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派幼童赴美留学的历史背景?

问答04

晚清派幼童赴美留学的历史背景?,第1张

晚清派幼童赴美留学的历史背景?
导读:把这份奏折载入史册吧  派遣幼童到美国留学,是"中华创始之举,古今未有之事"。这两句话,是曾国藩和李鸿章在给朝廷的奏折里说的。因为"古今未有",所以这一计划的决定,采取了极其郑重的方式:1871年8月5日,先由曾国藩李鸿章联名,向同治皇帝(

把这份奏折载入史册吧

  派遣幼童到美国留学,是"中华创始之举,古今未有之事"。这两句话,是曾国藩和李鸿章在给朝廷的奏折里说的。因为"古今未有",所以这一计划的决定,采取了极其郑重的方式:1871年8月5日,先由曾国藩李鸿章联名,向同治皇帝(实际上是向垂帘听政的慈禧、慈安两位皇太后)会奏;太后批给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复议;总理衙门和曾国藩、李鸿章对奏稿进行商议修订,9月5日,再将"议奏"呈太后;9月9日,获得批准办理的圣旨。

  在奏折里,曾国藩和李鸿章这样评价外国的科学技术:西洋军事实力的背后,有地理、数学、天文、制造等多种知识;他们重视引入外国的先进技术,把学有所成的"游学"者请到学校,教授各门科学;他们把陆军和海军的建设看作"身心性命"……今天我们中国要仿效他们的成功之道,最紧迫的,是应当选拔聪颖子弟到海外留学,努力钻研,以实现皇上逐步自强的夙愿……

  他们的规划是:访选各省聪颖幼童,每年30名,四年共120名,分批搭船赴洋,在外国留学,15年后,按年分批回国。"计回华之日,各幼童不过三十上下,年方力强,正可及时报效"。

  奏折对幼童留美的具体事宜作了规定:赴洋幼童学习一年,如气性顽劣,或不服水土,将来难望成就,就应由驻洋委员随时撤回。幼童入学之初,读什么书,学什么专业,应由驻洋委员列册登注,每四个月检查一次,年终汇总报告。驻洋正副委员,每人每月薪水银450两,翻译一人,每月薪水160两。每年驻洋公费银共六百两。正副委员翻译教习来回路费,每人银750两。幼童来回路费及衣物,每人银790两。幼童驻洋学费津贴屋租衣服食用等项,每年计银400两。每年驻洋委员将一年花费开单报告,"倘正款有余,仍涓滴归公",如果费用不足,可报告要求补充。留学事务局每年的预算,为库平银6万两,以20年计算,约需库平银120万两。当时的币值,每4两银约合美金55元,所以驻洋委员的月薪等于618美元,翻译的月薪220美元;留学事务局每年预算为825万美元。

  曾国藩和李鸿章决定,由翰林陈兰彬担任留学事务局正委员,留学计划的积极倡议者容闳为副委员。(后文我们会看到,开放的容闳与保守的陈兰彬及其继任吴子登之间产生的矛盾,最终导致留学计划的夭折。)

  惊涛三万二千里

  之一批"留 *** 童"于1872年8月11日起程赴美。前后四批,共120名"留 *** 童",都是乘坐轮船,跨海三万二千里,横渡太平洋去美国的。

  有一个叫祁兆熙的人,是奉命护送第三批"留 *** 童"的小官。他留下了一部《游美洲日记》,绘声绘色地描绘了一个多世纪前的跨海旅途。

  在上海登船的头天晚上,天真的孩子们看到洋泾浜一带的"自来火灯"(煤气灯)"簇簇匀排,荡漾波心",快乐之极。启程时天蒙蒙亮,他们兴冲冲早起,观看轮船驶出吴淞口。

  午后天气变坏了,"风雨交加,舱面不能行走,晕浪者呕吐大作,俱睡而不能起。"风浪一起,舱间便"多啼哭声,不得安睡"。

  幼童的适应性也强。经过十数天的航行,晕船者开始减少。每遇大风暴,祁兆熙等大人还如醉汉,孩子们却"嬉戏自得,毫无恐怖"。到了深夜,小家伙们还"在大菜间 *** ",喧哗不已。他们甚至有些喜欢风浪,因为风高浪急的时候,祁兆熙就会免除他们每天的功课。

  祁兆熙是个十分尽职的官员,他发给幼童们《太上感应篇》、《三训合刊》,每天上午宣讲。晚上则让孩子们温习"西书"。

  开始,幼童吃不惯船上的西餐,把祁兆熙治喉咙痛的咸西瓜皮抢 *** 光。但是航程刚刚过半,多半幼童已经习惯了牛奶面包。"每人坐处大碟一,勺一,叉一;洋布手巾一方,束以白铜圈"。祁兆熙记述的食物有牛肉、羊肉、鱼、甜咸皆有的面饼,饮料有奶茶、冰水。"饮毕,进高脚瓷盆四,装水果、干果二,每人随意食之"。

  在祁兆熙的日记中,还可见到他管束教育淘气幼童的记述。他曾"薄责"三名不守规矩的孩子,管教几个"寻口舌"斗嘴的人。一天,有几个幼童从甲板上捡回外国人遗弃的地图,他看到后严厉斥责,命送回原处。不仅如此,他还把幼童 *** 起来训话,告诫他们说:"用了船上的东西,一定要归还原处;精细的东西,千万不能损坏;只有这样,人家才说你聪明,不会讨厌你。你们给我记住!"

