩办洋务采购过机器,并向丁日昌和曾国藩提出派幼童留美的计划。

1871年,曾国藩和李鸿联名奏请“选聪颖子弟,携往外国肄业,实力讲求,以仰副我皇上徐图自强之至意”,并具体建议访选各省聪颖幼童,每年30名,4年共120名,分批赴美国留学,15年后归国,正可报效国家。

这个提议很快得到了朝廷的批准,并令翰林陈兰彬、容闳二人主持留美事宜。开始招生时,由于当时风气未开,很多父母不愿意让孩子出洋,加上还要立类似生死状的结书,更增加了人们的恐惧心理。

容闳等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从广东、上海等地招到了30名10至16岁的幼童,并在上海出洋局补习中文和英文,经考试合格,才正式派遣赴美留学。

1872年7月,容闳先往美国安排学生宿舍和学校。8月11日,陈兰彬率之一批30名幼童从上海经日本渡太平洋抵达美国西岸旧金山,然后乘火车到东部涅狄格州。这些幼童被分散安排在美国居民家中住宿,受到各家主人的热情接待。四批留美学生到齐后,清 *** 在美国哈特福德建成一幢留学事务所,由陈兰彬和容闳任留美学生正副监督。

留学幼童在美国的经历

留 *** 童年龄小,很快就适应了美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他们努力学习,进步很快,得到了美国老师和同学的好评。一位美国同学回忆道:“他们待人接物彬彬有礼,长于各项运动,天资又高,不但体育好,各门功课都好。我所见过的各国学生们,要数中国学生最出色了。”

留 *** 童陆续在美国的中学毕业后,至少有50人考进了美国的大学。其中22人考入耶鲁大学,8人进入麻省理工学院,3人考入哥伦比亚大学,2人考入哈佛大学。

留 *** 童在美国学习勤奋,生活充实,并逐渐融入到美国社会,他们的思想和习惯也渐渐发生变化,如他们见官员不愿跪下叩头,要求改穿西服,体育活动时穿运动服。有的学生还剪了辫子,进过教堂。

留美学生的种种“悖逆”之举,自然会引起封建官僚的不满。陈兰彬由于是进士出身,深受传统文化的浸染,他很快与支持学生的容闳发生分歧。后来陈兰彬调任驻美公使,先后继任留学生监督的容增祥、吴子登都与容闳不合。

尤其是吴子登上任后,见到学生不肯下跪,竟大怒加以训斥甚至责打,他向朝廷上奏,指责留美学生不遵守封建礼教,已被洋俗同化,他还攻击容闳纵容学生。此外,国内朝堂上也对容闳和留学生纷纷发难。

1880年,御史李士林听信谣言,上奏诋毁留学学生“毫无管束、抛荒本业、纷纷入教”。于是清 *** 命北洋大臣李鸿章、南洋大臣刘坤一查明并严加管束,如有私自入教者,即行撤回。

李鸿章不敢怠慢,即令陈兰彬、吴子登对留美学生设法整顿,并责备容闳失职。而吴子登又借着这个理由继续诬陷容闳与留学生,说他们“外洋风俗,流弊多端”,甚至迫不及待要马上带学生回国,但被李鸿章及时制止。

然而,当时美国发生经济危机,生产萧条,资本家和舆论为了转移视线,竟归罪于中国华工夺了美国人的饭碗,掀起了一股排华逆流。留美学生也因此受到歧视,一部分留美学生已经中学毕业,清 *** 希望让他们进入美国陆海军校深造,但美国 *** 却称“此间无地可容中国学生”。

在内有封建顽固派的攻击,外有美国排华政策的影响下,李鸿章虽不愿让留学生撤出美国,但也顶不住压力,终于在1881年夏,清 *** 决定将留美学生全部撤回。

1881年8月,留美学生奉命全部回国,他们告别了美国的师友,分三批到旧金山乘船。11月,留美学生回到上海,令他们失望的是,不仅没有人前来欢迎,上海的官员们怕他们逃跑,竟然用士兵将他们押回衙门。

留学生回国后的经历

这100多名留学生回国后,按照原先的计划,理应根据他们所学安排到重要岗位上。可是,清 *** 对他们并不重视,有的用非所学,有的屡遭挫折。但是他们学生扎实,精通外语,聪明能干又有报国之心,特别是洋务运动、清末新政和民国初年都急需外交、军事和建设人才,因此大多数都脱颖而出成为了国家的栋梁。