  30天航行终于结束,在旧金山上岸之前,祁兆熙打开衣箱,让幼童换好上岸的服装,那是一套崭新的衣服:"蓝绉夹衫,酱色绉长褂,缎靴"。

  "为到金山上岸光辉。"---祁兆熙想到的是大清的形象。

  开足马力的年轻国家

  1872年9月15日,《 *** 》旧金山报道:

  昨天到达的30位中国学生都非常年轻。他们都是优秀的有才智的淑女和绅士,并且外表比从前到访美国的同胞更加整洁。3位满清官吏阶层的监护人和他们同行。中国 *** 拨出100万美元作为他们的教育经费。中国 *** 计划每年选派30名学生前往这个国家。

  新大陆让幼童睁大了双眼。

  最让幼童感兴趣的莫过于"火车"。

  要问19世纪70年代的美国是什么样的,"火车时代"无疑是更好的概括。之一批幼童抵达美国时,这个年轻的国家刚刚修筑了横跨大陆的火车干线。十几年前还处在田园牧歌时代的土地,一夜之间从东到西冒起了滚滚浓烟。这个建国不足百年的国家轻装上阵,朝气蓬勃,一种称作"美国精神"的东西,吸引着来自全世界的新移民。

  "留 *** 童"乘火车到达的终点站,是康涅狄格河畔的Springfield,中国人给了这座城市一个清新的名字:"春田"。大作家马克·吐温一家居住在此。不但他的两个女儿日后成为留 *** 童的同学,作家自己,也与留学事务局结下了不解之缘。(后文将述及)为了让这批年纪尚小的中国幼童尽快学习语言,并得到家庭的关怀,在容闳的积极奔走下,康州当局决定,将幼童三五一组,分散到康涅狄格河谷的美国人家中。

  消息传出,愿意接受中国幼童的美国家庭踊跃报名。当之一批幼童到达时,已有122个家庭表达了意愿。

  对幸运地获得批准的"Host Family"(负责接待的家庭),康州教育局局长诺索布专门写了一封信。他要求家长们掌握孩子的作息时间,孩子们还很幼小,在慈爱的同时也要严格要求,注意道德培养,注意中文的温习。他还特别提到了幼童的健康:

  要让中国学生知道卫生之道,要让他们经常洗澡。遇到天气有变,必须躲避风寒,尤其在出汗后要特别谨慎,以免发生意外!

  大学生

  有多少"留 *** 童"曾经考入美国的大学?他们曾进入哪些大学?当我们开始追寻这一历史时,有关的资料不够翔实和确切。虽然仍有空白和疑点,我们的调查还是向前推进了一步---查明至少有50名"留 *** 童"进入大学。

  有22位幼童进入容闳的母校耶鲁大学。他们是:詹天佑、欧阳庚、容揆、黄开甲、梁敦彦、张康仁、钟文耀、蔡绍基、唐国安、谭耀勋、李恩富、容星桥、曾溥、陈佩瑚、刘家照、陈巨溶、陆永泉、祁祖彝、卢祖华、徐振鹏、钟俊成、钱文魁。

  容揆和谭耀勋是抗拒"召回",在大批幼童回国后,留在美国完成耶鲁大学学业的。李恩富、陆永泉则是被召回后,重新回到美国,读完了耶鲁。

  在位于波士顿的麻省理工学院,曾有8名中国"留 *** 童"就读:邝咏钟、方伯梁、邝贤俦、薛有福、邝景扬、邓士聪、杨兆楠。

  在哈佛大学档案馆,我们查到了中国"留 *** 童"丁崇吉的入学登记卡。

  3位进入了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唐绍仪、周寿臣、吴仰曾。

  5位"留 *** 童"进入了纽约州瑞萨莱尔理工学院:吴应科、吴敬荣、苏锐钊、罗国瑞、潘铭钟。潘铭钟15岁就进入大学,被称为"天才少年",却因过度刻苦,在入校一年后病逝。我们在哈特福德看到了潘铭钟的墓,草丛中,小小的墓碑已经开裂……

  可以肯定,这决不是"留 *** 童"进入大学的完整记录。

  马克·吐温和格兰特的斡旋

  李鸿章原计划把留学幼童送入军事学院和海军学院,但当若干幼童从美国的高中毕业,准备到大学读书时,美国 *** 却没有接受中国 *** 的请求。他们允许日本学生在军校学习,却未给中国幼童同样的权利。同时,美国西海岸出现了"排华"浪潮,给中美关系蒙上了阴影。

  在容闳和陈兰彬、吴子登为留学生的洋化问题发生争执的情况下,皇帝此时也在一份奏折上批示,要求对留洋事务局严加整顿。在这种形势下,李鸿章感觉到出洋留学事务局大势已去。1881年2月20日他在给陈兰彬的电报中说,"如真无功效,弗如及早撤局省费"。但几天后他接到美国的大学校长和前总统格兰特的两封来信,又对"裁撤"深深犹豫了。

  容闳感到吴子登威胁留学事务局生存时,立刻向密友、当地教堂牧师推切尔求助。推切尔首先联络美国若干所著名大学的校长,联名致信清廷的总理衙门。出自耶鲁大学校长波特手笔的这封信称:

  贵国派遣的青年学生,自从来到美国,人人善用时间,研究学术,各门学科都有极佳的成绩。……他们的道德,也无不优美高尚。……他们不愧是大国国民的代表,足以为贵国争光。他们虽然年少,却都知道自己的一言一动关系祖国的荣誉,因此谨言慎行,过于成人。他们的良好行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美国少数无知之人平时对中国人的偏见,正在逐渐消失。而美国国人对中国的感情,则日趋融洽。今天听说要召令学生回国,真是无比遗憾。对学生来说,目前正是最重要的时期。……他们像久受灌溉培养的树木,发芽滋长,就要开花结果,难道要摧残于一旦尽弃前功吗?

  各位校长严正批驳"中国学生在学校学习,未得其益反受其损"的传言,认为这种传言使美国教育和美国的形象都蒙上恶名。他们批评中国 *** ,对两国 *** 当年有正式协议的留学计划,不加详细调查,没有正式照会,突然将学生从校中召回国内,这种举动,只能损害中国的国体。

  推切尔牧师和他的好友马克·吐温还决定到纽约见前总统格兰特先生,请求他的帮助。

  马克·吐温描绘过那天的情景:过程很有趣。推切尔整夜未合眼,准备见格兰特时的铿锵有力的措辞、无可辩驳的事实,并且将它们烂熟于心,所有的努力不过是要颤颤巍巍地请求格兰特在一份给中国总督大人李鸿章的 *** 书上签上名字。结果是,推切尔还没有正式开始他的宣讲,格兰特立刻表态,"我会给总督大人写一封信,单独写一封,给他施加一些更有力的证据,我很了解他,我的话对他会有分量的。我立刻就写。"转眼间,推切尔所作的所有努力都成了零。就好像他来向人借1美元,在他还莫名其妙的时候,人家给了他1000美元。

  1881年2月24日,李鸿章致电陈兰彬:格兰特来函,幼童在美颇有进益,如修路、开矿、筑炮台、制机器各艺,可期学成,若裁撤极为可惜。

  李鸿章是久经政治风浪的圆滑老臣,在信中,他没有挺身保护容闳,而是说,多年来,容闳偏重西学,使幼童中学荒疏,他曾一再去信诫勉。又说,学生大半出生于广东,幼年出洋,沾染洋习在所难免;吴子登绳之过严,导致冲突,以至于要"全撤",未免近于固执。他说,容闳不愿裁撤,是意料中的;陈兰彬坚持全裁,也不是没有原因。倒是吴子登后来提出的是"半撤半留"的办法值得考虑。李鸿章的意见:进入大学的学生应当继续读完,其余学生中选择聪颖可成才者酌留若干,此外逐渐撤回;留学事务局的人员可酌裁省费。由于当时已有近60名幼童进入大学,加上"酌留若干",这一方案,真正撤回的只是少数。李鸿章的苦心,由此可见一斑。

  然而,他没有想到,总理衙门正好借题发挥,称李鸿章有"不撤而撤之意",向皇帝呈递了"奏请将出洋学生一律调回"的奏折。1881年6月8日,总理衙门奏:

  臣等查该学生以童稚之年,远适异国,路歧丝染,未免见异思迁,……若如陈兰彬所称,是以外洋之长技尚未周知,彼族之浇风早经习染,已大失该局之初心……臣等以为与其逐渐撤还,莫若概行停止,较为直截。相应饬下南北洋大臣,趁各局用人之际,将出洋学生一律调回。

  是日奉上谕:依议,钦此。

  这4个字,和当年批准留学计划的上谕完全一样。

  归来

  耶鲁大学学生黄开甲,曾写信给他的美国"家长"巴特拉夫人。这封1882年1月28日发自上海的信,让后人仿佛身临其境,看到了"留 *** 童"回国后的景况---

  ……您一定惊愕,我们备受祖国 *** 苛刻待遇的事。可能您已经风闻此事,但我愿意重述经过,立此存照。

  当我们乘坐的"日本号"溯江而上,我们之一次看见上海……曾经幻想有热烈的欢迎等着我们,也有熟悉的人潮,和祖国伸出的温暖的手臂来拥抱我们。可是天呀!全成泡影。水草越来越清楚,想象中的欢迎仪式,使我们越发激动。船头划破平静**的水波,当靠近码头时,那船舷碰岸的巨响,才惊醒我们"乌托邦式"的幻梦。

  人潮环绕,但却不见一个亲友。没有微笑来迎接我们这失望的一群。码头上,有手推车人力车的苦力,为争生意,指手画脚,吵闹喧嚣。

  只有一个人上船来接我们--管理我们信件的陆先生,一个连平庸的中国人民都不如的笨伯。他不雇用马车或船将我们载往目的地--中国海关道台衙门,却雇用独轮车来装载我们。……有些独轮车没有"法租界"的通行证,我们必须下车自扛行李而过。在中国士大夫眼中,这都是丢人现眼的事。……到达海关道台衙门……点过名后,我们享用了一份简单的晚餐。为防我们脱逃,一队中国水兵,押送我们去上海道台衙门后面的"求知书院"。如用西方人的想象,是不能形容这称为学校的地方。您可能知道土耳其人的监狱,或者"安得生维尔的梦魇",但与此地相比,他们是太幸运了。

  让我用我的秃笔,来形容荣归故国后所住的"监狱"。即使辞不达意,您也可以想象此地有多糟。

  "求知书院"已关闭十年了,……大门十年未开启,墙壁剥落,地板肮脏,石阶满布青苔,门窗均已潮湿腐烂。一跨进门坎,立刻霉气熏鼻,这些阴暗似乎象征我们的命运。入夜,我们可以清楚地看见那潮气由地上砖缝冉冉升起,使我们衣衫尽湿。一种昏沉笼罩着我们,这种侮辱刺痛着每个人的心。而最令人可怖的,是那引起留学监督头脑中荒诞不经的思想,使我们学未成而强返华。……