留美学生中,回国后从事铁路、电报、工矿等建设的人数最多,其中最杰出的被誉为“中国工程师之父”的詹天佑。他是之一批留 *** 童,美国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刚回国时就被派到福建船政学堂,后又被张之洞调到广东博文馆当英文教习。

1888年,詹天佑参与修建京沈铁路。1904年又主持修建京张铁路,1913年被选为中华工程师学会会长。此外,还有十多人曾担任过铁路局局长、总工程师和电报局局长,成为中国近代早期铁路和电报的奠基者。

留美学生回国后也有活跃在政界和外交界的,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民国之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他是第三批留 *** 童,后人哥伦比亚大学文科。回国后出使朝鲜,结识袁世凯,后任天津海关道。

1904年,唐绍仪作为外务部侍郎赴英国谈判,维护中国 *** 对 *** 的 *** ,功不可没。清末时,他又参加南北议和,民国初年担任之一任总理。此外,留美学生中还有清末外务部尚书梁敦彦及驻美公使梁诚等十几个外交官。

在文化教育在,留美学生中则出了好几位大学校长,最著名的如清华学堂(今清华大学)校长唐国安、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校长蔡绍基等。当然,还有不少人跻身军界,但大多数都是担任海军军官。

 现在,在留学生群体中,有很多留学党家境一般,他们大多数来自中产家庭,有少数家里条件并不好,靠打工和奖学金维持生活,下面来说说家境一般的留学生在美国的真实生活是怎样的。

| C菌 坐标:美国

 在美国的日子里,我过得很累,但是很快乐。同时,我也嫉妒过,绝望过,挣扎过。不过还在最后我都挺了过来,因为我明白:虽然我有巨大的经济压力,但是我有无价的梦想。我结合自己的情况立了三个目标:

 1 争取三个学期毕业,这样可以节约最后一个学期的学费。

 2 前两个学期我要选很多的课,争取第三个学期我只需要修两门课。因为这样一来我便可以在最后一个学期成为 part time student,这样那学期的学费又可以节约 60%。

 3 找到一份工作。

 我学的比较努力。我描述一下我的状态:

 1 我在这两年里从来没有去过我所在城市的市中心,也从来没有去附近的大城市旅游过。

 2 我一周包括周末平均下来每天 1:00 AM 睡觉,并不是因为我很勤奋,而是因为我只是个凡人,而且课业确实也很繁重,我需要为白天的不高效付出代价。

 3 我只选难的,有用的,有大量编程 project 的课,因为我知道混 GPA 对于计算机这一行没有任何用处。(当然懂行的同志说我是 ivy league 的 GPA39 的大神,最后去了 ORACLE,我尊敬您。)分低点无所谓,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4 和我一个专业的同学,70% 的人和我一样努力,10% 比我更努力,20% 混日子。其他的专业的同学,差异较大。商科同学,大多数 party,周末开车去旅游,暑假飞遍美国。ee 同学,认真和混日子的各有一半,很多想转编程,但也就是说说而已。这个情况不适用于其他学校。

 最后我 GPA 惨不忍睹,最终还是通过了更低的毕业要求。我发表了一篇 ACM 论文。我面 Google,Microsoft,LinkedIn 都挂了,最后留在我读书的这个州得到了一份 9W 的工作。其他的福利我都很满意。

 我现在每个月给我家寄回 3000 美元还钱,剩下的钱我也花不完。由于我实际只花了 45W,因此我两年就能还清我家的债务。我现在的日子过得很好,财务自由,宁静,快乐。

 但是我试图在描述这样一个自己:淡定,坚持,不完美。

 我也常常想为什么我不能出生在一个稍微富有点的家庭,这样我就可以不那么累。但是在经历足够长的时间后,我意识到这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得不到就算了嘛,何必老是惦记呢与其抱怨,不如接着学习和工作,离梦想又近一点。

 | W菌 坐标:英国

 家境不好还能出国已经感觉到很幸福啦,不是每个家庭一般的孩子都有这样的机会,既然已经很幸运了,那就努力让自己的这份幸福延续下去吧。至于生活是怎样的,努力学习,用心打工,生活还是可以很多姿多彩的。