  6天以后,黄开甲搭上英国轮船"露西塔"号去了香港。经香港,他回到他的故乡汕头。到达汕头那天,父母都未得到消息,因为邮政不佳,一周前寄的信与他本人同船抵达。

  黄开甲能找到他家的住处,是件不容易的事,因为他已完全生疏了当地的方言。他的父亲在汕头海关任通译,是 *** 商务上的重要职位。经由一位英国商人的协助,才使海关人员知道他找谁。几经周折,他被带到一座深宅大院前,那里住着他分别9年的父母:

  仆人态度不佳,他认为我是来求情的可怜人,而且不许我进去。我听得懂他说我父亲9时起床,10时才接见宾客。我急于见到近在咫尺的双亲及家人,但那仆人坚持我必须等待。我用尽一切语句,甚至以指手画脚的哑语向他求情,他仍无动于衷。

  当一切失败后,我突然忆起世界上无论野蛮人、文明人、无论男女老幼,都叫双亲"爸"、"妈",因此我开始大叫起来。

  "爸!---"

  "妈!---"

  这是黄开甲的呼喊,也是所有"留 *** 童"面对故乡亲人时的呼喊。所有的思念,所有的倾吐,所有的委屈和无告,都在这呼喊中宣泄!

  转机

  庚子事变,慈禧挟光绪逃出北京,跑到西安。在经历了濒临亡国的巨大灾难后,为了维持摇摇欲坠的统治,修补千疮百孔的国家机器,也迫于外国列强的压力,慈禧不得不考虑实行"新政"。西逃途中,慈禧曾对光绪说:"我是历来主张变法的,同治初年,我就采纳曾国藩他们的建议,派子弟出洋留学。我支持造船,造机器,不就是为了国家富强吗!"

  慈禧回到京城后,清 *** 连续颁发了一系列"新政"上谕,主要内容包括筹饷练兵、振兴商务、育才兴学、改革官制等。

  当时中国的教育制度,就是官员选拔制度。因此在政治风浪影响下的教育制度变迁,对"留 *** 童"的影响至深。

  慈禧的变法,把奖游学与改学堂、停科举并提,在世纪初年的中国教育领域刮起了一阵弃旧图新旋风。

  1905年9月12日,光绪皇帝诏准袁世凯、张之洞奏请停止科举。这是一个惊天动地的事件:在中国实行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宣告废除了。

  历史在这里急转弯。原定在1906年举行的乡试被取消,取代它的是对归国留学生的考试。举人、进士等古老的功名,将授给考试合格的洋学生。

  "留 *** 童"唐绍仪被任命为主考官,"留 *** 童"詹天佑和曾经留英的严复被任命为副考官。

  "过去几天,我协助学部考选由美国、欧洲及日本回来的学生,"詹天佑1906年写信给他的美国"家长"诺索布夫人的信中说,"共有42名应考,录取32名,其中更佳榜首是陈 *** ,他是1906年在耶鲁得到的博士。……这是开中国考试的先河,过去注重的八股文终于废除了。"

  这次考试,在被唐绍仪、詹天佑和严复所赏识的学生中,有日后成为民国 *** 财政总长的陈 *** 、外交部长的

  1洋务运动派遣的留学生详细情况:

洋务运动时期留学生派遣的作用 详务派派遗留学生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洋务事业的人才,从而巩固清朝的封 建统治,但其结果却发展了中国的资本主义,这是洋务派官员们始料所不及的。 洋务运动期间,派遗留学生出国学习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些成绩主要是: 首先为中国近代工业培养了之一批实业人才。

留学生除了学习军政外,不少是学习机械、造船、铁路、采 矿、邮电、农业、医学专业的,从而为中国培养了之一批实业人才。例如,魏瀚、 郑清濂、吴德章、陈兆翱、李寿田、杨廉臣六位留学生回国后,成了当时东亚最 大的船厂——福州船政局“必不可少之员” ,他们绘画式、制轮机、定船身、造 器械,各有专精之艺而分工集事。在洋员离厂后,这些归国留学生从独立自制七 百五十匹马力的兵抡开始,继而制造大至二干五百匹或更大马力的兵轮。

幼童到美首先是学习英语,因此,大多数学生住在当地居民家中,以便加快过语言关。他们一般是先进小学,再进中学,而后入大学,循序渐进。例如詹天佑就是先进西海文小学,再迸纽海文中学,而后考入耶鲁大学的雪费尔学院专攻铁路专业的。

  争论结果,留学生终于1881年下半年先后“凄然返国”。共撤回94名(在此以前因故撤回和病逝者26名),其中头批21名,均送电报局学传电报;第二、三批学生由船政局、上海机器局留用23名,其余50名“分拨天津水师、机器、鱼雷、水雷、电报、医馆等处学习当差。”其中个别人如容闳侄子容揆在撤回后在容氏帮助下又到美国耶鲁大学完成了学业。

  中途撤回留学幼童,是顽固守旧派和一切俱怕西学危及清王朝封建统治者的“胜利”,却是对培养新型人才的扼杀。当时不少有心人均为之惋惜。郑观应说:“全数撤回,甚为可惜。既已肄业八、九年,算学文理俱佳,当时应择其品学兼优者,分别入大学堂,各习一艺,不过加四年工夫,必有可观。何至浅尝辄止,贻讥中外。”黄遵宪在其《罢美国留学生感赋》中叹道:“蹉跎一失足,再遣终无期;目送海舟返,万感心伤悲。”1900年梁启超游美国至哈佛时,谈起20年前幼童中途撤回事,亦“为欷歔久之”。

  然而,由于派幼童出洋是为了适应洋务运动发展的需要,洋务派早就有对学生“各习一艺”的要求,所以尽管留学生被中途撤回,不少人还是学到些长技的。1877年,也是之一批学生留美的第五个年头,李鸿章即指示容闳等人说:“中国所亟宜讲求者,煤铁五金之矿,未得洋法,则地宝不出”,所聘洋人未必均是高材,“如出洋学生年有颖异可造之才,望送入矿务学堂”深造。因而一时学矿学者较多。又如,在临撤回前半年,李鸿章因电报需才,电告即将任满的驻美公使陈兰彬,转请容闳赶速在幼童中“择其颖悟纯静,尚未入大学院者二十人,令速赴各处电报馆游历,讲求电学。”容闳照办了。

因此,幼重中还有不少专业技术人才,对后来中国实业的发展起了较大的作用。除众所熟知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在中国铁路建设中所作贡献外,黄仲良先后担任沪宁、津浦铁路总经理,粤汉铁路副局长;黄耀昌、陈荣贵、唐国安、梁普照、邝荣光、邝景扬、陆锡贵等,成了首批矿业工程师;朱宝奎、周万鹏、袁长坤、程大业、吴焕荣等均在电线电报方面作出重要贡献。总计120名幼童留学生,除早夭12人和私人经商等事共约20人左右外,近百名回国人员中,在实业界铁路、电报等企业任工程师、经理等技术和管理者有44人,外交官和翻译官16人,海军、海关官员、学校教员、医生等方面工作者约20余人。可见幼童留学回国对中国近代化起着作用。因此,有人说“诸生卒业回华果然轶群者鲜”,是较公允之说,但如说“不过备翻译之选而已”,是不符合事实的过分贬低之说。

2清末新政派遣的留学生详细情况:

1909年清 *** 宣布实行“新政”。同年4月成立督办政务处,以奕匡力、李鸿章(李死后,由袁世凯补任)、荣禄为大臣,刘坤一、张之洞为参赞,主持“新政”机关的事务。“新政”的主要内容是调整官制、整顿吏治、改定刑律、编练新军、奖励实业等。为适应“新政”的需要,清 *** 开始大规模派遣留学生。这一时期派遣国主要是日本,同时也向欧洲派遣一定数量的留学生。

在新政时期,清廷一面在国内创办新式学堂,一面派遣大批学生出国留学。在派遣的留学生中,去日本留学的人数最多。据记载,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清朝派往日本的留学生仅280人,等到了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留日学生就已经达到了8000人。为什么要大规模地派学生去日本而不是别国?对此,张之洞的论述很有代表性:“至游学之国,西洋不如东洋:一路近省费,可多遣;一去华近易考察;一东文近于中文,易通晓;一西书甚繁,凡西学不切要考,东人已删节而酌改之,中、东情势风俗相近,易仿行,事半功倍,无过于此。若自欲求精求备,再赴西洋,有何不可?”应该说,张之洞的主张既表达了中国人要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的迫切感,又考虑到了派遣学生留学日本的诸多具体方便——“同文、同种、省费”。对最初派遣的留学生,张之洞给他们的临别赠言是:“将来学成归国,代国家效力,戴红顶,做大官,可操券而获!生等其勉之!”由此可见,清朝对留学生是抱有厚望的——期待着他们学成归来,“戴红顶,做大官”,做大清王朝合格的管理人才。

  可是,事情的发展根本就不按照以张之洞为代表的朝廷大员们的设想进行。中国学生到了日本之后,眼界大开,很快就接受了新的思想洗礼。同时,对照日本,他们愈加发现祖国的落后,产生了强烈的改造国家的愿望。他们翻译书籍,创办杂志,用学到的先进思想启蒙国民。可是,大清朝缺乏足够的胸襟,它不愿意看到留日学生鼓吹“ *** 、民主”等新思想,对留日学生进行严密的监控、防范和镇压。这些做法不但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留学生在国外,控制起来毕竟不如在国内方便),反而激化了留日学生与清廷之间的矛盾,促使留日学生几乎一致地倾向了革命,成了后来推翻清朝的重要力量。

  更关键的是,留学生的新思想在国内得到了响应。1905年4月,湖南籍留学生黄尊三等一行60人抵达武昌,他们要在这里拜别张之洞,然后启程赴日留学。作为地方大员,张之洞要求学生们对他行跪拜之礼。这一要求遭到了学生们的拒绝。张之洞感到“很没面子”,就下令对留学生“不放行”,试图以此收到压服之效。期间,湖南巡抚端方与张之洞反复磋商,端方致电威胁学生:如敢对张之洞不敬,将取消其留学资格。学生们异常愤慨,表示宁肯不去留学,也不能牺牲人格尊严。双方僵持,致使学生在武昌滞留了十天之久。后经多方斡旋,双方接受了鞠躬之礼。接见之后,张之洞虽然以西餐宴请学生,但大家并不领情。针对此事,黄尊三在留学日记中写道:“中国大官,只顾一己虚荣,不知尊重他人人格,实属可鄙。以自命好士之张香涛,尚不免此辱人之行,他更无论,思至此又未免可慨。” 这批学生日后不但没有回国“戴红顶,做大官”,反而加入了同盟会,成了“革命党”,回国后干的正是推翻大清王朝的伟大事业。