 一般不和家庭条件特别好的孩子成为朋友,害怕不知不觉感到低落和不公平。就像刷朋友圈,看到他们晒全世界的美景和美食,而自己只能利用假期 *** ,时间长了会不开心。

 身边也有和我一样家境一般的留学好友,也会选择上学期间打工做 *** ,跟那些家境条件好的留学党比,就是不能随意去高级餐厅吃饭和买各种奢侈品,其实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也就不会盲目攀比。经济上的限制有时候是客观现实,也许不能满足我想出去旅行的愿望,但是更能激发我在别处努力的斗志,可以没有他们优越,但是至少可以比他们拼。

 | K菌 坐标:德国

 我在外面留学已经四个月了,这四个月,受过很多苦痛与煎熬,也有开心欢颜。

 我家的条件一般般,对于出国,我没有找他们,我自己赚钱然后出来读书,所以,平时我也是非常节俭,以及尽可能不去外面胡吃海喝,不去添置更多衣裳,还自己通过互联网给中国的学生们上课,赚点钱,留学其实挺苦的,大家的家庭都是差不太多的,别人也会会带走另一种眼光看你,比如说我,他们就见不得我自己花自己的钱出来读书,还能赚钱,所以,平时他们都是冷嘲热讽的,哪里都有这种的人啦,所以,一个人留学,你还需要经历别人的冷眼。还有就是,有可能你有女朋友了,就会变成异国恋,这种揪心的难受真的用文字形容不来。谁留学,谁自己明白。凡事还是要靠自己去实践,小马过河的精神。

| H菌 坐标:澳洲

 四年前自己出来留学,跟大多数留学生一样,因为不想给家里更多的经济负担自己也会出去做 *** ,在厨房刷过盘子,当过餐厅服务生,在报社做过排版,被同胞们压榨过,也吃过很多哑巴亏 不过这都是普通留学生的经历,跟大多数人一样,也不觉得有什么特别。

  | J菌 坐标:美国

 大一大二生活过的非常快,更多的国际生、更大的圈子、更新鲜的大学生活,让我的生活精彩而迷醉,虽然每个月生活费很拮据,但是每周末也会出去Party,也会hang out with different girls,放假了也会预支下月生活费出去旅行。

 大三的时候遇到了一位很好的女孩,我开始收心,努力读书,淡出很多圈子,变身宅男每天学习和女友腻在一起,summer的时候我们都没回国,现在还记得每天傍晚牵着她的手在没什么人的校园里散步的情景,这段时光大概是我留学来最开心的一段日子,简单、充实,GPA也提高了很多。

 家境一般的留学党往往背负一定的经济压力,在经济压力下,还要决定出国的唯一理由是:出国后带给你的收益,能够大于这笔投资。

 留学党出国的经济基础都参差不齐,出国后有各自的生活方式,家境好的留学党可以过得肆无忌惮、无忧无虑,家境一般的留学党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过得坦荡、积极。每一种认真的生活方式以及每一位在异国努力生活的人都值得被尊重。

中国学生可以在美国学习吗?去美国留学如何沟通?

做为中国人身处美国,除了陌生还是陌生。从广义上讲,美国文化和语言都非常熟悉,但出乎意料的、有时甚至是至关重要的差异真的很严重。

正如甘建伟所指出的,语言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中国国语与美国英语完全不同,使用我们认为的“英语”对美国人来说是一个不可逾越的沟通障碍,但我们不知道其他说英语的方式。在您真正到达美国之前,您不会真正意识到需要学习一种新的说话方式,当它最终击中您时,您突然之间很难说技术上讲您的之一语言。

从未在美国生活过的中国人也很难了解两国人际交往方式的差异。没有多少媒体曝光可以让中国人为此做好准备。当我被问到“你今天过得怎么样”时,我还是忍不住稍微停顿了一下,或者扼杀了“最近怎么样” 当一个完全陌生的人决定向我打招呼时。在更个人的层面上,美国的朋友和同事也更难阅读。我知道亚洲人应该相对没有表情,但美国人似乎对他们的表情和语气有很大的控制力,有时很难说出他们真正在想什么。这让我困扰了一段时间,直到我不再关心,我认为这是大多数人所做的!

中国人无休止地抱怨他们的处境,尤其是中国缺乏自由。但在美国真的改变了这一点。这与一些美国人之一次发现中国禁止口香糖时所感受到的恐怖相反:美国人在海外时学会重视他们的自由和民主,而中国人则开始欣赏功利主义。我想在美国可以让你看到美国政治制度丑陋的弱点,以及自上而下、有点专横的 *** 的优点。

我列出困难只是因为它们更有趣,而不是因为它们主导了体验。中国人可能经常被欺负学习比美国人更多的东西,但美国大学的哲学和 *** 是如此开明。自由、学习的热情、鼓励和对学生发展的真正关心都是无与伦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