  张之洞与晚清留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非常耐人寻味。张之洞是促成中国学生去日本留学的一位重要的大员,按张之洞的理解,留日学生对他这位老前辈心存感激那是天经地义的事。以张之洞为代表的清朝官员的心态是:希望“学”成为“官”的传声筒和应声虫,成为没有头脑、不会独立思考、只会喊“喳”和“万岁”的奴才。可是,晚清的留日学生不这么想,在他们眼里,人格尊严比什么都重要。高贵的头颅和独立的思考是“学人”的安身立命之本,舍此,学者便不再是学者,只能是奴才!奴才靠跪拜“主子”而获得赏赐,而学者靠独立的思考和丰厚的学养赢得人们的尊重。这是有着本质的差别的。清廷希望通过新式教育培养出有着高超本领的忠臣孝子,可实际上,新式教育培养出来的人绝大部分成了清廷的贰臣逆子。

清朝洋务运动时期,之一批官派留学生于1872年开始派遣。由容闳提出“留学教育计划”,得到曾国潘、李鸿章等的支持。

留 *** 童

留 *** 童的故事和一个人密切相关,他就是中国最早的毕业于美国著名大学的学生--容闳。1854年,容闳毕业于耶鲁大学,到1872年中国开始派遣之一批留美学生,期间历经了18年的风云变幻和漫长的等待

总述

之一批幼童于公元1872年8月11日由上海出发,跨越太平洋,在美国旧金山登陆。他们乘坐刚刚贯通北美大陆的蒸汽火车,到达美国东北部的新英格兰地区,从此开始了他们长达十五年的留学生涯。

幼童们被分配到54户美国家庭(其中康涅狄格州34户,马萨诸塞州20户)中生活。他们以惊人的速度克服了语言障碍,成为他们就读的各个学校中更优秀的学生。他们群体所取得的优异成绩令美国人惊叹不已,据不完全统计,到1880年,共有50多名幼童进入美国的大学学习。其中22名进入耶鲁大学,8名进入麻省理工学院,3名进入哥伦比亚大学,1名进入哈佛大学。

这一群身穿缎袍、拖着长辫的孩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留学生。他们是大文豪马克·吐温的朋友。他们曾受到美国总统格兰特的接见。

他们中有多人在战争中阵亡,其中包括甲午海战中邓世昌的大副。他们中有人成为中国电报业、矿业的开山鼻祖。他们中,出现了铁路工程师詹天佑。他们中,有清华大学最早的校长。他们中有李鸿章和袁世凯的幕僚。他们中,出现了中华民国的之一位总理。他们中有宋美龄的姨父,是他把宋氏姐妹带到美国留学。

改变

幼童在美国接受西方的教育,过美国式的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幼童不愿穿中式服装,经常是一身美式打扮,甚至不少幼童索性把脑后的长辫子剪掉。一些幼童受美国宗教文化的影响,渐渐地信奉了基督教。幼童学习西方教材,不但学到了许多新的自然科学知识,而且也接触了较多的资产阶级启蒙时期的人文社会科学文化,这使他们渐渐地对学习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失去了兴趣,对烦琐的封建礼节不大遵守,反而对个人权力、自由、民主之类的东西十分迷恋。他们与美国的女孩子暗暗约会,参加各类体育活动……所有这些新变化都被清 *** 的保守官僚视为大逆不道,不可容忍,一场围绕留 *** 童的中西文化冲突不可避免。

幼童召回

1881年,原定十五年的幼童留美计划中途夭折。当时,耶鲁大学的22位留学幼童中只有詹天佑和欧阳庚二人顺利完成学业。容揆和谭耀勋抗拒召回,留在美国耶鲁大学完成学业。李恩富和陆永泉则是被召回后,重新回到美国,读完了耶鲁。这样,120名留 *** 童,除先期因不守纪律被遣返的9名、执意不归及病故者26名外,其余94人于1881年分三批被遣送回国。

这群中国历史上首批官派留美学生回国后即遭到社会的谴责,当时的《申报》写到:

国家不惜经费之浩繁,谴诸学徒出洋,孰料出洋之后不知自好,中国之一次出洋并无故家世族,巨商大贾之子弟,其应募而来者类多椎鲁之子,流品殊杂,此等人何足以与言西学,何足以与言水师兵法等事。

贡献

之一批返回的21名学生均被送入电局学传电报,第二、三批学生由中国当时的新式企业如福州船政局、上海机器局留用23名外,其余50名分赴天津水师、机器、电报、鱼雷局等处当差。这批留 *** 童后来分散到政界、军界、实业界、知识界等各个领域;在他们中,有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开滦煤矿矿冶工程师吴仰曾、北洋大学校长蔡绍基、清华大学校长唐国安、民初国务总理唐绍仪、清末交通总长梁敦彦,成为中国近代历史上的知名人物。

参考资料

]钱钢、胡劲草《留 *** 童――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上海:文汇出版社,2004年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95%99%E7%BE%8E%E5%B9%BC%E7%AB%A5/71288fr=aladdin

曾国藩、李鸿章《奏选聪颖子弟赴美习艺并酌议章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

中国最早的留学生始于十九世纪中期,也就是清 *** 时代,之一个留学美国的中国人是容闳。1854年容闳从美国的耶鲁大学毕业,他回国之后,将西方的文化带回来,想让自己的国家慢慢走向富强的文明之国,后来他努力让清 *** 派出了一百二十名学生到美国学习,但因为清 *** 内部思想陈旧保守,最后把他们都叫回来了。

后来再去美国留学是八国联军以后了,当时美国将一笔巨额退款归还给中国,用来帮助他们到美国学习,那时候,真的是掀起了一股留学风,在这期间,估计有一千多名学生因此获益,从而得到了去美国学习的机会。

发展至今,据不完全统计,大概有六十多万人出国留学深造,其中自费的人达到五十多万,占了总留学人数的百分之九十,可见,大家对留学的态度是多么的热情和高涨,自改革开放,各类留学人数突飞猛涨,这也给中国的经济带来了质的飞跃,咱们的留学生跑遍了全国各地,为中国的发展不断的添加砖瓦。

其实一个道理大家都懂,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也只有知识才能带领中国走出贫困,国外有很多的知识是我们国人所不知道的,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地吸取国外的知识和文化来提高本土人文素质,也只有抓住教育才能抓住整个的经济命脉,所以留学对当代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也不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应该学习更多的知识来为自己的祖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西方列强跟大清又不是长期处于战争状态,更多的时候双方是和平的。

而19世纪晚期是自由贸易的极盛时代,商人文化人很有点超越国界的感觉,没有绝对对抗的国家,各大列强之间虽然相互竞争但贸易都是开放的,直到一战前德国的挑衅让两大集团成型后自由交流的大门才关闭

举个例子,这个时代人几乎没有护照(类似护照的玩意儿东西方很早就有了),更没有签证他们认为人口自由流动能加强交流,这个时代的移民数字高得可怕,美国人就是因为疯狂涌入的中国移民才提出了《排华法案》,反倒是外国人来中国不易,清 *** 对外来人员有严格控制,他们能去多少省份都是有规定的,19世纪末有两个外国传教士想去新疆,就在甘肃滞留了3个月,而 *** 干脆是绝对封闭,没有合法渠道让外国人进入

从19世纪70年代起,清廷重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倡导发起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希望利用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挽救垂死的清王朝。从1872年到1875年,清 *** 先后选派了120名10岁至16岁的幼童赴美留学。

这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之一批官派留学生。

容闳提出“留学教育计划”

说到近代中国的之一批留学生,人们就会谈起被誉为“近代中国留美之一人”的容闳。容闳是广东香山县人,少年时家境贫寒上不起学,只好到德国传教士在澳门开办的教会学堂读书。1847年,该校校长、美国传教士布朗因病提前归国,要带几名学生赴美留学,容闳在布朗的帮助下,来到了美国。

在美国,容闳先入中学,后在耶鲁大学半工半读学习英语文学,靠奖学金和打零工完成了学业。面对祖国的落后和异邦的强盛,容闳希望能有更多的中国青年“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与中国”。

1854年11月,26岁的容闳谢绝了美国友人的挽留,经过3个多月的海上颠簸,回到了阔别7年的祖国。

回国后的容闳先在广州学习中文,后到香港谋生。为了自己的“留学教育计划”,他曾经积极游说过太平天国领袖,但未被采纳。后来,他又来到上海,先在海关做事,后当翻译,转而经商,开茶叶公司,最后投入两江总督曾国藩的幕府。当时,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需要,曾国藩建立了近代中国最早的兵工企业。兵工厂中使用了大量的外国机器,急需懂洋文的技术人员,于是容闳就有了用武之地,并得到曾国藩的重用。曾国藩曾派容闳赴美购置机器。1870年,曾国藩到天津处理“天津教案”,由容闳担任翻译。在与曾国藩的接触中,容闳大胆提出了他的“留学教育计划”。对此,曾国藩非常赞同,并立即与李鸿章联合上奏清廷。二人在奏折中提出:“由 *** 选派颖秀青年,送之出洋留学”,得到了清廷的批准,并在上海成立了“总理幼童出洋肄业局”,由容闳和陈兰彬等人负责此事。英美等国驻华公使在得知这一消息后,也纷纷表示愿意接受中国留学生。

万里蹈海赴花旗1872年,清 *** 向美国派遣了之一批官派留学生。根据洋务运动的切实需要,之一批留学生主要学习科技、工程等办洋务急需的学科。

考虑到语言问题,最终决定选10岁到16岁的幼童出国。

按照计划,首期留 *** 童名额为120名。从1872年起每年派30名,至1875年派完,预计留学时间15年,经费一律由清廷支付。当时,国人多视出国留学为畏途,尤其是美国,距离中国万里之遥。在当时的中国人心目中,都认为那里是“蛮夷之邦”,甚至有谣言说美国人会把中国人的皮剥下,“安在狗身上”

。况且把这些十来岁的幼童送出国,一别15年,还要家长签字画押,这让父母们难以接受。留 *** 童詹天佑的父亲詹作屏出具的保证书写道:“兹有子天佑,情愿送赴宪局带往花旗国肄业学习技艺,回来之日听从差遣,不得在国外逗留生理。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俨然一纸卖身文书。尽管容闳使出了全身解数,还是招不齐。无奈之下,容闳只好返回老家动员乡亲们报名,同时在附近县市活动,结果还是没招满。后来他到香港招了几名,才勉强凑够数。

1872年8月11日,这30名幼童由容闳率领,从上海坐船赴美。这些在大轮船上蹦蹦跳跳的孩子此刻也许不会想到,他们稚嫩的肩上担负着为国寻求富国强兵之路的使命。在这些幼童之中,不少人成为了近代中国历史上的佼佼者,如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矿冶工程师吴仰曾,民国 *** 之一任国务总理、复旦大学创办人唐绍仪,清华大学之一任校长唐国安等。

住在美国人家里

为显示大清威仪,幼童们上岸时一身中式打扮:瓜皮帽,蓝缎褂,崭新的黑布鞋,排着整齐的队伍踏上了美国的土地。特别是每人一条乌黑油亮的小辫子,引起美国人的好奇,每到一处总是观者如云。

为了让初到美国的孩子们适应英语环境和美国的生活方式,容闳按照美方的建议,将孩子们分别安排在了美国东北部新英格兰地区的几十个美国家庭里。

中国留 *** 童纪念学会会长高宗鲁先生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中国幼童与美国家庭共同生活,水 *** 融,对促进民族感情贡献良多,影响源远流长。”“中国幼童留美,首开中美教育交流的先河,也是中国早期现代化运动极具重要性的一页,弥足珍贵。”

刚登上新大陆的小留学生们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语言。住在美国友人家里,西洋的生活方式更是让他们摸不着头脑。有些美国家庭的女主人出于爱怜,经常一见面就抱起小留学生亲吻他们的脸颊。这让这些初到异国的小孩子满脸通红,不知所措。好些人吃不惯西餐,饿肚子在所难免。据说带队的清朝官员自带了一些腌黄瓜,没几天就被孩子们偷吃光了。每当小留学生们上街,就会有一群美国小孩跟在后面围观,有的还指着他们的小辫子高喊:“中国女孩子!”

这让中国的小留学生们非常难堪,有的急得直哭。

在学习上,这些十二三岁的小孩既要补习英文,还要集中起来学中文。当时最让他们头痛的是每周用文言文写一篇作文,如果写不出来,先生就会打 *** 。

经过两三年的英语补习,多数幼童进入了更高一级的学校学习。在美国的小学、中学,幼童们接受的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加之小孩子特有的适应能力,初来美国时的生活困难已经不复存在了,孩子们很快融入了美国社会。时人李圭在《环游地球新录》中记述了他在1876年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上见到这些中国小留学生的情景:“诸童多在会院游览,于千万人中言动自如,而外罩短褂,仍近华式。见圭等甚亲近。吐属有外洋风派。幼小者与女师偕行,师指物与观,颇能对答。亲爱之情,几同母子。”

这些远离父母和家国的孩子们个个学习用功,成绩优良。他们因为用功过度,加之身体单薄,常常病倒。还有3人积劳成疾,客死美国。到1880年,多数小留学生已经中学毕业,许多人进入中专或其他职业学校学习,还有60多人正在读大学,詹天佑和欧阳庚已从耶鲁大学毕业。

“美国化”严重,清 *** 将他们提前召回清 *** 中的一批人倡导办洋务,本身是希望在保持封建政治和文化传统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技术挽救垂死的清王朝,其思想精髓即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派遣幼童赴美,是希望假外国人之手培养出一批掌握西方科技知识,但骨子里满脑袋封建纲常礼教的卫道士。幼童留美的结果却与这一初衷大相径庭。

留 *** 童在美国的几年时间,接受的是西方的教育,过的是美国式的生活,小孩子思想简单,非常容易“美国化”。到美几年之后,这些孩子们大多不愿穿中式服装,尤其是那根拖在脑后的长辫子,既麻烦,又常遭人白眼,不少幼童索性把辫子剪掉,只在见清廷督导长官时再弄一根假辫子装上。当随行的清朝官员发现有的幼童剪辫子,就一面严厉管教,一面上奏清廷。清 *** 由此对这批留 *** 童政治上失去了信心。此外,还有一些幼童受美国宗教文化的影响,渐渐地信奉了基督教,这更让清 *** 不能容忍。

从小学到中学,小留学生们用的都是西方的教材。他们从这些书中不仅学到了许多自然科学知识,而且也接触了较多的资产阶级启蒙时期的人文社会科学。数年之后,很多幼童渐渐对《四书》、《五经》和儒学孔教失去了兴趣,对烦琐的封建礼节也不大看重,而对个人权力、自由、民主等观念十分迷恋。

个别的幼童还和美国的女孩子暗暗约会。充满青春活力的幼童们还与美国孩子一起参加各类体育活动,詹天佑等人还组织了棒球队,在不少比赛中取得过好成绩。在受过美国文化熏陶的容闳眼里,孩子们的这些变化都是很自然的。但是,在随行的清朝守旧官僚看来,这些举动却是大逆不道。

1876年,清廷派吴子登出任留 *** 童监督。吴子登虽支持洋务运动,自身也通晓英文,但思想不够开放,且官僚习气严重,对派留学生常持异议。他一到任,就将幼童们召来,严加训斥,并下令开除了两名信基督教者,引起许多学生的不满。此外,吴子登还加重幼童们的中文课程,突出进行封建道德和礼仪教育,使幼童们非常反感,对吴子登的话就是不听,只听从容闳一个人的号令。恼羞成怒的吴子登频频向清廷写奏折,还给李鸿章写信,讲留 *** 童如何“美国化”,讲容闳如何放纵幼童,如何目空一切等等。只凭一腔热血报国却对中国政治一无所知的容闳根本没有在意吴子登的这些行动,也不进行反驳。清廷上下对吴子登的一面之词信以为真,连曾纪泽(时任驻英、法公使,曾国藩之子)这样开明的官员都认为留 *** 童难以成才。1881年,吴子登请求清廷将幼童们全部撤回,迅速得以批准。从8月21日起,除少数人抗拒不归外,首批留 *** 童分3批启程回国。